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的婚礼什么档次(60万婚房款被套34)

60万的婚礼什么档次(60万婚房款被套34)(1)

10月22日晚,杭州市下城警方通报称,浙江传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奇投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然而,23日记者打开该公司官网时,广告词还在不断滚动——“缔造金融界的传奇”。不过,这个“传奇”已随资金链断裂而破灭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冒着风险去投资P2P?为什么P2P平台会如此野蛮生长,并频频出事?

“传奇”事件

三类典型投资者

类型一:乱投资,全无风险意识

记者见到的“传奇投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而且以女性居多。“中国大妈”在炒股、炒黄金之后,开始把手上的钱投向各种P2P平台。所谓的“9%-18%的年化收益率”,让她们心动,很多人完全没考虑高利率背后的高风险。

罗小姐是替母亲来维权的。老人今年5月投资“传奇”,60万元,期限一年。

这么多钱,怎么放心投在这样一个私营公司?老人说,她有好几个朋友都投了,定期拿利息,安全。老人还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在省人民大会堂办的,他们公司还获得了很多荣誉……”

没多久,“传奇投资”就出事了。

罗小姐告诉记者,这些钱是家里大部分的积蓄。“有的人比我们还惨,我听说,有一个投资者,租住200元钱一个月的房子,把全部财产都投进去了,还借钱,投了二十几万元。”

类型二:听到利率能加几个点,就续投

很多人都说,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太差。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并非如此,不少人一开始多少还是有风险意识的。他们会选短期投资,资金量也不是特别大,等尝到甜头后,才加大投资金额。不少投资者被套住,就是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位在“传奇”投资了100多万元的阿姨告诉记者,她是较早发现公司出事的人。她属于续投客户,10月20日投资到期时,她发现钱没有到账,就立即跑到公司去问。“传奇投资”的答复是没有问题,钱肯定会到账。到了21日,钱仍然没有到账,她感觉不对了。当晚,就听说资金链出问题了。

她告诉记者,20日那天,还有人投钱进来。“我们那天到公司来说钱没有到账的事,他们就把我们领到楼上的办公室,说不要影响他们办公。他们楼下还在拉投资者投钱。一个老头,他投的60万元到期了,也就是在19日或20日两天,但业务员说让他续投,承诺再多给他两个点(利率)。老头觉得很划算,60万元继续投资外,又加了20万元。”

类型三:抱着侥幸心理,以为短期风险小

20日那天,除了有老客户续投,还有新投资者打钱进去。

一位50多岁的女士投了60万元,这钱是准备给儿子买婚房用的。因为从付定金,到付首付款,中间有几个月时间,她就想拿这笔钱周转一下,赚点利钱。没想到,钱没赚到,还把首付款搭进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投资者都知道P2P平台有风险,但仍抱着侥幸心理。

“我就投三个月,到期就把钱拿回来。三个月时间,应该不会出问题。”不少“传奇投资”客户,都抱着这种心理,只投资一个月或三个月,期限很短。

殊不知,风险和投资期限长短未必对等。很多人就是这么一侥幸,就把全部财产都赔进去了。

21日,在“传奇投资”的维权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人都是今年8月份投的钱,打算11月就拿回来的。结果,大家都傻眼了。

在下城区公安局经侦大队,记者遇到了一位投资好几个P2P平台的人。他并未投资“传奇”,但看到多个P2P平台出事,他心里也慌慌的,来看看情况。

老板主动投案

资金追回可能性增加?

昨日,闻名全国的“P2P平台东方创投非法集资案”落下帷幕。

去年,P2P平台东方创投以3至4分的高额月息,在互联网平台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仅运营4个月就出现了问题。该平台吸引了1325名投资者,累计吸收了约1.3亿元资金。一个月后,平台负责人邓亮、李泽明先后自首。

昨日,深圳罗湖区人民法院在官网发布公告,其中的涉案款项分配方案指出,本案实际未归还投资人本金约5177万元,划扣在案的金额2522万元,上千名受害人可拿回约49%的本金。根据公告的附件《投资参与人名单及金额》获知,共1200人能够获得本金返还,其中未提本金金额最高的达到231 万元,最低60元。

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谢良律师指出,与负责人携款潜逃的案件相比,这种主动投案的返还比例相对高一点。

这则消息让不少“传奇”投资者都很关注:“传奇投资”老板也是主动投案的,投资人拿回钱的可能性是不是也能高一点?

对此,记者也咨询了杭州相关经济法专家。一位关注“传奇投资”案的陆律师告诉记者,对投资者来说,老板主动投案,相比老板“跑路”,追回资金的可能性确实会高一些,但主要还是和“传奇投资”公司还剩多少钱有关,剩的多,投资者分得多;剩的少,分得少。

“现在详细的情况大家都还不知道,我们只能猜测一些可能。有些投资者说,老板的工厂都抵押出去了,钱追回来了,大家也分不了多少。关于这个情况,也要分开来看。如果‘传奇’的投资是诈骗性质(比如根本没有这个项目),那抵押优先权就不成立,警方可以去追回这笔钱。抵押人作为受害者,也可以和大家一起来分这笔钱。如果‘传奇’是正常的投资行为,那抵押优先权成立,要先赔付抵押的钱,剩下的才能分给投资者。”

疑问

法学专家:

问题P2P平台常常“几位一体”

就目前P2P平台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编制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李有星。

李有星说,对于P2P,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常的P2P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中介,本身不参与交易,出问题的那些都是变异的P2P。

“正常的P2P平台要有四个主体:出资方、平台公司、用资方、增信方。四者的权利义务界定很清晰。但因为纯中介是赚不了多少钱的,所以很多平台都是自己给自己借钱——项目是自己的,钱是自己借的,担保也是自己的,几个主体一混同,没有了常态的相互监督,自然出事情。”

李有星归纳了一下,目前出问题的P2P平台有五类:

第一类是自己没钱,虚构项目,纯粹是骗钱的。

第二类是经营人员专业水平不行,最后自己挪用了钱,造成了风险。

第三类是模式不行,自己充当担保、垫付等角色,把不能偿还的风险都自己去背,自然出问题。

第四类是项目有问题,投资失败造成风险。

第五类是平台建构有问题,技术力量不够,没有自己的服务器,仅租用服务器,在客户提现的时候,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造成风险。

李有星表示,P2P平台问题频发,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个行业缺乏一个规范。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P2P行业的管理细则。

10月20日,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一名官员透露,P2P归银监会管,第三方支付由央行管,这种默认的监管方式将会通过成文的规定出台。“这个文件已经报到国务院了,在走程序。”

投资行业人士:

管道行业哪有这么高利润来还款?

“传奇投资”的问题,在P2P行业也并不罕见。据网贷之家统计,自2011年至2014年10月8日,共出现203家问题网贷平台。

上海天毕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冯洁靖很关注野蛮生长的P2P行业。“P2P虽然是2013年才为人所知,但其实早在4年前,我们在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开会的时候就发现,在座的P2P老板已经占了很大的数量。”

冯洁靖做过简单的观察。“在杭州,单位租金3元/天以上的高档写字楼里,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投资公司。他们开出10%-20%高利息,名曰理财,每天招揽老头老太太,还顺带组团旅游什么的。综合下来,企业收到的资金成本会在5分利左右,有几个传统企业能赚回来?”

她认为“传奇”就是一个典型样本,“公司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有一堆晃眼的资质,定期举办开放日,带着一群投资者去他们的工厂参观,口号是‘做管道行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要给客户18%的年化收益,‘传奇’自己至少要赚5-8个点,还有可能更高,综合融资成本基本上在30%。管道行业是基础设施行业,怎么可能会有那么高的利润来支撑还款?出事是意料之中的。”

专家

金融分析师:

不要碰四类P2P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提醒大家,四类平台不要碰:

一、网站信息制作粗糙。比如点开的链接“文不对题”,描述泛泛而谈,大多是对P2P、网贷等相关名词的解释,没有实质性的运营方式、团队资质等介绍。

二、融资去向含糊不清。大额的贷款项目确实能让投资者获得可观收益,但同时也加剧了投资的风险系数。如有网贷平台一味以高息揽存或只做大额的贷款项目,那投资人的眼睛就得擦亮了,利润越大,风险相应也会增加。

三、风险控制团队缺乏。运营团队最好有在银行、基金、信托等行业的中高层管理经历,虽然这不可能完全避免风险,但能大大降低风险。

四、资金实力支撑薄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