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

光绪三十二年,农历六月初六,在浙江绍兴周家门前,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

站在门前的一个年轻人,身穿礼袍,头戴礼帽,脑袋后面还拖着一条假辫子,正面无表情地等待着新娘的到来。

随着一片欢呼声,抬着新娘的花轿缓缓地落在了周家老台门前,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只怯生生地脚从花轿中伸出。这个年轻人定睛一看,咦,这只穿着绣花鞋的脚不大不小,正是一只正常女子的脚。

就在大家愣神的工夫,意外发生了,这只寻找着力点的绣花鞋,突然就掉了下来,露出了一大团棉花,以及一只“三寸金莲”……

杨角风谈晚清民国人物第119期:朱安:洞房花烛夜,看着新娘的脚,鲁迅泪流不止,从此禁欲二十年!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1)

朱安

一、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这场婚礼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鲁迅和朱安!

见到新娘朱安的脚从大变小,鲁迅的心情,也经历了仿佛从过山车顶端又到低谷的转折。这场婚礼也在大家的哄笑声中继续举行,鲁迅也在大家的簇拥下,完成这场闹剧般的婚礼。

洞房花烛夜,鲁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挑开了盖在新娘头上的盖头。印入他眼帘的却是一个头发稀少,高额头,长脸,面色又黄的一个女子,失望乃至绝望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满怀期待的婆婆,也就是鲁迅的母亲鲁瑞叫新婚夫妇起床。这才发现鲁迅的状态不对劲,本是洞房花烛夜,作为新郎的鲁迅应该神清气爽才对。结果鲁迅却是精神萎靡,两眼浮肿,四肢无力,脸上还青了一块,定睛一看,原来是一边脸被被子的靛青染青了。

再看新娘朱安,也是一脸的尴尬,怯生生地缩在一边,感觉像犯了多大的错似的。

原来,这一晚,鲁迅压根就没有碰新娘一下,连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尤其是那双小脚,怎么看,怎么碍眼,这次被母亲骗回家成婚,鲁迅不是没想过糟糕的结果,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糟糕。

一时间悲从中来,想到未来的路,已经不知道何去何从。这个新婚夜,鲁迅一直侧着身子背对着新娘,泪流不止,任由泪水打湿被子,弄花了靛蓝染料,并染到了自己的脸上。

四天后,鲁迅以不能荒废学业为由,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走就是三年……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2)

学生时代的鲁迅

二、

因为这段婚姻,被周家明媒正娶的朱安守了一辈子的寡,而鲁迅至死都没有碰她一下。按照现代人的评审标准,鲁迅就是妥妥一个“渣男”,既然不爱,干嘛要娶?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鲁迅的爱情观谈起:

我们现在人了解鲁迅的爱情,往往会从他遇到许广平后开始,认为鲁迅这家伙还能老牛吃嫩草,一树梨花压海棠。

实际上,鲁迅在遇到许广平之前,已经跟朱安结婚多年,且已禁欲二十年!

因为许广平介入的事,朱安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落空了,在《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中朱安说道:

“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按照常理,已经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鲁迅若是不想娶朱安,那么即使发现被母亲骗回了家,也可以悔婚啊,他为什么没悔?

其次,就算是结了婚,为什么他不能像徐志摩和郭沫若一样,虽然不爱,但还是跟原配义无反顾进了洞房。毕竟男人嘛,冲动性强,面对这种事情,灯一关,还不是一个样子?

那么鲁迅,既然没有拒绝娶人家,但为何娶了人家后不碰,甚至聊天都不愿意聊?就算不爱,逢场作戏,让她生个孩子聊作慰藉也好啊,他为什么偏不?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3)

鲁瑞和朱安

三、

首先,第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会答应娶人家朱安,毕竟这种事,若是他死活不同意,别人也奈何不了他?

鲁迅曾经说过,原配妻子朱安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朱安实际上是一个一直没嫁出去的大姑娘,直到21岁,才有媒人登门周家,说给了鲁迅。朱家和周家的祖上是有些渊源的,此时朱家还算兴旺,而周家随着鲁迅父亲和祖父的去世,已经家道中落。

对于鲁迅母亲来讲,一桩婚姻的好坏主要看三个地方,一个是对方的家世是否与自己匹配,第二就是对方的身份是否清白,第三就是是否能生孩子了。至于新娘长相和文化,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那个年代好坏都是媒人的一张嘴,在鲁迅和朱安结婚之前,周老太太也没见过这个儿媳妇。

之所以说这是周老太太送给鲁迅的礼物,是因为鲁迅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时间,有人说,他在那边找了个日本老婆,还被人碰到牵着老婆领着孩子散步。

加上鲁迅的两个兄弟周作人和周建人对母亲吹耳旁风,老太太担心鲁迅不回来,故而一再催他回来完婚。

比鲁迅的母亲更着急的其实是朱家,毕竟从订婚的时候,鲁迅就老大不愿意。甚至给朱家讲了条件,要求女方能放开缠足,并进学校读书,这样的话,他们俩才有共同话题。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4)

四、

但对于鲁迅这个比较现代化的要求,朱家一口回绝了,所以这次听说鲁迅可能在日本不回来了,担心对付悔婚,也是多次催促周家完婚。

对于双方父母的催促,鲁迅以学业为重,拒绝回国,这样一晃就到了1906年,这一年鲁迅被母亲以生病为由骗回了家。这时候距离他们订婚已经过去了六、七年,这一年,鲁迅已经25岁,朱安28岁了,绝对的晚婚。

可以说,鲁迅是拒绝过这个婚姻的,但是母亲当初瞒着他订了婚,为此他也提出了让女方不缠足并学习的条件,可惜失败了。

那么,他为什么最终还是同意娶朱安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鲁迅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中,这篇文章叫《我之节烈观》,首发于《新青年》:

“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

可以说,朱安就是被过去的“节烈”观所毁了的代表性女子,她也是被“节”所赞扬的那类女子。

若是鲁迅真的拒了两人的婚姻,那么摆在朱安面前的路,几乎是死路了:

被订婚后又退婚,在过去,跟死了丈夫没有多大的区别,对于已经二十大几岁的姑娘来说,这就是“辱”,不仅是她自己的,还是朱家的。

怎么办?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5)

朱安

五、

只有逼着周家娶人,若是硬是不娶,那么只剩下走“节烈”一条路了,那就是跟祥林嫂一样,一头撞死在香案桌上。

即使这样,别人就会说好话了吗?

当然不是,祥林嫂不就是一个例子吗,柳妈不是还嘲笑她,你怎么就从了呢?你怎么就不怕死后下地狱,被两任丈夫抢,只能用锯将你锯开一人一半了。

甚至有人还会怀疑,这个朱安做了什么对不起周家的事,怎么就被悔婚了呢?这样死心塌地地非要嫁到周家,宁可撞死也得葬入周家的坟,周家太可怜了,被这么个女人缠上了……

若是朱家想的是,周家悔婚就毁了,再找呗?

说得容易啊,这时候的朱安都多大岁数了,还怎么找,况且还有了这么不光荣的“丢人”事件。

所以,已经具备现代思想的鲁迅,是知道朱安这种受旧思想束缚的人,没有出路的。毕竟悔婚的话,不仅朱家在当地脸面扫地,对于其母亲来讲也是一大打击,以后谁还愿意跟你家联姻?

于是,本着对母亲的孝道,以及对朱安的同情,鲁迅答应了这门亲事。实际上,这时候的鲁迅就跟我开头讲到的那样,期待新婚妻子样貌会好一点,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以便跟自己有共同话题。

要知道,鲁迅这一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封建礼教的愚昧,以及被这种愚昧所愚昧的人。偏偏自己的妻子就是这么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自己愚昧,却自己不知。

从她新婚当天假装已经放足闹了笑话后,鲁迅在她的身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希望。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6)

剧照

六、

鲁迅跟朱安结婚的这些年,他们是不说话、不吵嘴、不打架,几乎什么都不做!

其实,并非鲁迅没有努力过,他曾经有一次跟她聊起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事,他提到日本有一种点心非常好吃。结果呢,朱安在旁边唯唯诺诺地搭话道,是的,我也吃过,确实好吃!

鲁迅瞬间就没有了继续聊下去的兴趣,因为他知道,这种点心,不光绍兴没有,全中国都没有,你朱安怎么可能会吃到?

朱安所担心的是,自己一旦说不知道,或者引起好奇询问丈夫,那么丈夫可能就会发怒,所以一切都得顺着他来。她甚至可能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回答吃过,那么就跟丈夫有共同话题,那么就能继续聊下去。

鲁迅的日记一写就是几十年,可是提到朱安的地方,仅有一处,1914年11月,他曾写道:

“下午得妇来书,二十二日从丁家弄朱宅发,颇谬。”

一句“颇谬”,看得出,鲁迅对朱安的不满,是从脚丫子开始,一直到大脑,就没有一样他满意的。

朱安的一生都没有醒悟,她根本就没搞明白,鲁迅为什么不喜欢她,仅仅是因为她缠足,以及没文化吗?

其实并不是,而是因为她从来就没想过,把自己变成许广平那样的女子,有着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封建礼教下,一个个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女子,且不思改变!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7)

右一朱安

七、

就像前面我提到的郭沫若和徐志摩一样,就算不爱,跟原配生个孩子聊以慰藉行不行呢?

也不行!

鲁迅痛恨那种封建礼教下的女子,自然不希望这样的女子再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狂人日记》中最后一句话就能表明鲁迅心迹: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鲁迅娶朱安,当然不是因为爱,也并非因为责任,而是为了让她的余生比被夫家抛弃活得更好一点。事实上鲁迅倾尽一生,除了跟她睡觉以外,在照顾朱安上面,并没有刻意亏待她什么。

鲁迅所认可的婚姻,是建立在双方爱慕和青睐的基础上的,不希望朱安这种工具人,履行旧时代传宗接代的责任。

若是他真这样做了,岂不是更加验证了,朱安就是一个工具人,一个给周家传宗接代的封建旧女人吗?

可是鲁迅毕竟是男人啊,若是刚结婚后的那几年仍在日本留学,尚能忍受,等到回到家乡跟原配住在一起,怎么办?

这就是鲁迅的禁欲生活了,而且这种无性的生活,一过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遇到了许广平。

为了避免自己受到刺激,回到家乡的鲁迅,在绍兴师范学校就职,明明离家很近,他却常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回家,其实就是为了避开朱安。

有一次不得已回家了,晚上进屋见到朱安铺好的被褥,他故意找茬发脾气,硬是把床铺都拆了,从此之后便是分居。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8)

八、

但为了禁止欲望,鲁迅也确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鲁迅的好友郁达夫就曾讲过鲁迅的禁欲生活:

“正当壮年的鲁迅为压抑欲望,特意穿单裤睡硬板床。”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穿单裤,睡硬板床就能禁欲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饱暖思Y欲”,人居住的环境越舒服,也就越往那方面想,若是居住环境苦一点,也就没那方面想法了。

长久的禁欲生活,也对鲁迅的性格造成了一定影响。甚至我都怀疑,他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批判性的文章,跟他禁欲也有很大关系,关于这方面,他自己也毫不避讳,曾经讲到:

“个人如果不得已过单身生活,不合常态,生理变化不免导致心理变化,变得偏执,变得世事无味,人物可憎。”

这样导致,鲁迅的文章中,有关爱的,有关性的,都是比较畸形和破碎的,学者孙郁曾经说过:

“在鲁迅笔下,求爱与爱,都是畸形,破碎的,甚至是丑陋的。”

鲁迅真正开始放开自我,恰恰是他所认为的礼教也好,责任也好,人性也罢,都发生了崩溃。

在1923 年 7 月 19 日,鲁迅的二弟周作人单方面宣布与鲁迅绝交,这对鲁迅来讲是一个晴天霹雳。

​两周后,鲁迅像丧家犬一样,搬出了自己购买并装修的八道湾宅子,并为此大病一场。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9)

鲁迅、周海婴、许广平

九、

有人说,之所以鲁迅会被二弟赶出去,是因为他竟然偷看二弟媳妇洗澡!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这件事,周家三兄弟都是讳莫如深,不肯多说,但从鲁迅得知二弟跟自己断交当天的日记来看,大概率是污蔑鲁迅:

“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欲邀问之,不至。”

若真是偷看了人家洗澡,鲁迅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哪错了,也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从大家庭出来之后,鲁迅算是彻底有了自我,不再背负着那么多的为兄,为子,为夫的责任,这也为他遇到许广平创造了机会。

而朱安呢,仍然义无反顾地,像一件礼物一样,继续跟随着鲁迅,照顾他,伺候他。甚至在鲁迅跟许广平生下了周海婴之后,朱安竟然非常高兴,她觉得自己有希望了:

“此时的朱安甚至还想着,自己死后,有海婴给她烧纸,送庚饭,送寒衣,阆王不会认为她是孤魂野鬼,罚她下地狱,让她挨饿受冻.....”

直到多年之后,周家老太太跟鲁迅接连去世后,孤苦无依地朱安因为挨饿,要变卖鲁迅的遗物。许广平得到消息后,马上前来阻止她,此时已经面黄肌瘦地朱安痛斥道:

“你们总是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由此可见,跟了鲁迅大半辈子的朱安,至死都没能跳出自己的认知,仍然认为自己仅仅是鲁迅的一件遗物,是物,而并非是鲁迅的遗孀。

朱安嫁给鲁迅了吗(朱安洞房花烛夜)(10)

我们可怜朱安,并非仅仅是可怜朱安这个人,而更多的不过是可怜,朱安并没有得到她所想得到的丈夫罢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晚清民国人物,杨角风谈晚清民国人物系列文章继续更新中,喜欢就请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