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

4月23日就是世界读书日了,阅读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很难与他人分享。那么今天就从那些年读过的最装逼的书说起好了。

木心说,有的书,读了就成了文盲。

深以为然,我想说的是,有些书你读了,不仅浪费了阅读本身的时间,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平复吃屎之后的心情,最终还变成了盲流子。

01“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1)

谁的青春不迷茫,为啥偏偏就你丧?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是几年前,那时我还是个涉世未深的boy,对阅读有着一种病态的痴迷,渴望读一切好书,但是又不知从哪儿读起。

我一个关系不错的女同学跟我说,刘同啊,谁的青春不迷茫,老好看了,都把我看哭了。在她的推荐之下,我做了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花了一个礼拜的早饭钱买了这本书。

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怎么讲?正如豆瓣网友说的那样——一个人矫情不是病,但是一个人过了三十还这么矫情,那就病的不轻了。

话说这本书当年76小时就登顶了亚马逊销售总榜冠军,半年销售过百万。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青春烂书,以迷茫和孤独作为卖点的伤痕文学的先河。

讲真,现在的年轻人感情到底是有多泛滥,多孤独,多缺乏正能量才需要这样一本书来体现自己的疼痛啊。你那么喜欢疼你咋不给自己一刀呢?

02“阿弥托福么么哒系列”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2)

我对标签的讨厌,完全是从大冰老师开始的。

在此之前我一直记得大冰老师是在山东卫视主持一个lowlow的什么水上乐园的节目,不知道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变成了畅销书作者,而且title多到封面都放不下:民谣歌手,作家,电视主持人,老背包客,酒吧掌柜,油画画师,手鼓艺人,皮匠银匠,黄金左脸,禅宗弟子...

艾玛,光是敲下这几个字我就替大冰老师脸红的不行了,不知道有什么脸把这么不入流的标签印在封面上当做卖点来欺骗无知的少男少女。

把无病呻吟当做励志语录,把矫情鸡汤当人生哲学!转了这个锦鲤就会有好运,转了这个叉子就能插死别人转的锦鲤。

后来我才发现,那些心智不太成熟的年轻人,都喜欢在不需要人生历练的情况下,获得无病呻吟的感慨,大冰的《阿弥托福么么哒》、《他们最幸福》、《乖,摸摸头》、《好吗好的》都做到了。

我想说的是,有人靠装逼活着,有人不靠装逼活着,真正牛逼的人物从来没有看见自己头上的光环,那不是你我。

03“你如安好,便是晴天”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3)

再没有一句话,能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能让我炸毛,每次看到有姑娘的个性签名是这个,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拉黑。安好安好,好NMLGB!

以林徽因作为卖点,前半部分讲了一下林的故事,带上几首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诗,后半部分几乎是诗歌选集和年谱,我擦,看这本书你还不如看百度百科强啊,谁允许你用副标题林徽因传的啊?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一直想做个安静的女子,在最深的红尘里守着自己,守住最初的萌动和欣喜。”整本书下来,辞藻华丽,但是空洞无味,做作,生姜就不要假扮自己是人参了OK?

看这本书的同学,一定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了!

04“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4)

又是一本很容易被名字迷惑上当的书。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女子,是这样意淫派女子,装逼装到俗世有她,红尘无我。

如果你已经年逾而立,就不要读这样的书浪费时间了,试问谁会愿意聆听小女人的低吟?

就像宋冬野在歌里唱的那样:谁不不厌其烦地安慰那无知的少年?所以不好意思,你的矫情我不懂,我们都不要搭理她,让她一个人尴尬。

05“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5)

敲下张嘉佳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想起一篇文章,说张嘉佳是个数学天才,因为围绕他的“数字”很多——

80后作家,在微博上发表33篇睡前故事,系列微博转发超200万次,超4亿人次阅读。这些故事集结成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于2013年底出版,销售超过400万册,张嘉佳凭借1950万版税,成为2014中国作家富豪榜NO.1。

2012年婚变后,张嘉佳一下就白了头。在这一年,他“满世界旅行400天,买了300张机票、火车票,结识了476个旅馆老板,花光了所有的钱”。

这意味着,张嘉佳要在这400天的世界旅行中,平均1.33天就要搭乘一次飞机或火车;每过0.84天,也就是大约21个小时,就要结识一位旅馆老板。

对张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上网搜一下“服了,张嘉佳一定是个数学天才……”,保证你笑到癫狂。反正我看了《摆渡人》,一个礼拜都没缓过来。

06

“摆渡人”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6)

我们再来说说国外的畅销书吧。

这本《摆渡人》完全就是被国内媒体过度营销的一本。真是营销做得好,烂书也能卖啊。《摆渡人》在美国亚马逊的评论只有个位数,销量趋近于零,却被宣传成欧美畅销千万册。

国内的泥腿子和盲流一看,不得了,进口鸡汤,比国内那些小婊子看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买回来第一时间拍照发朋友圈,咬咬牙看到第五页,就读不下去了,打开手机看下有多少人点赞评论,过了半天,才发现只有一个暗恋自己多年的备胎激动地说,啊~原来你也在看这本啊。

气得你当场就把状态删了。

07

“瓦尔登湖”

以前说过,很多书不是不好,只是还没有到你看的时候,这本瓦尔登湖就是一个典型。

是一本放下就不会再读的书,道理你都懂,但是很少人能读懂那种美,大多数人未必会向往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

试问一个人如果没钱,爹妈没权,长得又不好看,又无法获得他人的理解,躲在山里过着隐居生活,谁能真的快乐?承认吧,其实我们都是庸庸碌碌的俗人。

08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7)

又是一本很容易被名字唬住的书。

90%的文艺青年都知道这句话,但是有99%的人无法准确说出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米兰昆德拉的牛逼之处就在于这儿,还有一本是《生活在别处》。

别轻易读,除非你答应我读五遍!

09

“最好的告别”

读了很多书怎么没有了收获(读了就成了文盲)(8)

这么说吧,起初我也是被书名,还有主题吸引了,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我买了。

看了三十页,读不下去了,想了想价格,又咬咬牙翻了三十页,最终放弃了,感觉学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几千个字就能讲完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絮絮叨叨说了一大本书。

关于死亡,大家还是看《白事会》吧。

读书这件小事怎么说呢?

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书名,相信腰封,相信别人的推荐,不要被一些title给唬住了。

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读,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你想买一本书,随便翻到任何一页,从从任何地方开始读五分钟,如果没有吸引你,那么它就不适合你。

如果你读了没一会儿就感觉身体有强烈的不适感,那么请赶快扔掉!

想起王小波在《绿毛水怪》中有过这么一个故事。

我去买书,发现好几本都特别想买,但是我总共只有七毛钱。我买了一本《无画的画册》,用了不到一毛钱,又买了一本《马尔夏斯的芦笛》,我现在诅咒那个写了这本破书的阿尔巴尼亚人不得好死!

这本破书花了我四毛钱,可是写了一些狗屁不如的东西在上面。

我当时不知道辨认作者的方法,就被那个该死的书名骗了,要知道我正看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看得上瘾,就因为那本书卖六毛钱放弃了它!

本来我以为我买到了两本好书,兴高采烈地出去了,小心地用手捂着书包,护着那两本心爱的书。我想,我就是被车压死了,人们也会发现我书包里放着两本好书,会为我骄傲。

但是后来我仔细看了一遍马尔夏斯的芦笛,真为这个念头羞愧,幸亏那天没被车压死,否则被人看到我看这种可耻的书会遗臭万年!

不得不说,小波真是太可爱了。

最后,祝大家都能看一些适合自己的好书,真正从书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毕竟你现在的气质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