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

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1)

01

“从不否认,从不承认”

——斯通的法则,其一

2月2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联邦法院。

大堂上,正襟危坐的法官正在对着台下的被告人宣读道:“罗杰·斯通先生,因为你在“通俄门”调查中的相关行为,华盛顿特区联邦检察院现在以1项妨碍司法罪、5项伪证罪、1项骚扰证人罪起诉你,你的助手们都已经认罪了,请问你认罪吗?”

“不,我没罪!”。台下一个满头银发,西装笔挺的老头子回答道。

“好的,陪审团将根据现有证据,对你做出裁决。”法官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个多小时后,被告人罗杰·斯通走出了联邦法院的大厅。台下早已挤满了全美各大报社、新闻台的记者。

看到了斯通的身影后,记者们一拥而上,将话筒举到了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前。

“斯通先生,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这是一场令人作呕的审判,我没有罪,我将提起新的上诉”。罗杰·斯通笑着对记者说。

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2)

(罗杰·斯通走出法院)

很快,罗杰·斯通被判处40个月监禁的新闻,被冠以《特朗普的亲信被判处有罪》、《美国政坛的‘丑闻贩子’终于伏法》的标题,登上了全美各大媒体的头条。

事实上,在这场判决之前,华盛顿的检察官们曾经提议判处斯通更加严重的罪行,没想到却招致了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怒火。

“(这场审判)不但可怕和不公,更是对司法的亵渎!”这位推特狂人不但在推特上表示着不满,更是冒着被批评妨碍司法的风险,向手下的司法部长施压,将审办斯通案的四位检察官通通撤换,一位主审检察官更是被迫辞职。

最终,在总统的胁迫下,华盛顿检察院对罗杰·斯通本人的量刑,从7-9年削减至40个月。

罗杰·斯通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特朗普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帮助他减刑。

很少有国人知道他的名字。关注美国大选的,也仅知道他曾经担任过特朗普的选举顾问。

然而实际上,罗杰·斯通已经纵横了美国政坛半个世纪,作为共和党的政治老人,他不但利用阴谋手段,将数届共和党候选人扶上了总统的宝座,更是当代美国政治游戏规则的开创人之一。

美国政治中的恐怖、权谋、诡计、欲望、交易,构成了罗杰·斯通政治生涯的全部。

崇拜他的人,称呼他为“政治战略大师”;讨厌他的人,蔑视他为“玩弄下流手段的小人”。

而罗杰·斯通本人,则更加喜欢人们对他的另一个称号——美国政坛的“黑暗王子”。

02

恐怖政治,没什么不对

——斯通的法则,其二

美国政治生态的恶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在那时,美国政坛最令人生畏的名字,不是时任美国总统、曾带领美国打赢二战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而是一位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

由于冷战的开启,苏联与共产主义在当时成为了美国宣传机器大加抨击与抹黑的对象。对于共产主义的恐惧与厌恶,逐渐笼罩上美国民众的心头。

借着民众的恐慌情绪,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趁机亮出了一份他杜撰的200人名单,并声称名单上的人,都是美国政坛内部的共产份子、苏联间谍,证据确凿。

一时间,美国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而原本性格古怪,在参议院不受待见的麦卡锡,却因为这份假名单,瞬间名声大噪,被标榜为“爱国者”。

在麦卡锡集团的煽动下,美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大大小小肃反机构,掀起了一轮审查、迫害亲共人士的浪潮。

麦卡锡本人,则成为了最有权力的众议院调查委员会主席,政坛地位扶摇直上。

当时的美国人都说,“美国政府的权力,一半在艾森豪威尔手里、另一半在麦卡锡手里。”

拥有权力后,麦卡锡所做的却不仅仅是审查共产分子。他还借着反共的由头,大加迫害民主党政敌、争取工人妇女权益的进步人士、同性恋者等一切与保守理念相左的人,为自己和党派争取利益。

而麦卡锡的首席法律顾问——罗伊·科恩,则是他最得力的“打手”。

例如很多被麦卡锡迫害的政敌,其实根本找不到与共产主义有关的证据。为了让对方名誉尽毁,“打手”罗伊·科恩使用诬告、伪造证据、收买证人等多种手段,最终葬送了多位国会议员的政治前途。

为了迫害同性恋者,罗伊·科恩谎称苏联已经抓住了很多在政府机构工作的同性恋者的把柄,并要求他们偷窃政府机密,以换取性别取向不被公开。科恩的宣言,致使美国政府开始禁止同性恋者成为公务员。

在针对美国之音电台的调查中,罗伊·科恩更是极尽所能地诬告、恐吓电台工作人员,一位电台工程师因为不堪其辱,选择自杀。

在麦卡锡、科恩及众多保守分子的迫害下,一万多美国人仅仅因为被审查委员会传唤,就丢掉了工作,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与共产主义毫无瓜葛。

其中,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因为在影视作品中同情工人运动,被取消了居留权,终生无法回到美国。原子弹的发明人奥本海默因为弟弟是共产党员,就被怀疑有投敌倾向,晚年被禁止参与科研事业。

1954年,在权力斗争中尝到甜头的罗伊·科恩,开始将手伸向军队。为了让即将参军的朋友在军队中谋得好的职位,免除分派海外的义务,罗伊·科恩故技重施,用反共审查,威胁恐吓负责人员安排的军队职员。

然而这一次,他却碰了钉子。军队开始对罗伊·科恩,以及他背后的麦卡锡集团进行反击。在军队官员与麦卡锡对峙的听证会中,罗伊·科恩偷梁换柱、添油加醋式的审问手段,不巧被新兴的电视直播公之于众。

通过电视直播,美国民众终于看清了麦卡锡主义的真正面目,罗伊·科恩的形象,从一个勇敢的“爱国者”,瞬间跌落为玩弄权术、自私自利的小人。

这场听证会,让麦卡锡本人声誉受损,他领导的政治迫害运动也因此逐渐衰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罗伊·科恩,更是被主流政界扫地出门。

然而,就在罗伊·科恩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时候,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年轻人,却奉其为精神导师,对他毫无底线、不择手段的政治哲学推崇备至。

这个年轻人,将在之后的美国政坛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浪,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撕开了美国政治的伪善,并将残存的道德,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03

“为了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

——斯通的法则,其三

1960年,年仅12岁的罗杰·斯通就感受到了政治的吸引力。

有一天,斯通所居住的社区,举行面向小孩子的模拟选举,讨论现在的大选中,尼克松和肯尼迪两人,谁更适合当总统。

因为这个社区里,支持共和党的家庭占绝对多数,因此大人们预计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胜选,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在小孩子们的投票下,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高票当选。

事后,大人们问孩子为什么要把票投给肯尼迪。

孩子们纷纷回答:“因为罗杰·斯通说,尼克松如果当上总统,他要让所有学校星期日也上课。”

多年之后,面对记者的提问,罗杰·斯通笑着回答道。“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到散布假消息的威力。当然,我之后再也没这么做过了。”

听完后半句话,提问的记者也笑了。

因为感受到了政治的召唤,青年时的罗杰·斯通变身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狂热分子。他跟随父母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共和党阵营当中。

1972年,当总统尼克松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在大选中激战正酣时,20岁大学还没毕业的罗杰·斯通,就自告奋勇地加入了尼克松的选举委员会。在那里,他见到了心目中的政治偶像——尼克松本人。

为了让偶像顺利连任,罗杰·斯通仅收取了共和党选举委员会100美元的经费,就领命前往民主党选举总部的所在地——水门大厦充当间谍。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的黑暗政治生涯由此展开。

不幸的是,因为其他间谍在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时,被抓个正着,水门事件东窗事发。

而罗杰·斯通则因为间谍行为,成为了这一事件里被关进监狱的、年龄最小的罪犯。

知道儿子被关进监狱里后,罗杰·斯通的父母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他们感到非常的羞愧。但是罗杰·斯通却不以为然。

“我觉得这很酷。”罗杰·斯通这样回禀他的父母。

水门事件调查开启后,尼克松也曾指示CIA和FBI,阻挠民主党和检察院的调查,但最终未能成功。一年之后,各种证据终于将事件的矛头指向了已经成功连任的总统尼克松身上。

在媒体和民众的指责下,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作为精神偶像,尼克松的下台让罗杰·斯通受到了极大震动。出狱后,他将尼克松的头像纹到了背上。

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3)

(罗杰·斯通的背后纹身)

这个纹身一方面提醒着他,要延续尼克松未竟的事业,遵循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像尼克松一样,在丑闻压力面前轻易退缩。

虽然这时候罗杰·斯通只有二十几岁,但是一个政治大师的雏形已然形成。

尼克松下台后,共和党内部的保守势力高层怀恨在心,发誓要对发起调查的民主党进行报复。

这时,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刚刚出狱,但政治野心十足的罗杰·斯通身上。在高层的安排下,25岁的罗杰·斯通成为了青年共和党的主席。

虽然不乏好事媒体,以“水门事件间谍充当青年党主席”这样的标语,羞辱共和党和罗杰·斯通。但是这个年轻人知道,他在美国政坛上一展拳脚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04

“即使臭名昭著,也比默默无闻要好”

——斯通的法则,其四

罗杰·斯通成为青年共和党主席后,第一件事就是成立政治活动委员会(PAC)。

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参与国会事务的参、众两院议员虽然归属于各自党派,但是在换届选举的时候,党派本身对他们竞选的支持有限。

例如法律规定,每位议员只能在地区竞选时,从所属党派报销5000美元活动经费。

很多时候,竞选经费和选票数量是划等号的。对于大多数议员来说,这么点可怜的报销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竞选经费仍需他们自筹。

然而,罗杰·斯通却发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漏洞。虽然党派本身无法给予议员资金支持,但是却可以组建各种委员会(PAC),代替议员们直接进行拉票竞选。

而PAC的活动资金,则来源于议员当选后的利益交换。例如参议员当选后,可以选择召开听证会,用国会的权力,干预对某一被告企业的司法审判。

这样一来,处于被告席上的各大企业就会争先恐后地将政治献金输送给罗杰·斯通所掌控的PAC。

而罗杰·斯通则利用这些资金,想方设法地帮助党内的议员竞选,他的手段不仅包括正面的广告宣传,更多的是收买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并加以曝光。

在他的丑闻进攻下,民主党先后丢掉了数个参、众议员的位置,这足以改变被告企业的命运和美国的政策方向。

一个利益输送的链条,在罗杰·斯通的掌中就此形成。

PAC的运作模式曝光后,那些不齿于下流手段、金钱政治的人们,开始叫他“肮脏的骗子”(Dirty Trickster)。

讽刺他的人说:“在罗杰·斯通的操作下,米老鼠都能当上参议员。”

而罗杰·斯通却为此骄傲。因为他在法律的漏洞中,完成了对民主党的复仇,他在共和党内的地位和声望,也因此扶摇直上。

今天,罗杰·斯通开创的PAC政治,已经成为了美国权钱交易的常态。每年有数十亿美元,从地产、酒类、枪械等行业协会,流向全美500多个PAC手中,帮助上至总统、下至地区议员的候选人们进行竞选。

每一笔捐款的背后,曾经承载的政治理想早已烟飘云散,取而代之的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每每谈到此处,罗杰·斯通都倍感得意。

然而,开创PAC政治并非罗杰·斯通政治生涯里最出色的作品。

1979年,斯通受命担任新一届共和党候选人——罗纳德·里根的地区选举主任。

这一刻,他的政治人生才算走上了巅峰。

因为罗杰·斯通在党内的声望如日中天,里根对他非常的倚重。在斯通的策划下,里根制定了吸引蓝领工人、天主教选民的选举策略,顺利地拿下了数个摇摆州,最终成功当选总统。

选举期间,里根还曾遭遇过选举经费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经费的困难,罗杰·斯通和另外两位同僚,在华盛顿开办了一家游说公司——布莱克、马纳福特和斯通公司(简称“斯通公司”)。

这家公司专门充当权钱交易的中介,将里根的亲信、以及有可能在里根内阁担任高官的人,介绍给各大财团,从而收取介绍费,补充里根参与竞选的财力。

因为斯通和里根总统的特殊关系,这家游说公司瞬间成为了华盛顿影响力最大的游说公司。在里根执政的8年间,该公司总共赚取了上千万美元的钞票。

经营游说公司时,罗杰·斯通不仅向美国各大企业收取介绍费,甚至还大胆地接受国外独裁政府的贿赂,并用以影响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

刚果的蒙博托、菲律宾的马科斯,都曾贿赂过罗杰·斯通数百万带血的钞票。在公司的客户名单上,还有索马里、尼日利亚、肯尼亚、秘鲁、巴哈马、安哥拉叛军等等。

“我帮你竞选成功,你需要给我回报。”罗杰·斯通说。

游说公司在美国的历史悠久,但从来没有一家公司像斯通公司一样,钱挣得如此明目张胆。

在罗杰·斯通之后,“说客”一词,也像PAC一样,成为了摆上台面的政治游戏规则。

它们是今天美国政治中,选举者与执政者合法的腐败途径。

同样在里根时期,罗杰·斯通除了积累政治功绩、创办游说公司以外,他还在一场酒会上,结识了影响他后半生的精神导师,那个在麦卡锡时代臭名昭著的律师——罗伊·科恩。

当时,罗伊·科恩已经53岁了,他比刚到30岁的罗杰·斯通整整大了一辈。然而同处于共和党保守阵营,且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两人,却一见如故。

虽然有污点的罗伊·科恩已经无法再出现在主流政治舞台上,但是他遇见罗杰·斯通后,就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学生和政治理想的延续。

两人结识后,他不但传授给罗杰·斯通各种令人胆寒的政治手腕,还倾尽全力地将党内的政治资源介绍给这个后生。

正是在这位老师的引荐下,罗杰·斯通第一次认识了一个特别的亿万富豪——唐纳德·特朗普。

05

“一个人失败,不算完蛋,只有自己退出,才是真正的完蛋。”

——斯通的法则,其五

有了帮助里根竞选的政治功绩、以及老师罗伊·科恩的背书,罗杰·斯通虽然正值壮年,但俨然已经成为了共和党的政治“元老”。

1996年,他开始担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伯特·多尔的选举顾问。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打败他的,不是什么民主党政敌,而是他自己。

正当罗杰·斯通为选情积极筹备的时候,一家名为《The National Enquirer》的八卦杂志突然爆料出,罗杰·斯通将他自己和妻子的裸露照片放到色情网站上,并公然招募他人参与聚众淫乱。

这一下,罗杰·斯通被政敌抓住了把柄。虽然发布色情广告在美国并不见得犯法,但是这一行径在道德上不能被保守的共和党选民所容忍。因此,面子上挂不住的候选人罗伯特·多尔,只能将罗杰·斯通开除出顾问队伍。

由于这一性丑闻,罗杰·斯通也像他的老师一样,从此失去了主流政界的容身之地。

然而,罗杰·斯通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在丑闻爆出后,选择淡出政坛。他背后的尼克松纹身,以及他狂热的政治理想,在督促着他不能退缩。

经过这一失败,罗杰·斯通彻底完成了转身,从一个主流政客,蜕变为美国政坛的“黑暗王子”。

退出主流政坛之后,没有了道德包袱的罗杰·斯通,在使用阴谋诡计方面,更加地肆无忌惮了……

转眼间来到了2000年大选。

当年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小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艾伯特戈尔激战正酣。

然而共和党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选票威胁,就是近几年从共和党分裂出去的第三党派——改革党。

改革党虽然在经济理念上,与共和党一致,但是在堕胎、移民等问题上,显然比保守的共和党更加进步一些。

因此,改革党的出现,获得了不少共和党中间派人士的欢心,并分流了不少原本属于共和党的选票。

在1992年大选,改革党获得了美国大选16%的选票;在1996年,这一比例是8%。

显然,改革党的存在,成为了共和党在夺取总统道路上的严重障碍。为了拔掉这颗钉子,“黑暗王子”罗杰·斯通出马了。

而他的办法,也非常具有“斯通风格”。就是抹黑改革党,将自视为政治清流的改革党,搞得乌烟瘴气。

这一次,罗杰·斯通鼓动他的好朋友唐纳德·特朗普加入改革党的总统候选人竞选。

没错,特朗普在20年前也参加过美国总统竞选。不过那一次,他负责扮演一个小丑角色。

在改革党内初选时,特朗普疯狂地攻击另一个非常有声望的候选人布坎南,称其在共和党时期,极端的保守,根本不符合改革党的理念。

另外,他将布坎南抹黑为“希特勒的崇拜者”,因为后者曾在一本书中说,1939年英国和法国不应当与德国纳粹作战,而美国更不应在纳粹入侵法国后卷入战争。

尽管布坎南的文章原意,是想说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欧美各国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民众生命和欧洲文明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然而这并不妨碍特朗普断章取义式的攻击。

当媒体问到特朗普的政治理念,和他若当选总统会有哪些作为时,特朗普却夸夸其谈,不着边际。

显然,特朗普当时根本没想过当总统,他只是罗杰·斯通亮出的一把刀子,一刀插进了改革党的心脏。

大闹一番后,特朗普退出了竞选。但是他的抹黑攻击威力巨大,民众纷纷对改革党表示失望。整个大选期间,改革党只拿到了0.4%的选票。

可以说,罗杰·斯通一个人,就让美国第三党派的努力,倒退了几十年。

2000年大选中,罗杰·斯通不但为共和党扫清了第三党派的障碍,他还是在大选的最后一天,将小布什推上总统宝座的关键人物。

投票日,当最后一个州佛罗里达还未公布结果的时候,小布什领先民主党候选人艾伯特戈尔的选票数量仅为1000多张。

然而,佛罗里达州由于部分地区人工计票速度缓慢,错过了上报结果的最后时限。为了保证公平,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裁定本州重新计票,直到所有选票被统计上。

对本已经赢下大选的共和党来说,重新计票,有可能让到手的鸭子飞走,共和党人纷纷表示不满。

关键时刻,罗杰·斯通出手了。他前往佛罗里达州,用金钱招募了几批共和党的狂热拥护者,组织前往计票点进行抗议。

同时他还散布出假消息,称两个民主党议员,偷偷拿走了几叠选票,被民众发现。

这一下,抗议的民众彻底愤怒了,开始暴力冲击计票点。

“开门!开门!”愤怒的抗议者,在计票点大厅外,猛烈地拍打着大门,发出暴雨般的声响。他们甚至还对出来解释的工作人员施以拳脚。

在抗议者的冲击下,佛罗里达州的计票工作被迫停止,共和党的总统位置总算保住了。

虽然事后民主党曾发起调查,他们发现这些暴力的抗议者都是有组织的。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历史是被胜利者书写的,当权的共和党很快驳回了民主党的调查请求。

而真相,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当中。

06

“仇恨比爱更强大”

——斯通的法则,其六

时间会淡化一切丑闻,时间也给了罗杰·斯通重回政治舞台中心的机会。

自从80年代里根自由化改革以来,美国民众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在不断增长,但美国中产家庭的收入却停滞不前。

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美国人再一次认识到了大资本家的贪婪。

对于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于超级富豪的敌视,让美国两党政治中的建制派逐渐失去了选民的支持。

这个时候,罗杰·斯通知道他东山再起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2016年,在罗杰·斯通的鼓励下,唐纳德·特朗普二度出山,参与竞选美国总统。

但与200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罗杰·斯通抱有必胜的信心。

他在特朗普的身上,看到了这个时代下,一个政治“局外人”的宝贵机会。借着特朗普,他也能完成自身命运的翻盘。

为了让特朗普胜选,他使出了毕生所学,制定了一整套选举策略。这套策略的核心,就是“仇恨”。

在政坛和大选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罗杰·斯通,早已洞悉了人性。他知道,在选举中煽动仇恨,远比倡导爱与责任,更加强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仇恨”的议题,贯穿了整个特朗普的竞选。仇恨有色人群、仇恨移民、仇恨穆斯林、仇恨中国、仇恨建制派、仇恨超级富豪。

可笑的是,特朗普本身就是超级富豪,而且他上台后,做出的减税等诸多政策,利好最大的就是超级富豪们。

然而大选中的民众们,因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根本看不明白。

除了制定选举策略,罗杰·斯通还拿出了所有的下流招数,打击那些同特朗普竞争的人。比如说:

威胁。

在共和党党大会举办的前一天,罗杰·斯通在电视上说:“对于那些试图偷取特朗普提名资格的人(指其他共和党候选人),我会把你酒店的地址告诉特朗普的狂热支持者,让他们敲你们的房门。”

谣言。

“奥巴马是肯尼亚出生的穆斯林,所以他才会对穆斯林们那么好。”

“奥巴马是ISIS(伊斯兰国)的创始人。”

收买。

罗杰·斯通曾安排一女子在电视上哭诉,称她曾经被比尔·克林顿强奸过。然而这只不过是被罗杰·斯通收买的假证人。

添油加醋。

“希拉里有严重的疾病(指她发表演讲时喝水呛到),她显然已经不能再胜任总统工作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罗杰·斯通在比尔·克林顿性丑闻事件中大做文章。

在他的话语下,比尔·克林顿从一个管不住裤裆、和女下属发生绯闻的老板,变成了强奸过十几个女性、十恶不赦的惯犯。

而他的老婆希拉里,则成为了派侦探到受害女性家里,威胁她们家人孩子、屠杀她们宠物的恶婆子。

所以,特朗普在大选期间说过最多的词组,除了“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以外,就是“把她关起来(Lock Her Up,“她”指希拉里)”。

使用这些招数的罗杰·斯通本人,难道真的不相信奥巴马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么?

不过他明白,只要有一个选民相信,他的卑鄙招数就是成功的。

显然,从事后的选举结果来看,罗杰·斯通的阴谋论,在美国大有市场。

在罗杰·斯通的下流招数逼迫下,原本自视甚高的民主党,也不得不同流合污,玩起了政治诡计。

因此特朗普有精神障碍的学术研究文章、多年前他侮辱女性的电话记录,也被民主党翻了出来。

在双方的互相爆料、你来我往中,全世界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美国政治精英的伪善被揭开后的样子。

美国大选从来没有这么乌烟瘴气过。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罗杰·斯通。

在罗杰·斯通的这一套招数组合拳中,最有效果,也是对特朗普胜选起到决定性帮助的,就是希拉里的“邮件门”。

虽然我们不得而知,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是否是受罗杰·斯通的指示,侵入了希拉里的邮件账户。

但罗杰·斯通也曾亲口承认过,他和阿桑奇有过多次接触。虽然在“通俄门”调查开始后,他又矢口否认。

希拉里泄露出来的私人邮件,暴露出她是一个为富豪、精英服务的政客。

虽然这并不新鲜,但是在反建制、民粹主义高涨的2016年,这些邮件彻底打破了希拉里为自己定制的“为民请命”的形象,成为了她败选的最后一根稻草。

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4)

(希拉里深陷邮件门)

罗杰·斯通的诡计,又一次获胜了。然而这一诡计,也成为了他再一次身陷囹圄的原因。

07

“那些仇恨我的人们啊,我将在你们的恨意中沉醉。”

——斯通的法则,其七

去年1月份,因为涉嫌在希拉里“邮件门”和其他手段中,与俄罗斯有过接触,罗杰·斯通在他佛罗里达州的豪宅中被FBI逮捕。

为了防止政治人脉深厚的他,提前获知消息逃跑,FBI在他的豪宅周围布置了大量警力。

然而,罗杰·斯通却静静的在家中等着警察上门来抓。被逮捕时,罗杰·斯通做出了他标志性的“V字”手势,这一手势传承自他的偶像——尼克松。

尼克松访华谁是特使 从尼克松到特朗普(5)

(罗杰·斯通被捕时,摆出V字手势)

在之后的调查中,罗杰·斯通继续遵循着他“从不承认”的政治哲学,同时也为了保护特朗普,他也矢口否认与俄罗斯有过任何接触。

最后,调查人员没能找出他与俄罗斯同谋的证据,只得在他说谎、作伪证这点下手,判处他40个月监禁。

显然,对于老道的罗杰·斯通来说,这点挫折不算什么。他的“V字”手势告诉我们,这位美国政坛的“黑暗王子”,还会再回来的。

在罗杰·斯通离去的这段时间,他也可以完全放心。因为在他和特朗普的影响下,美国政治已经完全变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这场有着244年历史的权力游戏,如今已经充斥着斗争、阴谋、金钱与交易。

转眼间2020年,一场新的游戏即将开始。这场游戏还会按照罗杰·斯通所设计的道路,一直地走下去。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