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

有道是,自古文人多疏狂,也就是说,每一个文人的内心都是波澜壮阔的。也许表面上的文质彬彬、温文有礼、谈吐不凡,也只能算是外在的表现。他们都有一颗放荡不羁的心,他们也有狂的时候,而且有些文人狂起来比武将更霸气;而他们笔下的“狂语”更是狂傲不已。

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1)

翻看中国古典诗词,写“狂”的诗句数不胜数。有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我为青帝”多么豪迈的语言;李清照“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万千诗人,估计也只有李清照敢说,自己所咏之物就是同类中的一流吧;还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将军人的傲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2)

而说“狂”,不得不提的是“诗仙”李白,李白有诗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位“楚狂人”,彻彻底底地将他的狂写进了诗中,于是,他的诗中,一出口便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更有传说李白晚年有言“我死后,万年后的人都会记住我”。虽然真实性没法考证,但我想,如果人类文明可以持续万年,万年后的人依然会崇拜李白吧。

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3)

今天,作者着重为大家分享一首李白最狂傲的诗,感受一下他那唯我独尊的狂傲。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都知道,李白素有远大的抱负,不甘心这样平庸一辈子,他曾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能够实现的机会。

转眼到了天宝元年(742年),这年李白已经42岁了,终于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便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

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4)

这首诗,一开篇,就将一幅丰收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白酒新熟,黄鸡啄黍,到处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李白一边饮酒,一边呼唤儿女一同品尝美食,颇有点欢庆奉诏之意;似乎光饮酒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接下来李白一边痛饮,一边高歌,酒酣兴浓时,又起身舞剑,闪闪的剑光在落日的余晖下更加闪亮,李白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恨不能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上,表达他的政治驻场,早日实现心中的抱负。

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真实地反映了李白十分得意、自负的心理,也将李白的狂傲自负、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到了后来,世人提起李白,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句“我辈岂是蓬蒿人”。

杜甫的诗老夫聊发少年狂(仰天大笑出门去)(5)

李白的狂,是世间独有的,是对自己无比自信的狂傲;千百年来,像他这样狂的,只此一人,独一无二。要论“狂”,我只服李白一人。

读者们,对于李白、及李白的“狂”,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