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

海洋生物与鱼类专家豪尔赫.高美胡拉度(Jorge Gomezjurado)曾说:「上帝在创造海马时,很可能是喝多了。」没错,一定是酒精先让上帝彻底放松了。你几乎看不到祂在其他任何物种上也运用了像海马这样引人侧目的构造配方:像袋鼠那样自带育儿囊的躯干,变色龙般可各自独立转动的眼睛,还有跟食蚁兽一样拉长的吻部及媲美猴子的具抓附力的尾巴。再加上每只海马的头上,都有形状各异、宛如人类指纹般独特的冠状角棱。来看《疯狂的海马》一书,一起认识这群教人啧啧称奇的朋友。

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1)

海马犹如舞蹈家,海马就跟会吟唱的座头鲸与虎鲸一样,都是海洋里的艺术家;它在舞技与色彩设计这两方面,尤其才华洋溢。要施展魅力引诱异性时,海马更是劲道十足,它们求偶时所跳的热舞,就连海狮这样的硬汉都会为之融化。 一开始,公海马与母海马会彬彬有礼地互相致意,接着尾巴末端会彼此交缠,贴近身体舞动并嘀嘀咕咕地情话绵绵,有时候它们会停下来一会儿,把嘴紧靠在一起,就好像在亲吻一样。它们会反覆绕着对方转圈,并让身体变换不同的色彩。这样的求偶舞可以长达九个小时,而且相较于人类通常只结一次婚(至少就同一个对象而言),海马每几个星期就会跳一次这样的求偶舞。 此外,研究海马行为的学者发现,许多海马一生忠于一个伴侣,直到死亡将它们分离为止。然而,近年来又有研究证明,这种鱼并非总是如此,而是依其生活状态而定,某些海马也有交换伴侣或集体交尾的倾向。

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2)

公海马负责怀孕生子 据说还是天然威而钢

在海马的世界里,怀孕生子是男人的事,放眼全球动物世界,这是真正的异数,而这与众不同的作风究竟是如何且为何形成的,各地学者专家都想破解。 「雄性怀孕」也为两性研究者提供了现成议题,让他们以此为起点探究人类社会中的传统性别角色。 因为海马实在太独特了,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医疗效果。例如,它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地中海地区,不仅被认为是治疗视力问题及侧腹痛的妙药,也被用来当作狂犬病或缺乏性欲的药方。一直到十八世纪,含海马成分的药物在欧洲仍是许多家庭的常备药,不仅能改善疲劳倦怠与落发,也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

在亚洲,海马则至今都还是医师常开的药方。例如,传统中医有一帖几乎可治百病的经典,配方就是将捣碎的干海马掺合蜂蜜、人蔘与红橄榄。不过,海马在传统中医里最被推崇的,还是它那天然威而钢般的功效,而这也让它成功吸引到一些西方人。

长相很奇葩 海马非「马」而是「鱼」

每个小孩都知道狮子被视为「万兽之王」,可是它连「皇冠」都没有,倒是相较之下弱小许多的海马,(几乎)每只头上都有一顶。其实,光是身体结构,就足以让海马这种生物登上奇葩的宝座:长着袋鼠式育儿囊的身躯,变色龙般可各自独立转动的眼睛,长长的吸管状吻部,具强大攀附力的尾巴,当然还有那威风凛凛的头冠。大自然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灵感,才会有这样太过随意的风格混搭?

我们或许很难忽略海马与陆地上的马在外观上的相似性,不过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就仅止于头部。海马的身体看起来脆弱无比,尾巴末端则像蠕虫。而它的蹄呢?根本就没有!这个家伙看起来更像是由几种最迥异的动物拼装而成,可能也因此激发了人类的灵感,然后创造出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那只有名的马头鱼尾海怪这种假想生物。

生物学家把海马列为鱼类,即使它没有尾鳍,没有腹鳍,甚至连鳞片都没有,而且身上有坚硬的骨板,以及让人想到吸管的吻部。所以,这种动物到底哪里像鱼?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相像的部位非常多,例如,它是以鳃呼吸、有鱼鳔,也有几片鱼鳍。尽管这些具驱动、操控及稳定功能的鱼鳍,在它身上非常小。鱼鳔让它能平衡一身骨板铠甲的重量,以及吸气、吐气,并借此调节浮力,而这是大多数鱼类的典型特征。海马的其他内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其他有鳍动物相似,不管是心脏、肝脏或肾脏。

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3)

海马尾巴又长又柔软 可以勾搭他物让自己休息

大体上来说,海马身上那些看起来滑稽逗趣又古怪的部位,都具有功能上的意义,也都与它对环境的最佳适应及生活方式有关。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向末端逐渐变细且灵活无比的尾巴,取代了绝大多数鱼都有的尾鳍。一般来说,向两侧摆动的尾鳍会让鱼在游泳时产生推进力;不过,比起向前推进,海马更喜欢用身体的后半部来「勾搭闲晃」—这里说的确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它们的尾巴不仅长,柔软度也很高,所以这些海里的「马儿」如果真的要用它来搔头止痒或当成围巾自体取暖,其实也办得到。然而,这个部位具有其他的重要任务,海马会用它攀附在指状珊瑚分枝或海草杆上固定自己,因为只有以这种方式,它在面对起伏的波浪或强劲的海流时才不至于完全无助(毕竟它的鳍极为细小),同时也让它在游到筋疲力尽后能够重新恢复体力。

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4)

游泳速度比蜗牛还慢 躲避天敌全靠伪装

海马因为游速实在太慢而且很快就上气不接下气,在游泳这方面基本上跟其他海洋动物很少有共同点。不过,它可是直挺挺地「站」在水中,行为举止自然完全不同于那些身体呈流线型的鱼。全世界游得最慢的鱼,果然就是这家族里的一员:以佛罗里达、德州、墨西哥及巴哈马群岛海域为家的小海马,即使它火力全开,时速也不过是 0.054 公里。相较之下,即使是陆地上慢吞吞的罗马蜗牛,前进的速度还比它快两倍。

不过,海马根本没必要催自己。它把重点放在精良的伪装术,也就是先躲过好奇或警觉的视线,然后再从埋伏处突袭猎物。许多海马能根据背景环境来调整体表的颜色,以演技来说,它也颇有天分,例如它能模拟出某种软珊瑚身上的亮橘色与其表层组织的质地,或假装是漂流在水中的红树林植物的一片黄叶。

再者,有几种海马的身上还挂着很特别的条状皮肤,会让人联想到某些水生植物的叶子,于是在一片交织丛生的海藻中,你几乎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另外,即使海马的迷你鱼鳍无法让它游得又快又远,这个纤弱细小的器官也发挥了一项重要功能,它们让海马的行动更机敏、更易操控,使它能灵活穿梭在珊瑚礁或水生植物的丛林中。

上帝创造了食物(上帝喝醉时创造的生物)(5)

擅长伪装的海马,找得到它(们)在哪里吗?

海马寿命短 存活率低 一出生就面临生死决战

在海马的世界里,没有独生子或独生女。它们每胎通常会孵出一百只至五百只活蹦乱跳的幼海马,有几种海马甚至还可以孕育多达两千只。不过,基于幼海马得面对许多危险与威胁,这么高的出生率也非常必要,特别是那些体型只有跳蚤大小的新生幼海马,得立刻靠一己之力为生命奋战。它们得不到父母的丝毫关照,一不小心就会变成饥饿掠食者或狂风巨浪下的牺牲品。平均每两百只幼海马中,只有一只有机会活到成年,因为幼海马完全缺乏生活经验,而且还是无数专吃浮游动物的食客的菜。

新生的幼海马除了身型比较修长,整体而言看起来很像自己的父母。这些小家伙必须完成的第一件英勇事迹,便是「力争上游」,它们得努力让自己漂浮到水面上。这么做并非像早期许多人所认为的是为了呼吸,而是要替自己的鱼鳔充气,因为这个器官可以让它毫不费力地漂浮在水中。一旦完成了在鱼鳔里打进适量空气的任务之后,海马宝宝便能立刻展开猎食。然而,这个首度的出航潜藏着危机,因为只要稍不留意,小海马就会被水的表面张力困住,无法再次沉入水里;有时,它则会因鱼鳔积聚太多空气,只能背朝下地在水面浮浮沉沉,一直到死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