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红色基因承优良家风写家书(西城见字如面中小学书信回顾)

中国网北京6月24日讯(记者 刘佳)书信缅怀“学长”钱学森、家书纪念学校第一任女教师邓颖超、提笔“对话”雷锋班班长毕万昌……作为“红色根据地”,西城区本身就是一本开放的“党史学习大百科”。区内既有诞生于抗日根据地的革命学校,也有革命先辈亲身任教的红色学堂。时值建党百年到来之际,西城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通过“见字如面·对话百年”的活动方式,号召各校师生挖掘身边党史、传承革命力量。

传红色基因承优良家风写家书(西城见字如面中小学书信回顾)(1)

“钱老是我的学长。学校有钱学森雕像、钱学森纪念馆等,全体学生都在钱老的精神感召下度过在附中的学习生活。”北师大附中的学生李查德将这封信写给了他的学长——钱学森。“钱老在北师大附中度过了6年,他就是在我‘身边’的、对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似乎就与钱老面对面,感受他热血澎拜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心情,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越发地感到,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作为一名祖国的建设者,要时刻锻炼自己,时刻以像钱老这样的前辈模范为榜样,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继续奋斗。”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正是革命先辈邓颖超。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朗诵了写给邓奶奶的一封信,讲述了他们童心向党,快乐成长的故事。

作为一所诞生于抗日根据地的红色学校,北京市育才学校的学生带来了情景朗诵,穿越时空,与延安保小的学生共话未来的中国。

北京雷锋小学的学生写了一封给雷锋班班长毕万昌的信,表示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践行雷锋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四有中华好少年。

传红色基因承优良家风写家书(西城见字如面中小学书信回顾)(2)

传红色基因承优良家风写家书(西城见字如面中小学书信回顾)(3)

北京小学两位学生朗诵了《写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在西师附小学生写给董存瑞的一封信中,在场师生感受了董存瑞身上以傲然之气担当天下之大义的大无畏精神。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的学生在信中向方志敏烈士介绍了今日可爱的中国的样子;中古友谊小学的学生把这封信寄给了戍边英雄,讲述了当今英雄对学生的影响……

传红色基因承优良家风写家书(西城见字如面中小学书信回顾)(4)

5月27日,“见字如面·对话百年”——西城区中小学“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在宣武少年宫举行。现场,西城区中小学生将党史教育成果以书信朗诵、情景朗诵等方式展示,对话百年,学习革命前辈、时代英雄、行业楷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打造西城区党史学习教育的品牌活动。据悉,“见字如面·对话百年”是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各中小学校开展的书信交流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实践,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对话百年、对话革命前辈、对话时代英雄、对话行业楷模、对话红色西城,旨在“对话”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学党史、立远志,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初心,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下一阶段,西城区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各校的优秀信件,引导中小学生向榜样学习,并形成贯穿全年的品牌活动,特别是在“六一”、“七一”、“十一”、“少先队建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提笔写信形式开展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责任、感恩等教育,让爱党爱国情怀激励着孩子们勇敢向前,听党话,跟党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