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

提到青铜器,有很多人都会忍俊不禁的想到司母戊鼎,它的工艺精湛,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能够早就出如此美轮美奂的青铜器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除了司母戊鼎外,考古专家还发现了一件不逊于它的青铜作品,那就是西周“晋侯鸟尊”,可以说这是一件无法复制的艺术珍品。

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1)

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这里是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晋侯鸟尊重现天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如此它早已成为山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整个晋侯鸟尊的高度是39厘米,长度达到了30.5厘米,它的主体造型是以尊以凤鸟回眸为主,高冠直立。它的眼睛是圆形的,眉毛是钩形眉,尾下为一象首,象鼻却是向内卷曲,与鸟之双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

整个鸟腹中是空的,在它的背上还有个盖,在盖子最顶端有一个小鸟钮,整个外观就是这只雏鸟抬头的样子与回首的大鸟彼此相呼应,在盖内侧还刻铸铭文“晋侯作向大室宝尊彝”。

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2)

鸟身上雕刻着云雷纹,在凤鸟的颈部、腹部和背部都有羽毛纹覆盖着,栩栩如生。有专家对齐表示:"在先秦的青铜器中羽毛纹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很多青铜器雕刻的纹饰都是以兽面、雷纹等为主。

这么做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统治者的威严,而这尊青铜鸟的罕见,换成了羽毛纹饰,尽管谈不上另类,"但也却是标新立异,确实是很精美。

考古专家们根据晋侯墓中的一些铭文记载,可以说这尊特殊的青铜器见证了三千多年前的沧桑历史:当时西周刚刚建立,它是位于山西南部的唐国等诸侯国发动叛乱的地方,周王发兵平定了叛乱,灭掉了唐国,周成王就把这块地直接封给了弟弟叔虞。

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3)

当弟弟叔虞死后,其子燮父袭爵,因为整个翻地境内都有晋水,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国号为“晋”。就这样燮父成为第一代晋侯,而这件特殊的鸟尊就是由他铸造的。

铸造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祭祀自己的先祖,而且上面还专门刻有铭文“晋侯乍向大室宝尊彝。”主要意思是向祖先贡献的这件青铜器。

因为在西周的时候,周武王在伐纣的征途中路径岐山,此时山上有金凤鸣叫,人们认为这是天降祥瑞,自从这以后周武王开始喜欢上凤鸟,而周王室其他皇亲国戚也都特别崇拜的是凤鸟。

所以从上到下受到周王的影响,很多图腾都是以凤鸟为主,这样一来可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对祖先的尊重。

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4)

铸造工艺早已失传

值得一提的是,“晋侯鸟尊”刚出土的时候就是两堆“铜渣”,专家们经过不断努力修复才还原了它本真的面容。

而在还原过程中,专家们得知原来当时铸造晋侯鸟尊的工艺是上古时期采用的分型合模、嵌铸、铆铸等技术,而这样的精湛技术在当今早已失传,确切的说专家们是用现代技术才还原和修复了“晋侯鸟尊”,这也是为何专家们会感叹“不可方物”。

古墓挖掘瓷器真实记录(山西意外挖出一件)(5)

专家在修复还原之后,经过反反复复鉴定后直言:从器型的构造比例等特点来看,这件晋侯鸟尊似乎不输后母戊鼎。不得不说,晋侯鸟尊装饰精致、豪华,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的确堪称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