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有哪些描写方法(人物)

人物描写有哪些描写方法(人物)(1)

我出生在湘西南一个不太出名的小镇上,那时县下面设区,这里是区治所在。母亲在区供销社当营业员,爸爸在区农业站工作,我就在供销社里长大。

小镇只有两条街,一条是居民街,街道两旁是红砖或木板房,青色瓦顶,木板房因日久年深已变成黑色,路面是泥地,晴天多灰,雨天多泥。另一条街是正街,区公所、邮电局、供销社、区医院等集中在这一条街两边。供销社是小镇的中心,规模也最大,分生资门市部、日杂门市部、食品门市部、宝书门市部。童年的我对卖农药化肥的生资门市部和卖日常用品的日杂门市部自然不感兴趣,宝书门市部我常去,这里不光有红宝书,还有一些连环画图书,营业员阿姨认识我,我可以躲在一个角落里看书。诱惑最大的是食品门市部,尤其是眼馋那里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

在食品门市部做包子馒头的师傅姓蔡,河南人,个子不高,面色和善,讲话带着浓郁的家乡口音。他经常穿一身蓝布衣服,衣服上总残留一些面灰。他做面食时用老面发酵,技艺高超,做出来的包子馒头又暄又软,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人们给他封了“菜包子”的绰号。上学前我经常在他做面食的案板前看他做包子,他做包子速度很快,大小均匀,每个包子都能做出十几个均匀好看的褶子,他看我对做包子感兴趣,于是就教我做,但我没有耐心学,做出的包子奇形怪状,以后他就不叫我做了。

老蔡也住在供销社大院里,他有一个独生女,也在供销社里做营业员,长得很漂亮,当地有些年轻后生总喜欢到她所在的门市部买东西,找机会与她闲聊。老蔡文化程度不高,喜欢在闲暇时喝两杯,用花生米或咸菜下酒,可美!食品门市部供应散装白酒,很便宜,装在一口大缸里,那时镇上的人家有客人来时总让小孩子带空瓶去打酒,我也去打过酒,有一次打酒后我偷偷尝,下去了小半瓶,回家后竟然醉倒了。

有一天晚上,老蔡喊我去他屋里吃肉,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腿狗肉,洗净后用大料烹煮,满屋飘香。他得意地说:闻见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狗肉要炖得烂到粘嘴巴才好吃。那天的狗肉真香,我还偷偷喝了一小盅酒,酒很辣。和他闲聊时我隐约知道,他是国民党军起义人员,随解放军南下,在我们这里转业,安排在小镇工作。

那时还是文革期间,老是搞运动,老蔡原在旧政府当过宪兵,这段历史被挖出来了,老蔡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供销社主任姓冷,冷主任长得高大帅气,出身很好,三代贫农,阶级斗争观念很强。有一次开批斗会,冷主任让民兵把老蔡绑了,批斗过程中情绪激动,还扇了老蔡一个耳光。 再后来,据说冷主任的弟弟看上老蔡的女儿了,老蔡也不敢反对,稀里糊涂与冷主任成了亲戚。从此,冷主任不好再找老蔡麻烦,老蔡还是在门市部做包子馒头,只是没了笑容。

供销社的后院外面是一片坟场,晚上漆黑间时常可以见到幽幽的鬼火,小孩子晚上绝对不敢去那里玩,有一次,我看到坟场那边有明火,我很好奇,就走过去看稀奇。有人在地上点了三炷香,朝北方摆了一些包子做贡品,有人跪在地上哭泣,是老蔡,老蔡哭过以后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我吓得赶紧逃回了家。

我上中学后,全家搬到了县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小镇,不知老蔡后来怎样了,是否还在人世间。

人物描写有哪些描写方法(人物)(2)

人物描写有哪些描写方法(人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