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榆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进行时)

风景如画的左权县百里画廊龙泉乡段 本报记者郝光明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西晋中榆次乡村振兴?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西晋中榆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进行时)

山西晋中榆次乡村振兴

风景如画的左权县百里画廊龙泉乡段。 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十月的太行山脉雄奇峻美,风景如画。

在革命老区左权县,记者看到,这里曾经的贫困村,而今全部换了新颜。路旁田间林立的景观苗木,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无不显示着一派新农村、新生活的新景象。

2020年,晋中市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然而,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如何及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晋中立足市情,积极展开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和实践。

“综合考虑晋中11个县(区、市)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等因素,立足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适时提出‘一片一带一圈’建设,计划以通道为轴线、以产业为依托、以村庄为单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有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告诉记者。

构筑“一片” 打造样板

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脚下的新后沟村,是晋中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3年前,新后沟村还是典型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新后沟村建起了120套二层别墅式现代化民居并实施了河道整治、环境美化、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农民公园、公共澡堂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全面完成,与周围的树林田园、山丘沟壑浑然一体,真正实现了“城镇化的乡村、田园式的城镇”。

村支部书记陈占杰告诉记者:“未来的新后沟村发展一定是定位在文旅康养产业上。我们已经规划了包括会所、酒吧、温泉酒店、乡村振兴培训等在内的高端旅居康养小镇。届时,新后沟村就成了晋中市城区、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小西沟景区环抱中的最美康养栖息地。”

所谓“一片”即围绕在榆次、太谷、寿阳3个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成熟的县(区)打造城郊百里乡村振兴示范片(简称“示范片区”)。具体产业规划为高标准建设10个示范村、30个重点治理村、10个万亩现代农业园,按照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党建引领型等多种乡村发展模式,打造一批“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乡村样板。

在“一片”的核心区——榆次区,四个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的先进村正在悄然兴起,“青山绿水、六美后沟”“产村融合、多彩石羊坂”“乡愁体验、古韵后沟”“蔬果明香、田园张胡”正在成为“一片”推进过程中的四张靓丽名片。

构筑“一带” 瞄准产业兴旺

晋中市沿汾河平川地带从北往南(除榆次、太谷)依次还分布着祁县、平遥、介休和灵石四个县(市),该区域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基础较好。“一带”建设即以此展开,重点瞄准产业兴旺,以108国道、汾河为轴线,打造平川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

在晋中市祁县古县镇,眼目所及尽是即将采摘的酥梨。今年是个丰收年,该镇北岗头村党委委员陈保佳告诉记者:“古县镇有22个行政村,3.5万人口,全镇酥梨种植面积3万亩。北岗头村是祁县最有名的贫困村,如今靠着酥梨、光伏发电和小规模养殖已经全部脱贫。”

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郭丰裕告诉记者:“‘一片’‘一带’‘一圈’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如‘一带’建设要与前面的示范片区建设实现产业有机衔接、治理有机衔接、改革有机衔接、富民有机衔接。重点是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我们立足108国道沿线现代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打造3个片区、19个示范村、51个重点治理村,力争建设成为示范全省、引领全市的乡村旅游观光带、城乡融合先行区、特优产业分布带、农村改革集聚区。”

在“一带”建设的核心区——祁县,目前正实施生态景观项目、节水灌溉项目、省级酥梨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等10大项目,打造万亩生态湿地、万亩蔬菜等6个万亩基地。

构筑“一圈” 持续巩固成果

晋中市的四个脱贫攻坚县全部位于交通区位不占优势的东山,然而,东山四县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资源。

“一圈”即围绕太长高速、南太线、207国道、九榆线,在晋中市榆社、左权、和顺、昔阳4个县打造东山百公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循环圈。重点打造榆社城郊片、左权百里画廊、和顺松烟片、昔阳大寨片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协调推进、融合发展的4个示范片区,同时还包含21个示范村、34个重点治理村,串点成线、连线带面。

在革命老区左权县,以百里画廊为基础,重点围绕产业级次提升、生态建设等,探索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在产业发展上,打造2个万亩片区,以百里画廊沿线林下经济为主要阵地,发展万亩有机中药材景观廊带。以麻田、泽城“有机社区”为示范,打造万亩有机旱作集中连片示范区。在生态建设上,打造48公里的“黄金谷”,途经龙泉、桐峪、麻田3个乡镇40个村,由24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实施栽植金叶榆等“金色”苗木的生态修复项目。

据了解,目前晋中全市“一片一带一圈”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06亿元,集中建成了5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20余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在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断扩规提质、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郝光明

(责编:刘洋、温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