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

一.茉莉的最后一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这部剧由6位编剧将书中的9个故事改编成5个单元,书中深刻的描述了家庭中,因为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而逐渐扭曲的亲子关系,用一个个悲剧,给观众以警醒。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1)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这部剧中的第三个单元《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在父母眼中茉莉是个成绩好,有家教,聪明,听话的乖女儿。但是在茉莉高三的那一年,从自家卧室的阳台跳下去自杀死了。茉莉的妈妈无法接受,自己骄傲的女儿,竟然会自杀,为了找出茉莉死亡的原因,她接受了还在测试阶段的新科技,她进入到了茉莉的意识开启开始过起了茉莉的日子。逐渐发现,最终害死茉莉的凶手,竟然是自己。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2)

二.强压之下的悲剧

茉莉的自杀悲剧完全是一个紧张的家庭,紧张的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强压之下的悲剧。母亲一味的施加压力给孩子,把自己心中的不满,自己心中的期望,一味的堆积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因为母亲的强势变得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而逐渐的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变得迷茫,最终从楼上一跃而下。

1、过于强势的母亲

茉莉的妈妈是美国名校硕士毕业,为了孩子,抛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为了家庭主妇,她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全心全意的督促着孩子们的生活和日常学习。孩子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切,并且孩子的成绩,也成为了她用来证明自己成绩的一个工具。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3)

妈妈除了对学习成绩要求很高以外,她的情绪也十分的不稳定,在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实验叫做“静止脸实验”,这个实验讲的是,刚开始妈妈跟孩子正常互动,突然妈妈变得面无表情,孩子发现妈妈的变化后,试图用鬼脸逗妈妈开心,但妈妈都不为所动,不到两分钟,孩子就焦虑大哭。这个实验说明,父母的不良情绪,会传染给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4)

茉莉的妈妈就是那个情绪不稳定的最佳代表,林茉莉的家中,就天天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妈妈是一个十分容易生气,一点就爆的人,她喜欢向家人抱怨,喜欢打骂,体罚孩子,林茉莉成绩很好,稍有退步就会遭到妈妈的打骂,感到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在全家人面前抱怨,“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和家庭,早就成为教授了。”

2、不会表达的孩子

这场悲剧中的主人公林茉莉,在从小在妈妈严厉的教育下,变得十分的内向,不善于表达。她隐藏起自己的一切爱好,来符合妈妈的要求,做到妈妈心中的那个优秀的孩子。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5)

茉莉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乖女,成绩好,聪明又听话。但是茉莉并不是真心的爱学习,她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达到母亲的要求,不让母亲失望,被母亲毒打。这样的环境之下,导致茉莉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善于表达,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茉莉也找到了另一条途径,那就是写小说,茉莉的小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经历和成熟感,老师同学都说林茉莉天生就是写小说的料,可是母亲却认为,写小说是一件没有出息的事情。所以茉莉也只能将写小说这件事,藏起来。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6)

茉莉第1次偷钱,被妈妈痛打一顿,妈妈说社会垃圾,丢人丢死了。但是茉莉却产生了叛逆,只要看着妈妈用自己偷来的东西,虽然会有一种罪恶感,但是这种罪恶感,会让她很爽,她便对偷东西越来越有热情。

经过妈妈的毒打之后,茉莉只要考砸了,就会用刀划伤自己的手臂,一条又一条,似乎自己先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在被妈妈打时,就不会疼了。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7)

茉莉也渴望着妈妈的爱,渴望着妈妈的理解与关心,她用刀割伤自己,是想让妈妈掀开自己的衣服,看到这些伤痕,对自己道歉。但是妈妈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些,依旧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一切,最后极度绝望的茉莉,纵身一跃,从阳台跳了下去。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8)

三.事情延续

茉莉死亡之后,妈妈一直不明白,以前那个听话乖巧的女儿,为什么会变得这样的极端,直到读取到茉莉的记忆,正如茉莉的心理医生所说,妈妈从未尊重过茉莉,她的爱让茉莉窒息。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9)

但是茉莉的死亡,并没有让这件悲剧停止,妈妈将之前倾注在茉莉身上的心血,又全部投注在茉莉的妹妹可莉身上,但是可莉与茉莉完全不同,可莉的学习成绩十分的惨淡,并且可莉不像茉莉一样言听计从,会表达自己,会激烈的反抗母亲。

四.以爱之名

看完这部剧之后,很多人会深有同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句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是这样的法则,在这个时代已经并不适用。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10)

父母要明白,养育孩子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面子。在茉莉的妈妈眼中,茉莉没有一件事情是让自己满意的。因为自己和茉莉的爸爸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自己的孩子应该十分的优秀。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孩子刚好活在了父母的恐惧里,父母的这种恐惧,就会变成一把刀,对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进行雕刻。

这样的环境之下,父母认为给孩子的爱,其实变成了孩子心目中的牢笼,恐惧的根源,并不想接受,只想逃避。每一个孩子刚开始,都并不是悲观的,一切都是父母造就的。茉莉身上并不是没有优点,她的作文满分,甚至得奖,这样优秀的孩子怎么会一无是处,但是妈妈看不见,因为写作文好并不是妈妈想要的优秀。

茉莉的最后一天(茉莉的最后一天)(11)

看到故事的最后会发现,妈妈其实很爱茉莉,但是妈妈的爱,就像牢笼让人窒息,正如心理学家评价这部教育电视剧“就是以爱之名,进行的道德绑架,绝望的茉莉,正是被母亲的伟大的爱给杀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