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

本文转自:捍卫人文

2016年01月17日上午,“四观大讲堂”公益讲座第十六期开讲。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廖可斌教授做了题为《提升文人素质须“内外兼修”》的演讲。(文稿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刊发时有删节).

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1)微信来源:廖彬宇

在北京生活我最害怕是雾霾,北京昨天晚上下了雪,早晨起来看到那么灿烂的阳光,一层洁白雪覆盖大地。我第一次到四观书院来,这里的建筑非常美丽,外面是田野和树林,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环境。灿烂的阳光,漂亮的房子。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天。我是很珍惜,如果早晨起来看到是这样一幅美好景色,这一天都是美好的。

我想法比较多,昨天晚上我很晚才回来,昨天晚上看报纸北京大学天文研究中心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2)主任发现宇宙里面最亮的一颗星,他的成果发表在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这个星有多亮呢?这个星的亮度是太阳的5700亿倍,它是银河系里面1000亿颗恒星发光的亮度综合的20倍。这个星离我们多远?大家知道光速是1800万公里/分钟,一年是多少公里?它是38亿光年。

我讲这个意思是什么?一个人的思维空间足够大,他就能够更充实到人生的渺小。讲到整个宇宙回过头来思考自己,思考自己人生的存在,他的体积有多大?时段多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想这些问题以后,然后在想这是微不足道的。朋友们,我们的人生在宇宙里面,相当于整个北京城里面连一粒灰都不如。但是我们要对我们人生负责任,要充满激情充满热情来过好我们的人生,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你要超越自我,你要能够反过来看人生看人性,所以一个人思维空间会有多大,就会把自己看得有多清楚。

“社会”这个词中国古代就有的,一个人是有群体的,我们要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3)关注群体的利益,不要只管自己的利益。四观书院里面有很多格言,里面讲的就是人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群体,你要发挥群体的作用,你在群体里面才能获得价值和存在感。你把自己的人生过的丰富多彩那是一种成就,你要把家庭建设比较好那也是成就,但是如果把整个大社会更大的一个社群(社会)建设更好那你就更有成就。人是体现在环境里面社会里面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讲的,我讲的这些都是孔子意识。社会主义其实是古有而不是今天才有的。

总而言之,我讲的无论是天体也好,人间的社会主义也好,讲的比较远,但是一个人如果说让自己的精神有所超越,让自己的精神有所提升,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拓展,就应该想想这些问题。

黑格尔在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时曾发表一个上任演讲,他说,我们的民族现在能够思考生活之外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总要思考一点在我们具体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为什么对大家说这些话,我相信能够和大家取得共识。因为大家到四观书院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来这里是超越自己的。而且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整个中国人像大家这样的人还是不多的,整个中国人现在问题就在于什么呢?大家太在乎自己的日常生活,太在乎赚钱、捞好处,这个可能与现代的环境有关系,因为现在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承受挑战,所以很少有人去想远一点的问题。

中国人现在都不愿意读书,读书和我们搞的讲座是一样的道理。大家现在分析读书不读书,为什么全国老百姓这么不愿意读书,为什么中国人读书的量每人每年读书量在逐年下降,为什么中国人读书在全世界上每人每年读书率是最低的,为什么?因为问你读几本书,西方人很实在我读了就是读了,读了几本就是读了几本,中国人总是说的好看一点。中国人我估计实际上读书量,比调查出来的更差,调查的量是逐年下降而且是垫底的。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呢?因为读书是和生活没有关系的,它是一种精神追求,在座朋友也算是爱读书的。现在号召全民阅读,为什么全民阅读产生很多措施,比如说送书到乡下,奖励之类等,但是读书的事情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4)政府要怎么好管?你强怕他读书每年要统计?这个实际上是管不了的。

我们想想中国不读书的原因是什么?读书分两种:一是实用类读书,比如说考试考研究生,甚至包括烹饪的教材、养生、健身教材,这是实用性读书。二是非实用性的,如人文、历史、文学、艺术这类的书,真正面临自己精神世界就是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方面的书,如果把这部分书扣除,绝大部分人几乎不读书。

我们讲人文素质,我讲这些好像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实际上有关系。社会上的民众需要整天提醒,你要注意插头要拔掉,注意煤气炉之类的,整体在讲。我说我们整天都在教导人,但是为什么效果不好?根本原因在哪里?我希望我们找到病根。首先中国人素质不好,你首先要诊断要找到病根然后再对症下药。病根在哪里?我认为问题不在这儿。我们讲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效果?为什么现在一个三四十岁的人还是随地吐痰,还是要乱扔垃圾呢?关煤气这些东西都不注意,想想问题在哪里?我们教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效果,我等一下讲一点我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还是要有一定超越日常生活的兴趣,这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根本的途径。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提升文人素质须“内外兼修”》,我们现在比较注意人文素质提升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有些方面陷入了误区,用的不是很准。

外修——基本上指的是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包括知识,比较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缺的是内修。

内修——指的是观点、思想、观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管现在我们还有多少不足,包括我们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也不管我们有多少不满,但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要客观承认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5)30年来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实力,还是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现在都是非常好的。那个时候吃不饱饭,像肉、蛋、奶几乎就是奢侈品根本就没有,甚至大家知道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是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6)大大提高了,高楼大厦、机场都建起来了,物质方面发展很快,包括社会的进步有一些进展。

我们中国人不注意自己的某些行为是有外部性的,我说话大路朝天,我说我的你不听就是,那我不是聋子不是瞎子,但是你的外部环境是别人能够感受到的。我们中国人几个人一起出差乘飞机、火车,吵的一塌糊涂,旁若无人,周围人都不存在。他不知道自己讲的什么内容,旁边人听到他会干扰到别人的,中国人却没有这个意识。有人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认为这个诊断是错误的,我现在最关键讲的就是这个,我认为中国人的人文素质不好,根本上不是因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关键是心中没有自己。什么好处都往自己怀里捞,他和动物的自我没有什么区别,动物也知道把食物往自己身边放。他们心中没有别人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心中没有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品质、精神如何。

我现在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什么样的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是对的,我该怎么做,中国人不想这个事情,糊里糊涂凭感觉就这么做了。你心中连自己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意识到别人的存在。自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的行为都在自己的意志之下,按照自己的原则标准做事情,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7)

西方人讲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认识你自己”;中国人讲的是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很多人是没有自我的,他从来不分析,不观察,不思考,反正什么东西凭感觉随大流。

人的文素质包括三个方面:1、身体素质,2、科技素质,3、人文素质。

1、身体素质,就是你的身体肉体,比如说你为什么病痛,各项指标正常不正常,这是基础,没有肉体什么都无从谈起。

2、科学素质:技能,你要懂知识或者至少有一技之长,有生存的本领能力这个很重要。

3、人文素质:人文素质这个词大家都熟悉了,但是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真正懂。我们熟悉是大致上明白,但是并没有真正懂。对任何一个概念,对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对象,一般要知道或真正的懂得界限在哪里?你真正懂得,比如说对它内部的构成,内在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认识,达到了一种逻辑化、结构的认识了,你可能是比较了解他。人文素质就是那个东西,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并没有真正懂,真正懂要弄清楚它的逻辑关系,它的历史演变,它的历史要素种种因素,这也是一个人文素质的问题。

我们很多人很多事情不知道,其实根本是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学深气自平”。“人最难不是知道自己知道的,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有很多人自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这也是一个人文素质的问题,因为对自我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8)

我们经常讲人文素质是这样笼统的讲,其实它包括三个方面。所谓素质就是“要素 品质”,这几个要素不是每个方面都要有,而是品质达到什么水准。所以讲的素质就是这个人必须具备的要素,这种要素分别达到什么样的水准、质量,这叫素质。

人文素质包括三个方面:

1、人文知识。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因为知识是思考的基础。你没有知识你乱思考的话,这个荀子早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你总是学了很多知识而不思考会越来越迷惑,因为那么多知识你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思而不学则殆,你连知识都没有再胡思乱想那是很危险的,我们社会上很多人不具备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在那里乱发议论那是危险的,整个国家都是这样不严谨、不细致,自以为是,随便发议论那是很危险的,所以知识是思考的基础,但是知识不是一切。

2、人文修养。有很多有知识人不一定有很好的行为习惯,他没有通过知识求知明理,求知而没有明理,明理没有在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叫做言行不知,或者是理论和实践不一致,这样的话知识就没有用了。所以对人文素质来得讲人文修养非常重要。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灵魂,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修养,但是根本缺乏人文精神的话,人文素质再怎么样也提升不上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灵魂、根本,是内在的东西。

所以我说提升人文素质要内外兼修,更重要修精神——观念、思想。我认为中国人文素质不好不在知识和修养:知识中国人从小读书也读不少知道的也不少,我们教育还是比较普及的。修养我们从小不断面对的就是说教,要尊敬长辈,尊敬领导,我们说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修养方面功夫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起反作用了,所以问题不在修养。我们知识那么多,修养那么多,为什么缺少精神呢?我们不是有内而外,而是停留在外表。我们中国人根本缺乏的是人文精神。

我们要讲人文素质制度,不是不北大教授谈情怀(观点北大教授国人人文素质不好)(9)关注不是不重视,某种程度上是诊断出现偏差,出的药方不一定对路。我们把知识当素质,以为有知识就有素质了。那个人会打篮球琴钢琴觉得素质很好,最根本是你是不是有内而外的。

我现在讲下,我们现在恰恰最缺乏是精神,我们最可怕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不知道精神的缺失。精神很重要我们都不知道,现在讲这些话有些人会问你讲的东西是什么?你讲的这些东西重要吗?

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1、人本主义;2、人道主义;3、人文主义。大家看英国里面就是一个词,英国单词中文注视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我们想想是不是有三个意义呢?如果这三个意义是三个意思,为什么用一个词?如果三个词不一样为什么用同一个英语单词?这三个解释正好显示了人文主义三个方面的含义,这三个方面含义正好代表人文精神。

首先是以人为本是人的主义,后面这个词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来,在这之前是中世纪,中世纪是不重要的人,是不重要的一切,以神为主。所以文艺复兴焕发了人文主义,人创造美,人应该具有权力。

我们中国人对人本主义或者个人主义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偏差,这个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或者个人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人的觉醒,人独立人格的形成。人要成为有独立意志的人,你应该是一个有自我意识,一个自我负责任的人。首先是人格的独立,你意志的觉醒,你自我的责任这是一方面。

二是人的权益。你要追求自由平等等等。

人文主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要独立;一个是人要有权力,两个是含义是相辅相成的。个人主义讲人的权力和自由,但是更重要一方面是个人独立的,个人主体意识觉醒,自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人本身要强大,人本身要觉醒,人本身要形成独立自觉。我们很多人缺乏理性精神都是凭感觉,时间不多,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水平包括三个层次:1、感性——最生动;2、知性——一方面保留了感情的生动性,另外一方面有理性深刻性,但是又不够深刻和生动;3、理性,最严密最有逻辑性最深刻,但是它抽象。

我们有一些东西做过研究和思考,我们就意味自己已经达到理性水平,我们就这样干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并没有真正达到高度的理性,只是停留在执行阶段。把知性省掉以后,我们就错误的理解了。什么东西都没有通过深入调查、深入分析,没有进行充分论证以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中国人对理性是不感兴趣的,我们总是批判行为上学。行为上学就是在行而下基础上提升,我们觉得是受攻击的东西。行为上学是超越具体的东西,进行这个逻辑概括,进行理论分析,这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中国人讲形而上学是不好的东西,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知性的传统,我们讲天人合一都处于知性水平,所以大家现在比较喜欢听知性东西。

我刚才讲的观察、分析、表达、选择保持清醒,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这个,这是很困难的,然而也是我们提升人文素质需要“内外兼修”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