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故事(长安故事瓜种瓜冢)

西安长安故事(长安故事瓜种瓜冢)(1)

青西村原来的瓜田

在未央区青西村南,现文景中学附近,以前有座汉代古墓叫“瓜王冢”,当地人简称为“瓜冢”,因年代久远,加上汉语本身的长安方言音变现象,未央区的人都叫它“瓜种”。二十年前,此坟还能老远看见,坟前立一不知何年月所刻石碑,上刻:“汉东陵候邵平之墓”。

《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或作“邵平”。东陵瓜又称“青门瓜”。

汉朝刘邦刚刚解放大秦朝之时,邵平做为给前朝秦始皇看守坟头的候爷,自然成为“反*革&命”。失业的东陵候邵平把自己当官时积累下来的金银财宝拿出来在汉长安城的东城外买了一大片地,种起了西瓜。贵族种西瓜,那讲究的是知识 文化 科技,因此邵平候爷种出来的西瓜个大味甜、知名度响彻长安,就连吕太后、刘邦皇帝也知道了邵平瓜好吃。

一个夏天的中午,高祖上班时,想让群臣吃个西瓜消消暑,就叫人去城东买一车西瓜送到未央宫来。手下当差的还没走,丞相萧何就出班启奏,愿意亲自去买东陵瓜,高祖一听就明白了丞相的意思,于是同意萧何前去买瓜。

原来萧何与邵平故交,知道邵平有才华,早就给刘邦上书请邵平入朝为官,可邵平就是不愿意。今天有此机会,正好亲自去劝劝邵平这位故人。于是萧何带着手下,驾上了辆牛车,直奔青门外的瓜园而来。

邵平一见萧何这大阵势来到瓜园,忙让进瓜棚里坐下,切瓜招待。萧何说:“伙计您种的瓜真好!真好!当今圣上也想吃两,不知道可有上好的!”邵平稍一沉吟说:“想当年咱大冬天在山里头都能出来西瓜,还别说现如今解放了,大汉国运如此兴隆,岂种不出个好瓜?伙种的瓜,哪个不好!好瓜多的是,送圣上一车便是。”

“不光要送瓜,还需兄台亲自送进宫啊。”

“小弟一种瓜的农民,不便进宫。还请兄长代为供奉。”

“当年修完皇陵,听说下一步修未央宫的主持就是您,现如今未央宫已经修好,兄何不前去看看与兄所想有何不同?再者,皇命难为……”

“如此,就走一遭。可不过,丑话说在前,伙不想当官。”

萧何为了给故友扬名,于是瓜车在前,锣鼓随后,二人牛车跟上,一路吹吹打打由宣平门入夕阴街,由厨城门向南直奔未央宫。一时间满城皆知,所到之处,市民拥着挤着掂足相望,皆云:“种瓜的被皇帝召进宫了!”

未央宫上,邵平并没有半点惊诧,高大威峨的宫殿,面向秦岭,气势宏伟,但哪能和始皇帝的地宫相提并论!但这个秘密,是到死也不能讲的。到是刘邦吃了一口黑籽红瓤的西瓜,口感香甜、沁人心田,不由得脱口赞道:“好瓜,好瓜,当年邵候,今朝瓜王也!”

听到此句,萧何忙一扯邵平衣袖,二人一起跪倒在地,萧何带头山呼:“谢主隆恩!”一旁百十人还不明就里,萧何也怕刘邦反悔,三呼后补刀:“陛下,天子口中无戏言,吾主即已封邵平为瓜王,请赐瓜王封地。”高祖闻言,才觉失言,不免一笑问邵平道:“爱卿,所要何地?”

“青门东赐臣百亩足已。”

于是,邵平既有了汉朝的正式编制,也遂了自己不再入朝为官的愿,更主要的是可以平安快乐地享受种瓜的人生乐趣。萧何也做了一件实心实意为朋友的事。

邵平虽受了王候之封,但后来一直仍是一介布衣,始终安守在瓜园里,安居乐业。邵平死后,子孙就把其葬在封地之上。因长安人自古称坟为“冢疙瘩”,后人称其坟为“瓜王冢”,后世简化为“瓜冢”。

中国自古以当官吃皇粮为荣,长安有句名言:“千里当官,为了吃穿。”后世每听到这个故事时,许多人就想不通邵平何故放着荣华不享?长安,尤其是百年来青西村的村民就指着“瓜冢”教育孩子们说:“千万不敢学这‘瓜冢’里的人。”长此以往,千年后的今天,“瓜冢”一词演化为“瓜种”,词义也由“不忘前朝的忠义”之义演化为了“瓜子”、不懂事、看不清形势的意思。

原“瓜冢”的具体位置,就在现如今的文景中学附近。有人开玩笑说应建个“瓜冢中学”,其实你细想,哪有“文景中学”名气大,有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