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

推荐:三国时代的男童,你想象不出有多可怜 三国时代为何人贩子猖獗?

文/丐丏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1)

【作者简介】丐丏,本名张新春,辽宁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市作协会员,编辑职称,喜爱文史,些有文章见媒获奖出版,现为国企管理人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2)

2.曾子自问君子

对于君子,《泰伯》记录了曾子的一段自问自答,也是3个层面,他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为友、为臣、为人——与人信、与国忠、与己守,一言以蔽之“有担当”,这样的人不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曾子这认识应该也是师于孔子的。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3)

3.司马牛问君子

孔子对司马牛问君子的回答是“不忧不惧”。司马牛反问:不忧不惧就君子了?孔子反问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问心无愧则“不怕鬼叫门”;“鬼”不找你麻烦你就肯定是君子了。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4)

4.子贡问君子

对于子贡,孔子认为其主要问题是“非言之艰而行之艰”(范祖禹注),故当子贡问怎样做才算君子时,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就是要先行后说,有了实践经验和经历资历,你才有得说,也才能说得好——如果你愿意说的话。孔子曾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类似的教诲还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对照自检一下,你子贡君子了没?(参见下节)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5)

5.子贡问君子之恶

子贡问:君子有所厌恶吗?孔子说:有!即:“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头脑僵愚)者”(《阳货》)。这4种君子厌恶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可自检性——我君子否?

子贡答孔子所问,道出了他的“三恶”:“恶徼(音交,剽窃)以为知者,恶不孙(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孔子另表示过自己的“三恶”:“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家邦(一言或几言丧邦)者。”(《阳货》)前后计“十恶”(有相近的),均可为律。一一自检内视而不愧不悔不心惊便可为君子了。子贡“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还是比较君子的。

子贡听到孔子谓子贱(宓不齐)“君子哉若人”(《公冶长》)后坐不住了,问老师:那我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子贡追问:那是一个什么器具呢?孔子告诉他:“瑚琏也。”(《公冶长》)瑚琏,宗庙盛黍稷的器具,华美贵重;夏称瑚,殷商称琏,周称簠簋。即为器,用途就是具体而有限的;“君子不器”(《为政》),你子贡尚未“君子”啊!不知子贡是否理解了老师的深意。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6)

6.棘子成问君子之文

《颜渊》中有一段棘子成(卫国大夫)和子贡的对话。棘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质美、质地好、本质朴实就好了,何必还要讲究文辞礼仪呢?子贡说:此言差矣!文、质是相互依存的,“虎豹之鞟(音阔,去毛兽)犹犬羊之鞟”——毛之不存,皮岂辨焉?这“鞟”之喻很形象,虎豹犬羊之别就在于那一身毛。此君子与彼君子的差别就在于那一点点“文”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7)

7.子路问君子之勇

子路与孔子论“君子尚勇乎”,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君子义以为“尚”,小人义以为下。《宪问》:“仁者必有勇。”有勇无义、勇而不仁非君子。勇,通常表现为浮躁,似与君子不搭调。君子之勇不表象,隐忍而动。有勇无谋败事,有勇无义乱事(世)。与其有勇无义,宁有义无勇。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8)

8.子路问君子之穷

游说到陈国,孔子一行绝粮断炊了,有人生病了,大家都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子路一脸不高兴地找到孔子,开口便没头没脑地问:“君子亦有穷乎?”穷,穷困,贫穷加穷途。孔子慢条斯理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安贫!小人要是穷成这样早就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了。“君子有穷途,小人无绝路”的。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9)

附:君子百行

如何“君子”呢?《论语》中有些无“问”无“?”之“答”,胜于前述所蕴含,如:“君子不(庄)重则不威”(《学而》)、“君子坦荡荡”(《述而》)、“君子成人之美”(《颜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等等。

《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得意),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这是孔子答鲁哀公“何谓君子”之问,具有高度概括性,其重心在于“自强不息”(《周易》),可为“问君子”的标准答案。

我曾编辑过《关于君子的若干准则》(331条“君规”),集自各种古籍。应劭《风俗通义》中言“君子百行”,岂止啊!

论语十则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论语之问君子)(10)

相关推荐:

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之事?

文化丨今日处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四君子之—兰草,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