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东西(生活中许多东西需要勇气清理掉)

作者:程海林每到旧历年底,我们有个习俗,叫“掸尘” 迎新年大扫除,扫去陈年的尘埃污垢,扔掉过时的旧物,为家人带来新年的洁净健康让您的家焕然一新,温暖洁净地迎接新一年的来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东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东西(生活中许多东西需要勇气清理掉)

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东西

作者:程海林

每到旧历年底,我们有个习俗,叫“掸尘”。 迎新年大扫除,扫去陈年的尘埃污垢,扔掉过时的旧物,为家人带来新年的洁净健康。让您的家焕然一新,温暖洁净地迎接新一年的来临!

在今年的这场清理中,我发现衣柜中近年来休闲运动类衣服多了,西服正装类衣服已经多年没有穿。尤其是当年心血来潮买的几条领带,根本就没有戴过,今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再穿戴它们。小区里有旧衣服捐赠柜子,一狠心,留下一套备用,其余统统放进去,也许有人需要穿戴它们,让它们去发挥为人类服务的作用吧。

清理了衣物清理书籍,仔细一看书架上还有许多当年的一些教学参考书,习题集,过时的杂志报纸,当时流行的小说,也都在应当清理之列。它们被清理之后,留下的是一些经典,书架一下就轻简了许多。

其实,还有许多东西都是也要有勇气清理掉的,现在茶叶往往连着筒子卖,茶叶用完了,再精致的茶叶筒,没有用了也是多余的;外出旅游一时时好奇带回来的纪念品,一大叠过时的名片,各式各样的茶杯,孩子以前的玩具,过期的营养品、药品,不粘锅涂层已经脱落的电饭锅,要靠手指帮助才能够启动的电风扇等等,都是白白占着空间而不会再用的,不如赶紧清理掉。

清理掉那些不常用的东西,你会发现家里忽然明朗了许多。要找东西,不用花费时间去翻动那些凌乱的杂物,随手就可以拿到。那些曾经塞满的地方,空出来又是一片天地。家里敞亮很多,心情也因此愉悦起来。

席慕蓉《借句》中有句话:“一生倒有半生在清理一张桌子,总以为只要窗明几净生命就可以重新开始。”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需求。当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那么,上一个阶段的物品可能就成为过时之物,无用之物。

比如我们的手机内存,从16G,到64 G,到256 G还是觉得不够用,还是经常卡顿。其实,你如果检查一下,可以发现许多软件是不需要的,通讯录中许多人很多年不联系了,一时随手拍照的照片,微信里的存储的没有什么保存价值的内容,它们占据了大量的存储空间,我们都是要决心清理的。

再比如,很多时候,我们要维持着很多关系,忙于应酬,筋疲力尽。这几年流行一件很俗的事情就是同学会,有人抱怨:大学同学会刚刚结束,高中同学又来邀请,才参加了初中同学会,小学同学等着外出旅游,再下去可能幼儿园同学也要组织活动了。其实,你没必要那么疲惫,你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并不是人家一定要众星捧月般的等着你去参加。如果,我们不去应付那些无味的活动,留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种植,手工,阅读,散步,身体精神都会愉悦很多。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道方程式,那么有时候就要找到最简根式,将繁分化简。其实,人最需要经常清理的是内心。佛家有云:“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及时勤拂拭,莫是惹尘埃。”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会活得很容易,我们在生活的浪潮里,摸打滚爬,哪里会有平安无事呢?会失落,会彷徨,有失去,有别离,有悔恨,有敌意,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免会产生很多的情绪,低落,彷徨,忧郁,甚至会极端。这些,都是负担,应该果断地删除它!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柳宗元有则寓言《蝜蝂传》,说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最后跌倒摔死在地上。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清除负面的情绪,心里就有了个蝜蝂,最终也会被压垮。

如何自我清理情绪垃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清理中也透着取舍的智慧,方法可以有很多。柘皋人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户户带上废旧的瓶瓶罐罐,到玉兰桥上去扔,他们称之为扔“淘气罐”, 是为了祛除一年的晦气与不顺心,祈求新的一年的平安与福祉,这是清理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不过,多余的物件清理掉了不会再回来,负面情绪有时候会像家里偷嘴的懒猫,你把它送走了它还会再循原路跑回来。如何防止清除掉的情绪又复活?“思”是心上的一块田,怎么让这块“田”不长草,仅仅靠及时除草还是不够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田里种上庄稼。我们心中有祛除不了的负面情绪,不妨去读书,看电影,去旅游,去交新朋友……正能量的东西多了,负面情绪自然就会被挤占出去。

学会主动清理,是一个人生活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获取幸福的途径。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净。

最忆是巢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