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1)

●李根萍

秋天在山里赶夜路,不管愿不愿意,虫鸣往往会像露水一样泼洒过来,常常打湿一身。

月光如水,山色朦胧,影影绰绰,虫鸣疏疏密密,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嘈嘈切切,从四面浮了上来,宛如热恋中的少女,执著地打在人的身上,倏然间,衣服、口袋、头发、眼睛、耳朵,还有移动的鞋子,全都湿漉漉的,沉沉的。

韩愈说:“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古人以自然微象提醒时序,每一季都有各自的风物标志。秋风萧飒时,虫是旷野最生动的音符。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2)

儿时生活在山村的我,对秋虫颇感兴趣,只要听见叫声,便会循声而去,直捣巢穴,使劲折腾一会,浑身被汗水露水打湿。善于鸣叫的虫儿有螽斯类和蟋蟀类。螽斯类以体型大而美丽闻名,如蝈蝈和纺织娘,蟋蟀类以家族成员多而占优势,有黄蛉、蝼蛄、油葫芦,秋季漫山遍野的虫鸣声大多是蟋蟀类乐手所为。这些小小的虫儿啊,具有无穷的诱惑力,总想多抓几只放在罐头瓶里,把玩一会。当然,这要避开母亲,她说虫儿也是一条生命,不能随意逗弄。

早饭后,哥姐上学去了,母亲上工了,独自在家的我,宛如马儿松开了缰绳,牛儿出了栏,鸡们出了窝,可以放心去抓虫儿玩了。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3)

秋天的太阳翻过山坳,没了夏天的毒辣,温和了许多。推开柴门,冲进菜园,地沟里,瓜架下,栅栏边,菜叶下,虫儿悠闲地唱着悠扬的曲调,或许是刚用过早餐,趁机练练嗓子,抑或是看我人小,故意撩拨我,在草叶深处鸣叫。别看这些小虫儿,可狡猾得很,只要发觉我的脚步靠前来了,声音立马戛然而止,让我无从下手,找不到方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秋后的菜园里,红薯藤的叶子如铺开一张张绿地毯,我悄悄地趴在上面,头顶是茂密的高粱叶子作掩护,只等虫儿再次发声。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菜地里又闷又潮,头上的汗珠黄豆粒似的滚下来,湿透了衣背。往往这是与虫儿较量的关键时刻,犹如邱少云潜伏敌阵,一动不动。唧唧唧——虫儿耐不住寂寞,放松了警惕,终于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一跃而起,冲了出去。谁知虫儿也不是吃素的,不会轻易俯首就擒,跳跃、躲闪,有的还会蹦得老高,但最后还是成了我的俘虏,被关进了早已准备好的罐头瓶里。蟋蟀是个急性子,每次在里面都要上蹿下跳折腾一会,累了才会安静下来。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4)

山村就是好,都是免费的,比如欣赏这悠扬婉转的虫鸣。不讲究场地,不需买门票,要是想听,只要静下心来,走向菜园、田野或沟边,就可尽情享受,听个够。山村的虫鸣,有时是催眠曲,让孩子有了甜美的梦;有时似送行曲,是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更多的啊,是乡村的平凡曲,像张大爷王大娘李二叔牛三婶。

我在虫鸣的诱惑中来到山村,在悠扬美妙的虫鸣中长大,带着虫鸣离开了山村。虫鸣宛如浓浓的乡愁,让我无法走出;虫鸣是故乡的魂,有根线牢牢牵着我。

今秋回故乡小住。位于镇上的新家,周边因工业开发,没了山村味,淡了田园气息。忆起久违虫鸣,不由来了兴致,驱车翻山越岭,来到有世外桃源之称的五峰村。还未下到山底,虫鸣早就将我重重包围,浑身湿漉漉的。山脚、田里、沟边或农舍屋前,一波又一波的虫鸣,宛如大海的波涛一般,热情地向我这个陌生人扑面而来,像是欢迎久别回村的游子,陡然有种找回童年的感觉,恍然回到了曾经居住的山村,趴在红薯叶上逮虫儿……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5)

五峰村被峰峦叠嶂的五峰山张开双臂温柔搂抱着,将喧嚣挡在了九霄云外。这里只有静谧,只有虫鸣。月光幽幽,晚风习习,小溪潺潺流淌,溪两边住着农家,秋虫从屋舍的石缝墙角、豆棵草叶间欢鸣。唧唧唧,吱吱吱,细声音的,大嗓门的,像雨,像雾,把房子、石头、菜园、台阶和山岭打湿。

如此美的月夜,置身山中,真不忍心挪步,生怕踩碎这满村的虫鸣,搅乱这满村的月亮。这不,虫鸣在一旁的南瓜地里激越一片,震颤露水,把藤叶打湿,把瓜架打湿,把思绪打湿,身上也早已沾满了山岚之气,似乎是被虫鸣打湿的。

“虫鸣打湿我一身”。我情不自禁说出感受。同行的友人起始不知其意,有些疑惑。很快,他明白过来,连连称是。想必从不写诗的他,忽然也感觉到,这满山的虫鸣,其实早已打湿了他的头发,浸湿了他的思绪。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6)

“天空峰列五,问此中门户,参透为谁?慧佛由来传密老;寺外树盈千,历无限霜雪,坚贞乃尔,灵根或恐是菩提。”清代萍乡才子刘凤诰在某个秋夜,来五峰山采风访古,凉夜静坐,倾听天籁,寺里烛光飘忽,屋外白霜如雪,禁不住感到有些落寂。从烛光的摇曳中,他察觉到满山的虫鸣从门外如潮水般涌进来,有的虫儿还在脚边桌下鸣叫。他深深被虫鸣所感染,那些唧唧之声,让他外衣上微微有了湿意,有了灵感,于是挥笔留下了门联。今天在山上庵里的墙壁上,仍存着门联的残痕。这些残痕有了虫鸣的浸润,在岁月的长河里愈发珍贵。

夏日里的乡愁短文(秋夜的虫鸣打湿一身)(7)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秋虫之欢鸣,其实啊,是月光下一场盛典,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村民们早习惯了,面对如此壮观的盛典,淡定地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

秋夜,漫步山中,雾气升腾,神情肃穆,目光及额头早就浸湿了,这满村的虫鸣,不知疲倦,汹涌而来,热烈奔跑,打湿一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