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

点击“重庆药品监管” 可以订阅哦!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2)

旅途中腹泻怎么办?

中秋节即将开启

你是选择与家人在家欢聚?

还是选择外出旅游?

不管如何选择

小编都要祝大家

节日快乐!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3)

另外,对于外出旅游的朋友们~

因各地的气候环境、饮食习惯不同

加之旅途疲劳

很可能引起水土不服

出现腹泻症状

应该怎么办呢?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4)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5)

旅行者腹泻(TD)定义为,旅行者抵达目的地后天不成形大便次数≥3次且每相关肠道症状≥1次,比如腹痛或绞痛。根据腹泻通常发生的地点,许多绘声绘色的说法可以形容这种疾病,比如阿兹特克两步倒、德里腹泻等。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6)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7)

根据旅行目的地和季节的不同,TD发病率在30%~70%之间。从传统观点来看,TD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比如将食物“煮沸、烹熟、去皮或别碰了”,但研究表明,遵守上述要求的人仍然可能生病。当地餐馆不佳的卫生条件极有可能是导致TD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预 防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8)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9)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0)

前往卫生状况不佳或未知地区的旅行者,可以用数种方法来减少(但无法完全根除)TD风险。推荐用肥皂和水洗手,也可带上一小瓶酒精类洗手液(乙醇含量≥ 60%),能够在餐前轻松清洁双手,但酒精类洗手液对隐孢子虫和诺如病毒并不十分有效,在双手很脏的情况下效果不佳。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1)

预防性非抗菌药物

为预防TD 而研究的主要非抗菌药物是次水杨酸铋(BSS),这是含铋药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墨西哥的研究表明,该药剂(2盎司水剂或2片咀嚼片,每日4次)大约能够使TD减少50%。BSS通常可能导致舌头和大便发黑,也可能导致恶心、便秘,偶尔还会出现耳鸣。如果旅行者有阿司匹林过敏,患肾功能不全和痛风,或者正在用抗凝剂、丙磺舒或甲氨蝶呤,则应当避免使用BSS。如果旅行者因为其他原因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盐,使用BSS可能会出现水杨酸盐毒性。通常不为年龄小于12岁的儿童推荐BSS。如果儿童患有病毒性感染,比如水痘或流感,使用BSS应当小心谨慎,因为可能存在瑞氏综合征的风险。研究尚未确定BSS使用时间超过3周的安全性。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2)

在小规模的人群中研究了用于预防TD的益生菌,比如乳酸菌和布拉酵母菌。研究结果未得出结论,部分原因是无法提供上述细菌的标准化制剂。

某些国家已经提供可部分预防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疫苗。

预防性抗菌药

预防性抗菌药对预防某些TD非常有效。对照研究表明,在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下,腹泻发生率将会降低90% 或更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耐药模式不断变化,预防性抗菌药的选择亦在发生变化。对于肠道细菌而言,像磺胺甲基异唑和多西环素之类的药物不再被视作有效。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性TD病原体时,氟喹诺酮已经被看作最有效的抗菌药,但这些药物不断增加的耐药性(主要是弯曲杆菌和志贺菌属)对其未来的收益可能起到限制作用。当前正在研究不可吸收型抗菌药利福昔明,但FDA没有批准将其用于TD的预防。在一项研究中,利福昔明能够把前往墨西哥的旅行者患TD 的风险降低77%。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3)

当前,不推荐大多数旅行者应用预防性抗菌药。其对非细菌性病原体起不到预防效果,而且通常会清除肠道中起保护作用的菌群,从而使旅行者更易感染耐药细菌性病原体。此外,在一定比例的旅行者中,使用抗菌药可能会导致过敏或不良反应,而且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对于属于高危宿主的短期旅行者(比如免疫受到抑制)以及行程极为关键的旅行者(比如参与比赛项目,一次短时间的腹泻也会影响到行程),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性抗菌药。

治 疗

抗菌药是治疗TD 的主要力量,对细菌性病原体导致的病例极为有效。也可使用控制症状的辅助性药剂。

抗菌药

细菌导致的TD 远超其他微生物,采用抗菌药的经验疗法直接以肠道细菌病原体为目标,现在仍然是TD 的最佳治疗方法。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使用抗菌药治疗TD 的优势。某种抗菌剂的效果取决于致病菌及其抗菌药敏感性。作为经验疗法或者用于治疗特定的细菌性病原体,一线抗菌药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比如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强(特别是弯曲杆菌菌株)使其在某些目的地的作用受到限制,比如泰国,那里主要流行弯曲杆菌。其他目的地也曾报道过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增加的案例,而且其他细菌性病原性(包括志贺杆菌和沙门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取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是阿奇霉素,尽管几个国家曾记录过阿奇霉素敏感性下降的现象。目前已经证明利福昔明能够治疗大肠埃希菌的非侵袭性菌株。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4)

基于临床试验和临床经验,氟喹诺酮类药物单剂量或1天治疗TD 的效果已经得到很好的确认。阿奇霉素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尚无定论。在一项研究中使用的单剂量为1000mg,但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对大剂量的可接受程度造成了影响。有些研究表明,阿奇霉素每天500mg,连续使用1~3 天,似乎对于大多数TD 病例很有效果。

肠蠕动抑制剂

肠蠕动抑制剂能够缓解症状,可以作为TD治疗很有用的辅助性药物。合成药物比如洛哌丁胺和地芬诺酯能够降低肠蠕动的频率,让旅行者在等待抗菌药生效期间能够乘坐飞机或公共汽车。

洛哌丁胺似乎同样具有抗分泌的特性,其与抗菌药结合使用的安全性已经得到很好的确认。但如果患者出现出血性腹泻或同时出现腹泻和发热症状,此时通常不推荐使用肠蠕动抑制剂。洛哌丁胺可以应用于儿童,而且有水剂。不过,上述药物实际上很少给予小儿(年龄<6岁)。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5)

口服补液疗法

TD病程中会失水和流失电解质,补液非常重要,特别是小儿或患有慢性病的成年人。在健康成年旅行者中,除非呕吐持续的时间过长,否则TD导致的严重脱水现象较为罕见。尽管如此,补液应可视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有助于让旅行者很快感觉良好。

应牢记的是,仅能饮用密封、使用氯处理过、煮沸或经过净化的水和饮料。轻微的病例可以饮用可口的液体(包括运动饮料)进行补水,不过如果饮用量过大,总体偏甜的饮料会导致渗透性腹泻。如果水分丧失严重,口服补水剂(ORS)应是最好的恢复方法,这种补水剂采用包装口服补液盐制备。

在大多数国家,店铺和药房都可以提供ORS。把1袋添加到指定容量(通常为1升)的煮沸或处理水中即可制成ORS。由于味道有点咸,旅行者可能觉得大多数ORS 制剂相对难以下咽。

热带口炎性腹泻

一出行就拉肚子别慌(科普当出行遇上腹泻)(16)

热带口炎性腹泻属于持续TD 综合征,通常与吸收障碍、脂肪痢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 缺乏有关。热带口炎性腹泻在短期旅行者中极为罕见。虽然详尽的研究未能确认热带口炎性腹泻的致病菌,但该疾病具备传染病的所有特征。在诊断中必须排除其他腹泻病因。治疗时使用250mg四环素(每天4 次)以及每天5mg叶酸,至少治疗6周,通常都能成功治愈。同时伴发维生素B 缺乏的患者可能需要不经肠道补充维生素B。

END

文章转载自“浙江药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