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吴起列传笔记(5孙子吴起列传)

#头号周刊#

先来介绍一下三位主人翁。

孙武生于约公元前545年,卒于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唐德宗时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卫国左氏人, 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吴子》一书。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

司马穰苴是一个人的单传,这一篇是三人合传,分别是孙武、孙膑和吴起。

孙子吴起列传笔记(5孙子吴起列传)(1)

孙子传写的很简洁,简单介绍了一下孙子,然后写了孙子训练女兵的故事。

孙子字武,是齐国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闾。

阖闾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我操演一番吗?"

孙子说"可以。"

阖闾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

孙子说:"可以。"

接着就是孙子训练女兵的故事。

选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

孙武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

妇女们说:"知道。"

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

妇女们说:"是。"

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孙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训练水平,多次的讲解,这些女兵应该心中很明了,主要是看他们执行不执行了。

孙子开始操练。

孙子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没有当回事,认为这是在玩,还不知道孙子兵法的厉害,纪律的严肃性,最主要的她们认为我们是君王的爱妃,看不起孙子本人,不去真正的执行。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孙子一开始认为这是将军的错,没有安排到位,接着他又安排了几遍。

孙子又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孙子还是很讲道理的,现在是队长的错,也就是王的爱妃的错。接着孙子要杀人立威了。

刚要说杀死两个队长,吴王做不住了,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请不要斩首两个队长。"

孙子说:"臣下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这个给司马穰苴说的一样。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这些女兵训练有素,让她们怎么干她们就怎么办。

阖闾才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

接着就是孙膑传。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重点写了四个方面。

一是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孙膑,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不想让孙膑影响自己的前程,有这样的同学真是悲哀。

二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很久,可以说策对论最早的雏形。

三是围魏救赵的故事。

四是减灶之计的故事。

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最后一个是吴起传。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这里要说说吴起这个人了,他出生富裕家庭,可以说是个富二代,有钱的人想从政,因此花了家里不少钱,但是没有成功,反而遭到本乡人嘲笑,吴起真很,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杀人后,就去曾参学习儒术。后因为他的母亲去世没有回家奔丧守孝,被逐出师门,吴起弃儒学兵。

机会来了,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吴起就杀了自己的妻子,吴起还真的是很,为例自己的功成名就,吴起杀妻,最终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他做将军不含糊,最终打败鲁国。

人红是非多,鲁国有人诋毁他,说吴起人品不行,实际上也是不行,鲁国不在重用他。

人品不怎么样,吴起的军事水平没得说,后魏国开始重用他,他也为魏国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能做到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这里有个故事,说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看来吴起做将军还是很得法的,他做到了极致。

吴起收到魏文候的重用,接着又收到魏武侯的重用。但是没有让吴起做相国,相国算是二把手,田文做到了,比吴起高一点,吴起不服气,吴起就是这样的人,早年为此杀过人,他去找田文理论,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吴起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

田文水平也不低,直接回应说:"可以。"

吴起问:"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谁厉害?"

田文说:"你厉害。"

吴起又问:"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谁厉害?

"田文说:"你厉害。"

吴起还是说自己的优点,又问:"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谁厉害?"

田文说:"你厉害。"

吴起不服气的再问:"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官比我大,什么道理呢?"

田文胸有成竹的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你说国君是把政事托付给您,还是应当托付给我?"

吴起想了很长时间,服气了,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吴起认为我该当相国了,实际上没有,是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给他想了个计谋,想法把吴起赶走。

说这个计谋真的很不错,多说两句。

话说公叔想把吴起赶走,下人给公叔出了个主意。

仆人给公叔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

公叔问:"怎么办?"

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能力很强,为了留住他,把公主许配给他,武侯同意后,你找机会让吴起和你一起回家,让你的夫人也就是公主故意怠慢你,看不起你,这样吴起就不会再娶公主,这样武侯就会怀疑吴起,不在信任他,这样吴起必然会离开魏国。

这个计谋成功了,吴起没有办法,离开魏国去了楚国去。

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 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进行吴起变法,吴起变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