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围绕身份展开的故事 谍影重重先是作家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秘密情报局重要特工。

他曾在一战和二战期间,服务于秘密情报局,与1916~1918年间的局长卡明在美国卓有影响的秘密情报局代表威廉·怀斯曼爵士有姻亲关系。同时,毛姆也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短篇小说、二十多部长篇小说和近三十部剧本。

今天,在世界各地,他的名字就像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一样,被人们所熟知。

1874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生于巴黎,父亲罗伯特是一名律师,当时在英国的驻法使馆供职。

他8岁那年,母亲艾迪丝在分娩时因为难产而死,两年后,父亲也因胃癌去世。不满10岁的毛姆被送回了英国的伯父家寄养。

毛姆自小身材矮小,还有一只脚畸形,他孤苦凄凉的身世又造成了他严重的口吃。父母的先后离世,加上他的三位兄长就读于寄宿学校不在身边,使毛姆从小就遭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和折磨。

这样孤寂凄清的境遇,在毛姆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痛苦的阴影,也造就了他敏感、孤僻、内向的性格。

童年的创伤,不仅在生理上,并且在心理上给他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伤害。

为了躲避他所憎恶的坎特伯雷皇家公学的教育制度,毛姆整天躲在书堆中,他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成绩很优秀,但与此相形见绌的却是在体育方面,由于一只脚畸形,他在体育运动方面很自卑。

读到高中时,毛姆不再受人欺负,他自心底萌生的自卫方式,是一种带有讽刺的机智,却无助于让他赢得人心,但这个“习惯”在他之后的谍报生涯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他能够仔细地洞察到对手和部下的性格。

谍影重重围绕身份展开的故事 谍影重重先是作家(1)

1890年春,毛姆离开英国前往海德堡,他在那里居住了一年半,在这里,毛姆第一次遇见约翰·埃林汉姆·布鲁克斯。

布鲁克斯是个唯美主义者,他个子不高,但身材匀称,健壮结实。布鲁克斯有着漂亮的头型,前额又高又宽,鼻子挺拔,不过他的脸不大,尖下巴,他不蓄胡子,总是把脸刮得光溜溜的。

毛姆遇到布鲁克斯时,布鲁克斯的鬈发已日渐稀疏,便留起了长发。布鲁克斯那充满浪漫的气质和优雅的举止,对毛姆来说极具吸引力。的确,此人不仅影响了毛姆的文学爱好,而且还带走了他的童贞,因为布鲁克斯是个同性恋者。

那一年,毛姆年仅16岁。

1892年初,毛姆回到英国,他瞒着伯父开始进行写作。他的伯父利用家庭压力强迫他从商。毛姆只好前往伦敦的会计事务所上班,但这种状况只维持了一个月,之后他又回到了白马厩镇。

伯父一气之下向当地的一名医生求教,那名医生建议毛姆最好去学医。开始毛姆坚决反对这个建议,以致惹得他伯父得了中风,最后,毛姆被迫做出让步,成了一名医科学生。

1892年9月27日,毛姆正式成为了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一名医学生,当时他18岁。很快,毛姆成为了妇产科的助产士,这使得他有机会去附近的地区接生。

在学医的第三年,发生了奥斯卡·王尔的丑闻,1895年,他被以同性恋罪判刑入狱,毛姆非常害怕,他决定小心地隐瞒自己同性恋的秘密。

1911年冬天的某个晚宴上,毛姆第一次与赛丽·威尔卡姆不期而遇,毛姆觉得赛丽十分迷人。

赛丽是慈善家托马斯·巴尔那多博士的女儿,她与丈夫亨利·威尔卡姆,一家制药公司的创始人早已分居。赛丽非常富有,因为亨利每年要付给她2400英镑。

非常时髦的赛丽有许多情人,其中包括英国百货商店的巨子,尽管生活五彩斑斓,但也有烦心事,她的儿子患有精神病。但是,孩子主要由亨利照管,只是到夏天才偶尔来她这儿小住。

两年之后,毛姆打算结婚,他向女演员苏·琼丝正式求婚。毛姆之所以在年届四十时决定结婚,一方面是碍于面子问题,另一方面他认为现在的自己能和女人发生性关系了。

然而,生活放荡的苏却拒绝了毛姆,苏虽不想与毛姆结婚,却愿意和他上床。

但是,苏根本不适合毛姆,没过多久,她就与伯爵安特里姆六世的次子结婚了。毛姆听说后,觉得这是对他的莫大羞辱,后来,他在《啼笑皆非》中把苏写成了罗西,这是他笔下所有女性人物中,最真实的一个。

随后,毛姆去了纽约。1914年1月,他回到伦敦与赛丽再度相遇。此时的赛丽,失去了对她精神病儿子的监护权,她迫切地想要再生一个孩子,毛姆勉强答应做她未来孩子的父亲。这样,他们在法国第四大城市波尔多同居了。

当毛姆从赛丽口中听说,她正考虑要和亨利离婚时,他非常惊慌。不久,赛丽流产了。当赛丽怯懦地问他是否考虑要结束他们的关系时,毛姆却体贴地否认了。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时的毛姆认为自己又老又矮,不够入伍资格,于是十分不情愿地参加了救护队。

他最先当翻译,后来发现那儿最需要的是司机,于是又回到英国受训。训练结束后,他被派往弗兰德斯等地。

正是在前线救护队里,毛姆第一次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一个人,当时年仅22岁的杰拉尔德·哈克斯顿。

哈克斯顿的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美国人。虽然哈克斯顿没有出众的外表,但毛姆认为他的冒险精神十分有感染力。

哈克斯顿很擅长与人交往,他能以轻松的方式和陌生人交谈,自小缺乏这种才能的毛姆很快被哈克斯顿迷住了。在毛姆眼里,哈克斯顿就是坎特伯雷皇家公学里那种生龙活虎、充满自信的男孩。

杰拉尔德·哈克斯顿很快成为毛姆的得力秘书,他很胜任这份工作。在毛姆后来广泛的游历中,哈克斯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毛姆的拘谨、不善言谈和口吃相比,哈克斯顿开朗的性格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毛姆1938年出版的自传性随笔集《总结》中,他这样写道:

我羞于与陌生人交谈,庆幸的是我的一位旅伴在旅途中发挥了他不可估量的社交天赋。他那友善的性情令他总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与不相识的人交上朋友,无论是在船上、酒吧内、俱乐部里、旅馆中他都能办到。通过他我能从容地接触到许多原先我只能泛泛而知的人。

但是,哈克斯顿的身上也有很多弱点:他放荡、好闹事、酗酒、说谎。

当毛姆逐渐发觉这些问题时,在英国的赛丽公开了她怀孕的消息,毛姆的心绪立即受到了影响。他知道过于复杂的生活是不会感到幸福的。1915年2月4日,毛姆返回了伦敦。

毛姆《人性的枷锁》一书恰在此时出版了,尽管在伦敦反响并不好,但毛姆已无暇顾及,因为他正等待着赛丽分娩。

1915年9月1日,他们的女儿莉莎出生。这时,被杂务缠身的毛姆益发急于投笔从戎,但是救护队里根本没有空缺。彷徨无助的毛姆在伦敦寻觅着他的出路。

之后,在赛丽的出面安排下,毛姆结识了她的一位朋友约翰·沃林杰爵士。

恰在毛姆与沃林杰爵士见面不久,赛丽的一条消息让毛姆心乱如麻。赛丽告诉毛姆,亨利·威尔卡姆已决定与她离婚,毛姆将作为共同被告被起诉。

毛姆不由得胆战心惊,以往害怕公开出丑的恐惧一同涌上心头。赛丽看到毛姆的反映,更加得心神不安。为了博得同情,她吞药自杀,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却加深了毛姆的心灵创伤。

毛姆只得找到高级律师乔治·刘易斯爵士,由他处理这些法律问题。乔治爵士劝说毛姆不要傻乎乎地娶赛丽,还是给她两三万英镑了结此事。

这笔巨款在当时毛姆还能负担得起,但这一建议却被毛姆拒绝了。他当然不想娶赛丽,可如果不娶她,女儿莉莎怎么办?尽管他明白自己正无可逆转地慢慢陷入感情的陷阱,但同时他更害怕孤独。童年的凄凉境遇依然历历在目,令他惊心……

沃林杰爵士的再次出现,拯救了正在痛苦中的毛姆。

沃林杰以前是印度警方人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秘密情报局瑞士和法国情报部门的首脑。

沃林杰爵士提醒毛姆,毛姆在德法等国的影响以及他专业作家的身份让他已具备了一流特工的全部潜力。

当毛姆从惊愕中恢复过来后,沃林杰交给他一项任务,要求他以创作为掩护到一个中立国家去。毛姆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那对他来说将是一种十分有意思的秘密生活,能为他将来写书提供素材。

毛姆等待启程之际,他又与乔治爵士见了一次面。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他还是举棋不定。

不久,沃林杰通知毛姆瑞士秘密之行已安排就绪,要求他前往瑞士中部旅游城市卢塞恩调查一个英国人,这个英国人携德国妻子正住在那儿。

任务完成后,毛姆再前往日内瓦落脚。沃林杰没有许诺给毛姆任何嘉奖。“如果你干得好,”他对毛姆说,“你得不到感谢;如果你出了事,你也得不到任何帮助。”

卢塞恩之行,毛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之后,他来到日内瓦按照指示住进了“湖滨”旅馆。他发现那里有点像间谍活动中心,到1915年底,毛姆已经彻底融入了间谍这一行。

每周,毛姆都要越过日内瓦湖前往法国境内送一次情报。这期间,令毛姆一直担心的是,他有可能因违反瑞士中立法而遭到逮捕。

在此期间,他利用空闲时间研究这座城市,进而从事创作。在1928年出版的《艾兴顿》前言里,毛姆写下了他从事间谍工作的亲身经历:

小说是由我塑造的人物贯穿起来的,尽管它们篇幅较长,但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们取材于战时我的亲身经历。但我要让读者觉得它们不是法国人称之为“报告文学”的作品,而是虚构的小说。……

情报工作总的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有些甚至是徒劳无益的。它提供的素材无聊而又零散,作者不得不把它整理成紧张连贯、煞有介事的小说。

1915年11月13日,哈克斯顿在考文特花园旅馆与别人发生了同性恋关系,最终他以严重猥亵罪被当场逮捕。

哈克斯顿虽被判无罪,但这个污点却永远洗刷不了。结案不久,他被迫离开英国。1919年2月当哈克斯顿重返英国时,他满以为丑闻已经散去,不料却被驱逐出境,禁止再进入英国。

毛姆决心定居法国南部,他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在那里,能雇佣哈克斯顿当秘书。驱逐出境的理由很不充足,即使罪行确凿,哈克斯顿的行为也绝对不适用这种惩罚。

然而,这似乎并非是问题的关键。《毛姆传》的作者在研究了详实的内部资料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哈克斯顿遭驱逐的原因是因为“安全及其他理由”。因为当局怀疑哈克斯顿可能是比利时情报部门的间谍。

1916年,毛姆因为新戏《卡罗琳》排演而返回英国。同年2月13日他听说了赛丽正在办理离婚手续的消息,亨利·威尔卡姆获得了他儿子的监护权。

毛姆很快返回日内瓦,不久赛丽也来与他相聚。但她很快就厌烦了日内瓦的生活,并为毛姆的日夜不归而烦恼不已。之后,她回到了英国,毛姆也如释重负。

这种复杂的三角关系以及提心吊胆的生活已令毛姆精疲力竭。为了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他赴法国的一处温泉疗养。毛姆渐渐感到瑞士的谍报工作越来越零星,彻底失望之下,他决定辞职。

沃林杰批准了毛姆的申请,一段忙忙碌碌的间谍生涯至此宣告结束。此时,他已足足当了一年间谍。

1916年夏,毛姆决定与赛丽结婚。但不巧的是赛丽的离婚手续还未彻底办妥,毛姆感到自己就像一个死缓犯人,内心的无助情绪支配着他前往纽约。

三周后,毛姆接到赛丽的电报,说她已在来纽约的路上。接踵而至的短暂恐慌迫使毛姆必须从速决断:去码头迎接赛丽时,他告诉她自己正要前往南太平洋去构思一部取材于法国著名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小说。

毛姆构思的这部小说即是后来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实际上,毛姆的确想去塔希提;毛姆还告诉赛丽另一层意思:因为在瑞士从事谍报工作期间不幸患上肺病,因此他想去疗养。

然而,逃避终究解决不了问题。1917年5月26日,毛姆和赛丽终于在泽西市结婚。当时他43岁,赛丽小他6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