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湿气重怎么按摩穴位调理(舌头3个表现说明湿气重)

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天,我们经常会感觉早上睡不醒、喜欢赖床,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湿气找上你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脾胃虚寒湿气重怎么按摩穴位调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脾胃虚寒湿气重怎么按摩穴位调理(舌头3个表现说明湿气重)

脾胃虚寒湿气重怎么按摩穴位调理

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天,我们经常会感觉早上睡不醒、喜欢赖床,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湿气找上你了。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可能累积了一些湿气,加之冬季进补多食肥甘厚腻运动少、自身排湿能力弱,会让湿气更加顽固。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内湿与脾脏健康分不了关系,如果不加重视,则会引发多种疾病。

那么,我们怎么辨别自己体内有湿、脾脏虚弱呢?又该如何有效调理?

中医讲:“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心开窍于口,脾开窍于舌,所以通过观察舌头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我们脾脏的健康与否。

1舌头肿大有齿痕

一般舌体胖大为气虚的表现,这是因为体内积聚湿气,久而久之会引起内脏器官和皮肤肿胀,舌头也会相应地变大;当舌头过于肿大,压迫到牙齿上就成了齿痕,齿痕越重说明体内湿气也越重

2舌苔厚腻有颜色

健康人群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呈淡红色,舌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但如果湿气长期在体内滞留,就会凝结成痰,形成痰湿。痰湿的人舌面黏腻不清爽,舌苔白厚或黄厚,三高人群往往有这样的舌象。

如果舌苔厚腻发黄,说明体内有湿热,这种舌象在爱喝酒的人身上很多见。舌苔越黄,体内湿热越严重。

3出现淡白舌

舌头颜色浅淡,颜色比例红少白多,甚至是纯白无红色的舌质称为舌白淡。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气血两虚脾虚寒湿引起的,当身体内湿寒之气聚集过多,就会导致舌体偏白。

一般情况下出现淡白舌的人也会出现手脚冰冷以及四肢冰冷的情况,这是典型的阳气不足所导致的虚寒体质。

湿气重,给人带来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影响皮肤、容貌

一旦被湿气缠身,就容易出现皮肤头发油腻爱出油、毛孔粗大、面色发黄无光泽、黑眼圈、痘痘、色斑等。上厕所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马桶。

2让人变胖

湿气会让人变胖。有些人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却总不见效,尤其是小肚子总也减不下去,可能是因为没有对症,不仅没有瘦下去,整个人还显得浮肿,每天感觉很累身上好像披了件湿外套,这时候不妨考虑祛祛湿。

3诱发多种疾病

湿气会诱发多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大多数难以被彻底根治。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一方面,湿邪在体内久了,会影响人体的气血流通,气机流通不畅,会诱发脾胃、肝胆肺等脏腑的疾病;另一方面,湿邪聚集会生痰,还可能引发结节和肿瘤。

1食疗改善脾虚湿盛

红豆补血、祛湿、利水、消肿,薏米健脾胃、清肺热、利水渗湿,搭配在一起堪称“祛湿神器”。

红豆薏米汤

食材:薏米,赤小豆,冰糖。

做法:薏米、赤小豆洗净后提前浸泡一晚,然后和泡米水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冰糖,待冰糖溶化关火,再焖1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湿气可分为寒湿湿热根据不同的体质,红豆薏米汤要进行调整,否则反而会伤害身体。

寒湿

除了四肢乏力、头脑昏沉、困倦、没有食欲、大便擦不净等湿邪共有症状之外,还伴有胃凉、胸闷、口淡不渴、易腹痛泄泻等表现。

寒湿体质的人适合用炒薏米来制作红豆薏米汤。即把薏米放入锅中,小火炒至微黄,晾凉后再用来和赤小豆同煮。

湿热

除了湿邪共有症状之外,还伴有口干、口苦、小便发黄等表现。

生薏米性质偏寒凉,利湿同时能清热,常用于去除湿热。湿热人群直接和赤小豆一起煮即可。

2常按两穴,健脾祛湿

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肚脐上方一拇指宽处,它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除大拇指外剩下四指并拢放于水分穴,用震颤的手法点按,坚持30~60秒

阴陵泉穴

小腿迎面骨从下往上推,一直到迎面骨的拐弯处,就是阴陵泉所在。这个穴位主要负责健脾化湿。建议从三阴交一直点按到阴陵泉穴,每天10~20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