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路遇狼将观棋长生不死(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第九章)

第二十九章路遇狼将观棋长生不死(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第九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 第九章 不肖陋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列出了三种朝堂上的歪风邪气与错误理念。相由心生,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谓的“窭”(jù)、“愚”、“怯”其实是对臣子优良品德的歪曲与污蔑。

“惇(dūn)悫(què)纯信,用心怯言”是指臣子忠厚老实、纯朴诚信、专心职守、行为谨慎,却被认为是“窭”贫陋无礼。社会犹如一座巨大的建筑,总要有人当基座,巩固大厦,这样的臣子就具有这样的品德,无悔无怨,谨言慎行,忠诚实干。反观说这样话抱着这样邪念的臣子,必是牢骚满腹,轻佻浮夸,华而不实。不管是公司发展,还是国家建设,我们需要的是实干家,反对的恰恰是轻浮者。

国家管理依靠依法行政,这就要求臣子要率先“守法固,听令审”,但现在有人说这是“愚”,思想愚笨不开化,没有创新精神。这是借“愚”之说教唆臣子犯法,臣子犯法民利受侵害,政体不稳,可见此论的危险性。创新与守法听令本不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也是要守法遵规。守法遵规是社会共性与共识,创新是个体的认知突破,其实,法规为创新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与机制。

集体主义最讲规则与规矩,中华民族从原始族群发展到现代社会,经历了完整的人类社会演化史,明白是什么是识大体顾大局,什么是忍辱负重。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为我们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才满”地知道。在集体主义文化熏陶与教育下,我们知道懂规矩守规则的重要性。美国建国才二百多年,有什么文化实力与思想修养来领导世界,有什么资格来教训别人,它只是一个孩子在老人面前耍耍脾气而已。

中华民族自古就重教守礼,周朝礼制是具有治理国家功能的律法。“敬上畏罪”本就是对国家体制与国家律法的尊重与敬畏,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这并不是“怯弱”的表现。韩非子将不法之说逐一列出就是要让世人认清其真实面貌,在是非面前要有自己的判断。

韩非子继续列举朝堂上的不正之风,第四为: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意思是:言论适合时宜而有分寸,行为符合法治而恰如其分,却被说成是没有出息。第五为:无二心私学吏,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意思是:对君主没有二心而不从事私学,听从官吏而遵循教化,却被说成是浅薄。第六为:难致,谓之“正”。意思是:不接受君主的召唤,却被称为正直。

很明显这三列歪论继续了前三论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正邪不明,继续蛊惑扭曲。第四与第五列是对个人正直行为的污蔑,“言时节,行中适”和“无二心私学吏,听吏从教”这是臣子的职责,也是朝廷对臣子的要求,这是规矩。尤其是“无二心私学吏”这是君主最为看重的品行,遵纪守法,效忠君主,不依私门。真正懂得为臣之道的臣子都将此作为行为规范谨记遵守。

我们从第一列到第五列,不难看出不法之说都是在教唆臣子突破“规矩”,冲破集体(系统)管制,将臣子的遵道守规视为懦弱无能。这是对社会现行体制与制度的最大亵渎与破坏。人是事物的主体,现行社会制度是由民众的遵守与执行来体现其作用与价值,如果将民众的遵守行为视为“无能愚笨浅薄”,表面上是在笑人,实则是在损制,通过教唆策反,再让臣子成为破坏现行制度的前锋。此心甚毒,必诛天下才平。

对于第六列,将臣子直接摆在了对抗君主的前线上。将不接受君主的召唤,视为正直,这是大逆不道。是对君臣关系的破坏,也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礼制的破坏,君臣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决定了天下的太平与祥和。不法之论旨在挑唆离间君臣关系,从而达到天下混乱的目的。

【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无二心私学吏,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难致,谓之“正”。】

有时候,宣扬个人主义最能挑起事端。正反之论,看似只是理念与概念之争,实则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中,君主自古就是天下之主是社会及其利益的代表,凡是宣扬个人主义,看似是民主自由,实则是颠覆破坏。好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坚不可摧,再怎样的扭曲与亵渎都不会使其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