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

甲醛的危害,是通过一件又一件血淋淋的案件,被公众逐渐认知的。

据调查显示,中国新装住宅中,甲醛平均超标率为70%左右。而装修好的家庭,也有不少存在室内甲醛问题,而更多不明真相的公众对甲醛仍有偏见和误区。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如何正确认知和防治甲醛:

1.室内污染那么多,为什么说甲醛是主要的室内污染物?

2.防治要从源头抓起,甲醛的污染源有哪些?

3.如何治理甲醛?(除甲醛的治理流程)

1为什么说甲醛是主要的室内污染物?

■ 甲醛来源:主要用来做胶合剂。危害:在IARC出版的《IARC人类致癌物评估论文》中,明确了甲醛是诱发鼻咽癌和白血病的重要致癌物质。在甲醛严重超标的室内,即使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会头晕恶心、眼睛疼、呼吸急促;对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孕妇、小孩和老人,危害就更大,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儿童发育不良甚至癌症等严重后果!特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1)

作为最主要的室内污染源,不是在于它多毒,而是它能长期地、缓慢地持续释放,释放周期高达3-15年。而且超标2-3倍通常是闻不到气味的!如果能闻到气味,那就是严重超标!所以再强调一遍,甲醛问题逐渐为公众所重视,是大众观念发展的必然过程。

2防治要从源头抓起,甲醛的污染源有哪些?

硬装中,墙的油漆、壁纸;木工进场时所有人造板材中胶合剂;软装上,沙发,柜子,桌子,床等所有的家具中的粘合剂都是甲醛污染源。

从源头上减少甲醛的几个基本原则:(由轻到重)轻度污染源:腻子、防水涂料、地毯窗帘中作为防水剂的甲醛。一般污染源:装修中用到的各种来路不明的胶水。可以用高品质的玻璃胶替代;重要污染源:墙纸胶、墙漆。用环保的材料代替普通墙漆;最高污染源:家具、木地板。家装里,最难处理甲醛的就是含粘合剂的复合板材。不仅含甲醛量大,且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都是污染源,而且复合板材中的甲醛难发散,发散周期可达十几年。

3除甲醛的治理流程

关于除甲醛,我们提出了原理科学、逻辑清晰、简单实用的除甲醛治理方法。

第一步、污染源采样检测空气样本采样检测

工程师提前携带具备CMC认证的专业采样器上门按标准设置采样点进行空气样本采集。(采样现场需按标准要求提前封闭门窗)样本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样本瓶封存好,送至检测中心进行各项样本的数据测定。出具检测报告:如甲醛超标,根据超标数据、甲醛主要污染源、房间空间及面积大小指定治理方案,准备施工;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2)

第二步、治理甲醛污染源

1、治理前准备工作

①使用专业的遮布、保护膜对现场的贵重物品、电器等不需要处理的家具材料进行全面到位的防护。

②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污染源的治理前测定。

③根据项目现场装修情况及污染源数值制定合理专业的施工方案。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3)

2、项目施工处理:

工程师根据现场施工方案使用产品对污染源进行专业施工处理:

①对项目确认需要进行异味处理的材料全面进行装修除味剂喷涂处理;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4)

②对项目确认需要进行除醛的家具材料喷涂甲醛清除剂喷涂;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5)

③对墙壁、天花板等装修材料进行光触媒的全面喷涂处理;④使用TVOC清除剂对项目空间及材料进行全面喷涂处理。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6)

第三步、治理后复检及验收

施工完成后3-7天预约复检,按标准进行治理后空气样本采集。确认治理达标,出具复检验收报告。(如有治理不达标,提供免费治理直至达标。)验收完成后,提供长达15年的质保周期及后续免费次数的检测服务。

室内检测治理参考标准

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GB50325是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对建筑、装修验收标准,对建筑商、装修商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该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装修工程必须履行环保验收达标才能交工,严禁不达标房屋交付使用。

最科学的除甲醛方法公布(甲醛超标怎么办)(7)

2、GB50325-2010室内空气采样国标要求

①GB50325-2010( 2013版)规定: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时,检测点数:1个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且< 100平方时,检测点数:2个房间使用面积≥ 100平方且< 500平方时,检测点数:不少于 3个房间使用面积≥ 500平方且< 1000平方时,检测点数:不少于 5个②采样高度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距离地面高度0.8~1.5m之间。③检测有空调的房间的时候,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检测自然通风的房间时应该封闭门窗进行检测。④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