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

以弓为偏旁的字,均为汉字常用字,但在欧阳询的书作中,出现的却不算多。欧阳询传世名碑九成宫、化度寺、虞恭公和皇甫诞碑及行书千字文墨迹中,这类字,清晰可辩的,算上重复的,也就二十来个(见后)。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

(上图左为石鼓文“弓”的写法,右为马王堆帛书“弓”的写法)

欧阳询在处理这个“弓”的写法时,和其他楷书大师如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说来,最具个性的笔法,有二处,体现了欧体的显著特点。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

(上图,左一、二为柳公权写法;左三为颜体;左四为褚遂良写法;左五为欧体)

其一,第三笔短竖的起点位置,在第二笔短横的收笔处,直接以“横折”的方式呈现,现在看是横折,其实在当时,还是分两笔写成。

欧阳询处理每一笔的行笔位置,绝对不是信手随意,而是有着精心的布局安排。之所以把第三笔短竖的起笔位置右移,肯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考量,很可能是出于分割空间的需要。另外,也可能是对行书笔法的借鉴。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3)

(上图:欧阳询行书墨迹张翰帖)

有趣的是,从这个小细节,竟也能把欧体和其他楷书流派区分开来。比如,褚遂良短竖的起笔是靠左的,颜真卿也是如此,但柳公权则有不同,有时靠左,有时居中。

欧阳询的生活年代跨越隋唐,他的书风,较多地吸收了隋及北朝碑版的优点。在翁方纲称为开化度寺碑先河、刊于隋大业年间的钦江县正义大夫之碑中,“张”字中“弓”的写法中规中矩,沿袭了篆隶的笔迹。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4)

到了欧阳询手里,这个字的写法则按照空间布局的需要进行了变化,由此也可见欧阳询对前人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5)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6)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7)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8)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9)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0)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1)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2)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3)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4)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5)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6)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7)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8)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19)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0)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1)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2)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3)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4)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5)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6)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7)

欧体口偏旁的写法(欧体偏旁弓的写法及相关例字)(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