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门神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最古老的贴门神年俗

“门神门神骑白马,贴在门上守住家。“过新年,贴门神,可能是中国流传最久的年俗,没有之一,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雕刻成人的形象用于避邪,一直到唐宋,类似的习俗还在流传,宋人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个年俗。到了明清,由于雕版印刷和纸张的普及和廉价化,纸制的门神才正式取代桃符成为为人们看家守院的标配。

贴门神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最古老的贴门神年俗(1)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桃木来制作桃符辟邪,据说是因为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当然这套传说估计是反映了人们对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不过最初的门神名叫神萘和郁垒倒是确实的。

贴门神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最古老的贴门神年俗(2)

贴门神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最古老的贴门神年俗(3)

最迟到了明代,门神的位置才被现今中国人更为熟悉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取代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评书演义的发达。这两个借助演义小说大红大紫的角色成了当时的“网红”,再加上雕版年画比桃符能更生动的表现人物形象,所以这两员大将才正式上岗成为门神。

当然,后人为这段替换编织了一些美丽的故事。《西游记》中就有详细的描述: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违规降雨,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后来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贴门神是春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最古老的贴门神年俗(4)

不过,如果再往前追溯,会发现门神传统的最初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殷商,只不过,其原型相当恐怖:人牲。所谓人牲,就是在建筑物奠基或落成后杀一些人(多为奴隶或战俘)祈求平安。殷墟考古发现,殷商时代的王公贵族们很喜欢在自家门口一左一右各杀一个人牲来保佑住宅平安,百鬼莫进——这个脑回路跟今天确实不一样,换在今天的人想来,家门口若是死了俩大活人,怎么着也是凶宅的节奏。

而门神的传统,很可能正是又殷商的门前人牲一步步演化来的。周代对商代过于残忍的人牲进行改良,换成陶俑代替,而陶与桃又同音,所以到了汉代才换做了桃木人。由此看来,所谓“桃木能制百鬼”的传说,其实也是后世附会给这个古老传统的“加戏”而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 昱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