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

宋代大词人柳永,本名柳三变,是在民间非常受欢迎的一位词作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之士,在士林间素有清名。

柳永父亲柳宜,曾任宋代的国子博士,主管国家教育,官至工部侍郎。柳永的两个兄弟,三复、三接也都中过进士。不过大才子柳永却只考了三次科考,直到47岁高龄才金榜题名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1)

柳永词在民间影响力极大,野史中称:“有井水之处,皆能歌柳词。”可是,为什么如此出色的柳永,在科场上却屡试屡败呢?有人说,这是因为他曾经写过一首《鹤冲天》。

柳永在这首《鹤冲天》中的口气狂妄、趾高气昂,而且还嘲讽当朝,直接激怒了皇帝。词中那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是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其实,柳永当年在官僚上层的接受度并不是很。不喜欢柳永的,又何止宋仁宗一人呢!

一、《鹤冲天·黄金榜上》赏析

《鹤冲天·黄金榜上》——北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白话翻译:

黄金题字在那榜上,我因偶然一次失误,未能当上状元郎。在这个圣明的朝代,我成了一名被遗忘的贤才。没能够乘着风云的便利,扶摇直上。

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不如不去计较得失,狂哭高歌,恣意放荡。才子充作词人,纵然身着布衣,但是好在潇洒自在,仍然胜过了那些公卿将相。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2)

去到那烟花柳巷,约会于丹青绘画的屏障。幸好还有那些佳人,值得我细细寻访。暂且紧挨那穿红的女子,斜依那着绿的姑娘,许多风流韵事,才能让人平生欢畅。

人生实在是太过短暂了,青春都只不过是一晌而已。狠心忘却那些浮名,将它换成浅浅的一杯酒,饮下去之后,再慢慢地几声唱。

在野史传说中,这首词改变了柳永的一生。这首词是在柳永第一次科考失败以后写下的,当时他已经成亲,但是与妻子失和,再加上科场失意,于是外出漫游,流连于风尘之中。

当柳永第二次再去参加科考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了。可是,宋仁宗看到他的试卷上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的时候,非常生气

于是,宋仁宗在大怒之下,就写下了批语说,你当你的“白衣卿相”去吧,为什么还要来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呢?结果,宋仁宗就把他给黜落了。

柳永这首词的前半阙,写得非常潇洒。不过,词的后半阕的确是有一些“问题”。即使在如今看来,依然有一点不健康的导向。

因为柳永这首词的后半阙是在鼓励当时的人们,去那烟花之地买酒放纵。这样的行为在宋代的统治阶级看来,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当时的文坛都认为柳永写的这种东西,上不得台面。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3)

由于一直得不到主流文坛的认可,所以柳永直到47岁时才中进士。即使中了进士之后,他的仕途也一直都不顺利。不但长久得不到升迁,还受到了文坛领袖晏殊等人的排挤、打压。

可能正是因为主流的一直不认可,所以一千多年来,都没有人正式为柳永立传。现代的人想要查他的生平资料和相关事迹,只有去野史中找寻一点蛛丝马迹。

二、柳永为什么怀才不遇?

《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词,出自柳永的《乐章集》。这本书里收集了他120首作品,其中有60首作品都是“艳情词”,而《鹤冲天·黄金榜上》正是这60首“艳情词”中最有名的一首。

长期以来,一直都有人认为,柳永就是因为写了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所以才激怒了宋仁宗,最终导致自己一生的仕途都不如意。

那么,柳永又为什么会激怒宋仁宗呢?有人认为,柳永在这首诗的上半阕里面,表现得非常的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让人看了非常不舒服。

关于“金榜题名”这件事,柳永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出现失误的话,那么自己可能直接就当上状元了。可见,他是非常骄傲的一个人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4)

另一方面,柳永还觉得,既然这是一个非常圣明的朝代,皇帝又极其重视人才,那么为什么还会把自己这样的人才给遗漏了呢?

这样的话语,让人读来具有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宋仁宗作为皇帝,看了当然会感到非常生气。但是事实上,这件事情却并非如野史中记载的这样。

因为根据现在的一些考证,柳永是在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才中的进士,而这个时候,宋仁宗才刚刚上台。假如宋仁宗看不惯他的话,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一年中进士。

所以,关于野史中记载的皇帝不满意柳永的这件事,如果是真实的话,那么对他不满意的“皇帝”,就只能是宋真宗,或者是后来“垂帘听政”的刘娥,不可能是后来才上台宋仁宗。

柳永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是在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就在当年的正月,宋真宗亲自颁布诏书说,“读非圣贤之书及属词浮靡者,皆严遣之”。

意思就是说,从这一年的正月开始,宋真宗就颁布诏书,要打击那种持歪门邪说,而不守正道,文章写得浮靡,不守正统的人。结果,柳永当年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考上。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5)

从这里也能看出,宋真宗针对的,明显不是柳永一个人。柳永后来成名于烟花之地,第二次去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太有名了,所以就被当时的宋真宗记住了,于是就又把他黜落了。

那么,柳永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是怎么考中进士的呢?《能改斋漫录》中说,直到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开的一次恩科,他才考中,并得了一个同进士出身。

柳永考中进士的时间,比他的兄长柳三复晚了15年。中了进士之后,他才改名为柳永。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只能当一个低等官吏,根本得不到升迁。

为此,柳永还曾经去找过晏殊和宋仁宗本人。结果,他不但没得到升官,还因为写了《醉蓬莱》,彻底激怒了宋仁宗。最后他被免除京官,赶到了地方上,以屯田员外郎致仕。

结语

柳永这位大词人,给现代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位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之徒。他的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为人。

他虽然生性高傲,但是真实的他,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公卿之路”的探索。因为古代的学者和才子,除非能够放下身份真正地去种田,不然唯一的正途,就只能是仕途。

柳永最有名古诗(柳永科考名落孙山后)(6)

柳永的父亲晚年官至工部员外郎,两个哥哥也一早就中了进士。但是,他的父兄在仕途上显然是帮不到他什么忙的。毕竟,讨厌他的是皇帝本人。所以,任何人都不敢去给他说情。

柳永因为填词而一举成名,同时又因为填词,遭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这对于他个人来说,确是属于不幸。然而,他个人的这种不幸,却促成了宋词史上的一大幸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