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黄金一般年收益利率(信托大佬亲身讲述)

实物黄金一般年收益利率(信托大佬亲身讲述)(1)

来了来了,315终于还是要来了,虽然改成了716.

若论要哪个上榜,去年到现在,造假最厉害的除了假口罩、假熔喷布就是假黄金了。

假到什么程度呢,7月7号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受委托挂牌转让了一批黄色金属条,价格与黄金类似,394元/克,为了避嫌,连金条都没敢叫。

作为贵重金属,黄金一直走在被假冒的前沿,5年间就发生了两起百亿大案。

两起“假黄金”引起的百亿大案

时间倒回到大约五年前,也就是2015年5月,一个叫张青民的农民带着两个老乡,抬着一个麻袋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求借贷2000万,期限一年。

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想借2000万在其他地方的银行只怕要被保安拿警棍轰出去,但在这里他如愿了,因为麻袋里装着26块闪闪发光的金砖,重达100公斤。按当时的金价计算,价值高于2000万。

一年之后,张青民迟迟没来还款,电话不接、短信不回,银行的人把他堵在了办公室结果借着打电话的时机跑了,再跑家里都早已人去楼空。直到如今,张青民都还在海外飘摇没有归案,连疫情都没回来躲躲。

但彼时的银行,还是淡定的,人跑了,卖金子啊。

但当银行的人真的研究张青民送来的金子时,才发现这100公斤的“金条”,只是外面包了一层标准金,62%的含量都是钨。这种金砖,能骗过普通的检测仪器,只有使用有损检测即切开或熔炼的方式,才能发现。

这些骗子想必都是理工科高手,选择钨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金最接近,钨的密度是19.25克/立方厘米,而金子是19.3/立方厘米。而且黄金的熔点是1064摄氏度,钨的熔点则是3410摄氏度,意思就是两者很容易分离,骗完人回收后还能把金子提炼出来。

真TM是学好数理化,骗倒全天下。

先不说炼金术,说回银行,一见金子是假的就慌了神的银行赶紧上报,结果发现倒霉蛋不只自己一个,张青民用一袋袋金包钨,先后在陕西多家银行骗了28亿。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警方追查之后发现,这假黄金骗贷案横跨陕西、河南,各种骗的总金额是110亿。而所有的假黄金都来自同一家企业——博源矿业。

博源矿业为了骗贷确实下了功夫,在自己厂区搞了两间秘密平房,与生产厂区相隔高墙,而且其中一间连个窗户都没有,里面装的是制造假金砖的设备以及大量的钨。这个造假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从选材料到加工、到运输、到办理质押贷款,每步都有专人负责。

五年之后,荒诞的一幕再次上演,这次博源矿业换成了武汉金凰,被骗的机构从陕西多家银行换成了全国各地的信托加恒丰银行,骗术也有所升级,从单纯的黄金质押发展到了黄金质押 保单增信。因为单纯的黄金质押有人怀疑真假,加上保险公司就有人信了。

跟P2P标不好卖,找保险公司搞成保险标一个道理。当然,这事也早叫停了,因为雷台子坑苦了保险公司。

为啥不骗银行了呢?因为银行系统吃过了大亏,进行了全系统学习,不肯再接受这种贵金属抵押了,至于恒丰银行还是接了?就是个谜了,大概率跟当时领导有关。

手段提高了,但是造假的技术降低了, 这次的武汉金凰相当没诚意,他们是金包铜,密度相差好多。

据说经常接触黄金的人士拿手掂量下就能感觉出不一样,虽然手法粗劣,但被骗的都是老江湖,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信托公司及银行,涉案金额约160亿,涉及黄金约80吨。

实物黄金一般年收益利率(信托大佬亲身讲述)(2)

这么拙劣的造假手段,这么多信托公司上当,信托公司是傻子吗?

NONONO

那信托公司为什么会接受这批业务?

首先,黄金质押 保单增信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业务,只要金价不断上升,囤货的价格肯定会上涨,那就稳赚不赔,而且很多信托公司也做了万一金价下跌的准备,就是买了对冲的期货,由于看涨的多,买这个的成本并不高。

其次,信托公司也都有来自股东的压力,要求每年业务增长,但近年来的经济状况,好的资产并不多,加之武汉金凰给出的利率较高,年化百分之十几,比如给到长安信托的利率就是13.5%,扣掉信托公司给客户的7-8个点,以及其他运营费用,收益还是不错。

几个因素加起来,这个业务就很有接下来的必要了。

有人提到武汉金凰质押了80多吨黄金,而2019年官方公布的全国黄金储备量也才1958吨,金凰一家湖北公司就占了全国储备量的4%,打工皇帝唐骏干过的紫金矿业,累死累活一年才才能开40吨出来。信托公司就没觉得这个量太大?

这里其实有个类似共贷率的概念,就是武汉金凰分多次在多家信托公司借钱,但信托行业并不网贷行业,可以很快查出来这企业有没有在别的公司借过,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总量,各信托公司也不会互通有无讨论下自己的客户,都是商业机密不是?

比如武汉本地金融机构就没人跟外地的聊聊贾老板险些骗了佛祖的事,而自己放出来的那部分似乎也是合理的。

当然,最后总盘子有这么大,信托公司们也没想到。

事情到了这一步,黄金到底怎么假的至今不清楚,毕竟那么多黄金,不可能都采用有损检测,而抽检就可能出问题,当然,检验机构也可能有问题,但在索赔的时候,这种机构并没个鸟用,因为他本身并没钱。

明面上信托公司是被武汉金凰给骗了,暗地里正在被拼命撕的是保险公司,毕竟把武汉金凰撕成碎片也撕不出钱不是,武汉贾老板和去美国的贾老师一样,都差不多可以破产,而保险公司是有钱的。

160亿“假黄金”案背后的4个保险“天坑”

周末偶然跟一位信托大佬聊了下,他指出假黄金案背后的几乎都与保险有关。

这次的黄金爆出来是铜块后,很多信托公司跟当时的银行一样,淡定的去找了保险公司,然后家家铩羽而归。

一位信托大佬指出,保险公司合同里早明明白白的埋伏了几道大坑。

第一道坑:保险合同不保黄金质量,不赔。

这次的保险公司是人保财险武汉分公司,武汉金凰买的保险属于信用保险,而信用保险赔偿讲的是有因性,是射幸事件,是要直接由这个因导致了这个果才会赔偿。

他们保的是哪些因呢?

人保财险方面表示:金凰珠宝案件中,人保财险武汉市分公司承保的是财产基本险,其中保险合同第5条明确约定:“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一)火灾;(二)爆炸;(三)雷击;(四)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由于保险合同第7条将“盗窃、抢劫”责任免除,武汉金凰附加投保了“盗窃、抢劫风险”。

按照射幸事件原则,人保财险只对上述6种原因导致的黄金“质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单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假黄金显然不是上面几个原因造成的结果,所以,拒赔。

第二道坑:信托公司无权索赔,拒赔。

假黄金事件出来,信托公司去找保险公司理赔,有资格吗?没有。

因为信托公司是受益人,是黄金出现了合同里约定的风险,然后造成损失,保险的受益人是信托公司,但给黄金投保的是武汉金凰,所以即便索赔,也是武汉金凰来要,你信托公司没资格。

第三道坑:武汉金凰也无权索赔,因为做了虚假性陈述

如果信托公司逼着武汉金凰来找保险公司理赔,要得到钱吗?

答案可能还是否定的,大家买保险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投保人陈述,比如健康险,会要求你承诺没有哪些疾病,或没有出现过哪些状况,而如果你陈述的有问题,那么在理赔的时候就可能拒赔。

假黄金案也一样,尽管武汉金凰是投保人,因为武汉金凰投保的时候,是说这黄金是真的,但现在黄金是假的,那就是武汉金凰做了虚假性陈述,而保险合同是基于这份陈述做的,那整个合同都可以无效、保险根本不存在,还要个鬼的钱。

第四道坑:标的出事要尽快通知保险公司,否则拒赔

买了保险之后,一旦出事要尽快告诉保险公司,比如车险,当时不打电话不报案,现场啥的都没了,后面再去找保险公司,也是不太管的。

武汉金凰的黄金变铜块之后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了吗?当然没有,要不早爆出来了,标的物发生变动没通知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

假设通知了呢?或者说一部分出现索赔之后,保险公司也可以终止合同,因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了,要么加费,要么终止。

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会发现保险合同非常之长,正常人是不会一点点看完的,保险单的结构里有一般条款有明细表,后面还会有个东西叫批单,原则上,后面的批单可以改前面的批单,这个投保人和保险人改就行了,受益人也就是信托公司没权利知道。

别说人家保险公司是故意坑信托的,是历来保险合同都这样,精算师的脑袋还是厉害,这也是为什么保险公司佣金那么高,利润依然不错的原因。

几个坑绕下来,信托公司有苦难言,当然,这口气是咽不下去的,这不最大的苦主民生信托已经行动了。

为了要钱,民生信托把法律方面的专家、教授都请出来了,坚信法律公平公正,估计后面一溜儿信托公司都投赞成票。

实物黄金一般年收益利率(信托大佬亲身讲述)(3)

民生信托请的专家,自然是赞成保险公司要赔的,但具体听哪边的,还要看法院及上峰旨意,全国68家信托,有15家上了道,家家有背景,显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连副省长都出来主持大局了,毕竟湖北企业以后还要融资不是?

这钱到底从谁兜里出呢?

投资人的钱,大概率先从信托公司出,诸如民生信托等已经决定先用自己的钱给投资人,信托公司都有不少有钱股东,注册资金又雄厚,目前已经有2600多亿的规模,兑付160亿还是拿的出。毕竟保住牌照最要紧。

然后信托公司再来与保险公司撕,多方共担,都是专业选手,谁也不想自己吃大亏。

大戏已经揭幕,但什么时候是高潮还不知道呢?而吃瓜群众能最想知道的莫过于这黄金怎么换成铜块的?从业者则需要了解更多。

至于武汉金凰怎么把钱给搞没了?原因很复杂,这里不细说,本来想借点钱蛇吞象,结果被象牙把蛇喉咙给刺破了。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