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近乎同时摄制了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在当时,王炎执导的北影版斩获了两项金鸡奖,口碑上站了上风。我们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八一版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又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呢?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

影片改编自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八一厂更是得到了周克芹本人的亲自参与电影剧本的创作。

许茂一家人的故事也是当时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写照,故事通过一家人于风雨飘摇时代中的心境变化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遭遇与心理变迁

电影在情节编排与取舍人物塑造艺术风格上有不同于北影版的独特特色。

情节编排

基本保留了完整的故事架构,例如北影版着重于讲述四位姑娘,并未提及其他几位姑娘,而八一版也借邻居和七姑娘之口隐晦地提到了其他几位姑娘。例如七姑娘许贞口中的“二姐”、“五姐”。其他几位姑娘在原著中本身也是几近隐去的人物形象。九个女儿且大女儿病死的设定旨在暗喻缺衣(一)少食(十)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2)

影片以许茂为核心,详加刻画了许茂后来近乎刻薄式的冷漠,例如对女儿们的冷淡及恶语相对。四姑娘被欺侮,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为女儿出气,而是为了将女儿嫁出去不做声张、忍气吞声。许茂老汉比起当初的模范积子变得自私怯懦、谨小慎微。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3)

本片的重头戏就是许茂在赶集时看到了儿子生病急需用钱的李二嫂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还趁火打劫、高价倒卖。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4)

不仅如此,李俊导演还详加刻画许茂老汉在被当众羞辱、与女儿关系冷化后的绝望。

“家不成家,社不成社。”许茂发出了如此感慨。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5)

许茂的自杀,是难释重负于绝望中寻求解脱。

李俊导演曾认为,“对许茂的看法,从某种意义而言,实际上就是对农民的看法。”

导演意在表现在“不安宁”的环境下许茂变得自私势利,又在颜少春为代表的工作组的抚慰下转变为当初的朴实敦厚。

当然人物也并没因为制造戏剧化的需要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许茂骨子里还是善良仁厚的,他临死前还是想着把毕生积蓄用纸包好留给几个孩子。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6)

导演也借了九姑娘和工作组颜少春之口暗示了对许茂的看法。(颜少春的话颇有些全知视角)

九姑娘:“为什么(爹)现在对人这么冷淡?对钱这么喜欢?”

颜少春:“我也不懂,跟你回答不上来。但是我相信,这会成为一个历史话题,被人们长久的谈论下去。”

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也更强调了以颜少春为代表的工作组的作用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7)

颜少春用全新的奖状“爱社如家”以及重新裱好的相片安抚了许茂的心。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8)

她的支持使得许茂老汉走出阴影重归阳光,导演在结尾重点描绘了一家人与颜少春的告别场面。这种安排符合李俊导演一贯的创作主张。

人物塑造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9)

比起北影版四姑娘的“不喜言语”,王馥荔的四姑娘敢于出声,她用语言与行动为自己辩护,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惧流言蜚语。北影版的四姑娘在重负之下选择自杀,王馥荔版的四姑娘面对难堪与屈辱虽然心中有难言之苦,但她依然笃信“身正不怕影斜”。王馥荔版四姑娘的坚韧与不屈同样令人震撼。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0)

斯琴高娃的三姑娘也是抓住了角色的“火辣椒”特点加以凸显,只是台词上较之北影版的生辣略显平淡。(拍法上的限制使得斯琴高娃在于郑百香吵架的一场戏无法做出张金玲的架势)在前有“玉贞”后有“虎妞”这些教科书式表演的映衬下,斯琴高娃这次表演亦很少被提及。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1)

以前总认为周宏的七姑娘表演上过于平淡,后来却觉得七姑娘的娇嗲与俗媚不是被展现得恰如其分吗?七姑娘在几个姐妹里是看似最平淡的那个,她不同于三姐那样的女强人,亦不同于四姐那样不沾一丝俗尘。比之九妹那样鲜明的新女性色彩,她是最实际的一个。她会看重男方的工作、家庭。对待亲人上,她却是毫无保留的那个。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2)

赵娜的九姑娘亦是抓住角色年龄小、思想前卫的特征。她敢于直接质疑父亲的自私、亦敢于同颜少春“无话不谈”。她与工作组的颜少春同住一室也是一个很妙的安排,三姑娘已经不留在家里,四姑娘又心事重重。很多时候身上没有太多担子的九姑娘可以很客观地同颜少春交流,而且她的年少稚气同饱经沧桑的颜组长本身亦是很好的对照。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3)

田华与卢桂兰都抓住了颜少春温厚正派的特点。因为八一版影片整体对颜少春的侧重,田华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冯恩鹤对金东水亦有不俗的呈现。

画面风格

熟悉李俊导演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李俊导演的作品里一向强调形式感,注重画面的构图与色彩。例如《回民支队》、《闪闪的红星》与《归心似箭》,每一个画面都像一幅精心雕琢的工笔画。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4)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5)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6)

本片依旧延续了李俊导演的这个特色,例如本片仍旧精于画面设计,用饱和色调展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乡村画卷。四川地区农村的烟雾缭绕、水气氤氲使得影片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7)

在具体物件的色彩使用上,也颇费心思。例如,四姑娘的衣服比较素雅,符合她“空谷幽兰”的角色定位,但“红头巾”则展现了她内在的反叛性与敢于抗争的坚贞品质。九姑娘作为家里最小的妹妹,则用了很多明快、清新的色彩彰显年龄感和活泼的性格。

老电影八一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厂名垂影史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8)

浓墨重彩的画面风格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相吻合,成了与北影版截然不同又颇具特色的经典。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下方附上北影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及更多经典电影图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