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莹nlp精益(李中莹重塑心灵中的NLP十二条前提假设)

李中莹《重塑心灵》中的十二条前提假设,和大家分享下,肯定对你有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李中莹nlp精益?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中莹nlp精益(李中莹重塑心灵中的NLP十二条前提假设)

李中莹nlp精益

李中莹《重塑心灵》中的十二条前提假设,和大家分享下,肯定对你有用。

为何叫前提假设,因为这是一切理论的前提其实你也无须绝对接受这些前提假设,只要暂时假定他们成立--世界上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并且以这个假定的态度去处理需面对的状况,然后根据产生的效果去决定下次是否再用同样的假设。如此而已

第一条: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他只能改变自己,然后去影响他人自己做出改变。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他人。你不能强迫别人去改变,除非他自己想去改变。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他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

你能做的是,找出对方的价值观,然后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

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不强迫别人跟自己一致,别人便不会抗拒。

第二条: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人生来是一张白纸,想法都是后天经历的各类教育各类事情形成。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便没有两个人的想法观念会一样;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会绝对一致,所以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

两个人的观点态度行为模式不一致,也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一个人不一定会做。同一件事,两个人做出的结果也可能不同。人与人的不同,才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

同时,每个人都时刻在经历不同的事情,他的观点想法都会因为这些而变化,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内是一样的。但两个人即便信念价值观不同,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给别人空间也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在尊重别人信念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信念价值观。

第三条: 凡事必须至少三个解决办法

陷入困境的人,就是处理事情只用一种做法,并固执的认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对事情有两个做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局面。

有更多的做法,便有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现在不成功,只是说现在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办法,只是说已知的办法行不通。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没有用过或者说尚未认识的办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所以,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

”没有办法“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第四条: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

每个人都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大脑里面,因为不可能,也不需要捕捉所有资料,所以感官便对客观世界的资料进行的主观选择。摄入的资料再用我们自身的信念价值观过滤一遍,我们的信念价值观是主观的因此我们过滤出来的东西也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我们只看到了、听到了我们自己相信的那份资料,那个世界。

所以我们大脑里面的世界都是用上面方法积累起来的,因此是主观的,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对于一个特定的人而言,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只有主观的世界,或者说是相对的真实!

每个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大脑中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因此,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事物的态度就会改变。因此,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么样的,我们只知道一部分,我们也改变不了外面的世界),只需要改变我们自己(大脑里面的世界),人生便能有所改变。

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到压力,事情本身从来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来自于我们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反应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别人的言行或环境,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第五条:没有挫败,只有反馈信息

挫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修正行动的其中一步。

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成功的可能。如果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也就转化成了学习的过程。自信不足的人,其潜意识里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或者”我就是不成“的借口,”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不愿意接受”挫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第六条: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的好,说的正确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信息才是沟通的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接受什么才重要。话有很多种表述方法,使听着能够接受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

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方法由讲者控制,但是效果由听者决定。改变说话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收听的效果。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听者的抗拒是对讲者说话方式不够灵活的指控。

第七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明明知道这种方法没有效果,对方不接受,我们也不肯改变自己,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讲道理“往往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讲效果则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因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而且,有效果和有道理可以并存,但必须从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快乐的体验。

就如,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只是病人死了。

第八条: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都是为了得到一些价值。对他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能做出的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一个人的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

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希望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价值是什么?任何行为在一个环境中都有其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正面价值),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负面价值)。

第九条:重复旧的行为,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不同,结果才会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情没有效果,那么肯定是你的方法错了,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比如你和别人做沟通交流,但别人对你听不进去,则可能就是你的沟通方式错了,你说话的方式对方不接受,则你就必须改变你沟通的方式,才能取得不同的效果。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份成功机会。

希望明天比昨天好,必须用跟昨天不一样的方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因此,只有把旧的想法全部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才会接触到更多的新的事物。过分专注问题本身,便看不到周边成长的机会。专注问题模式,看到的都是问题;专注 模式,看到的机会;

第十条: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灵活便是有一个以上的选择,有选择便是有能力。因此最灵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灵活就是适应,就是接受。灵活是使事情更快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人生成功快乐的重要因素。灵活也就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越不足,坚持一个模式的态度就会越强。

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可能性,便是灵活。 灵活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允许自己找出三赢的可能性。在沟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弃立场)。

第十一条: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误会地以为行为可以满足需要,而又不知道有其他做法的可能。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的情绪和动机,同时不接受他的行为。接受动机和情绪,便是接受那个人。那个人也会感觉到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愿意让你引导他做出改变。任何一次行为不等于一个人。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把这当作两人的共同目标,便能使两人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找出更好做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第十二条: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最重要)

我们都有过成功快乐的体验,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拥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因为你曾经让自己成功快乐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而改变人生。我们每天遇到的事物,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所有的事情里面,正面的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究竟是我们的绊脚石还是踏脚石,完全由自己决定。凡事发生必有其原因,而且必将有助于我。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培养出来的。

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价值观产生的。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或有可能,是自己得不到成功快乐的最大障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