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

春风唤醒大地,春雨浸润着新一季的色彩,春天是鲜花的海洋!属于2019年的杜鹃花季已经悄悄拉开帷幕,将以漫山遍野的燎原之势,绽放出氤氲如幻的锦绣繁花。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2)

如果去不了贵州的百里杜鹃这样的世外桃源,不妨就近观察下这段时间城市里的公园和植物园,也有杜鹃花的身影哦。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3)

锦绣杜鹃在公园中常被修剪成整齐的绿篱(图片来源网络)

锦绣杜鹃,又叫春鹃或毛鹃可以说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里最常见的杜鹃花品种(没有之一)。虽然这是杜鹃花属极为常见、极为普通的一个品种,但它绽放出的锦绣繁花也能让每一个过往的游客感觉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境。

1初识“锦绣杜鹃”

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 pulchrum)是中规中矩的半常绿灌木,若不加修剪的话,可以长到1.5米到2.5米的样子。叶薄革质,椭圆状长圆形,边缘反卷,全缘。叶子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在上面下凹,下面显著凸出;叶柄密被棕色糙伏毛。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4)

锦绣杜鹃有个别名,叫毛杜鹃,大概因为它在叶片刚长出来的时候,表面会稀疏地着生有褐色的毛,但是随着叶片的成长,正面的这些毛会消失不见,而叶柄和树枝上则一直保留着这些棕褐色毛的痕迹。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5)

锦绣杜鹃花色比较丰富,白色,淡粉色至深紫红色均有(@辰小山 摄)

锦绣杜鹃的花直径一般在6厘米左右,颜色从白色、淡粉色到浓艳的紫红色均有,阔喇叭形,花朵分五瓣。虽然从总体外形上来看是中心对称的,但是最上方花瓣上的深红色斑点,以及弯曲的花蕊,让花朵更多地呈现出两侧对称的特征。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6)

最为常见的锦绣杜鹃就是这样的(@辰小山 摄)

锦绣杜鹃开花时并不低调,只是两三朵就足够吸引人的眼球,开成一树那就可谓“乱花渐入迷人眼”了,所以它常用于园林栽培,也可常在城市道路中见到它娇丽的身影。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7)

纯白色的锦绣杜鹃似乎不太多见(@辰小山 摄)

2锦绣杜鹃的来源

虽然锦绣杜鹃非常常见,然而它并不是一种野生植物,而是由人工杂交培育而来的。最早,人们曾认为它是一个原产中国的原生种,但是一直没能在野外找到它的原生种群。因此,分类学家现在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园艺杂交种。因此在它的学名前后两个词之前有一个“×”,表示它是一个杂交种。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8)

锦绣杜鹃生长较快,喜欢光线佳、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的环境中。华东地区其花期一般在3月底4月初,华南地区的更早。花玫瑰紫色,十分美艳,雄蕊10枚,等长。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9)

根据定名人的原始描述,认为它可能是原产日本的皋月杜鹃(R. indicum)父本与白花杜鹃(R. mucronatum或 R. ledifolium)母本杂交的后代。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0)

皋月杜鹃(thediary.caerhays.co.uk)

皋月杜鹃,株型明显比锦绣杜鹃小很多,更喜欢林下光线弱的环境,叶片明显短小,因叶表被毛少,具有光泽,本种的雄蕊只有5枚,是非常重要的区别特征。皋月杜鹃的花期稍迟,一般在5月左右,因此园林园艺上又称作“夏鹃”。叶片在气温降低时会显紫色,也常称“紫鹃”。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1)

白花杜鹃(图片来源:boktowergardens.org)

3华东区园林中常见的杜鹃

在华东区的山野中,常见野生的杜鹃基本就3种:映山红(R. simsii)、满山红(R. mariesii)和羊踯躅(R. molle)。映山红是朱红色,满山红是粉紫色,羊踯躅则是明亮的金黄色,三者均在清明前后盛开,它们自然分布的海拔不高,目前在园林中也常见有栽培应用。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2)

图:映山红(左)、满山红(中)和羊踯躅(右),@辰小山 摄

除此之外,在花市中还常见一种株型更加小巧可爱的盆栽杜鹃花,名为“西洋杜鹃”或“比利时杜鹃”,这类杜鹃的来源就更为复杂了,都是经过了人们无数次的杂交之后才培育出来的。通常生性比较娇嫩,常应用于室内观赏。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3)

花市里常见的西洋杜鹃(图片来源见水印)

如果实在搞不清这些繁杂的杂交史,也大可不必过于纠结栽培植物的种系了,里面有太多乱糟糟的过程——记住花坛里种的是锦绣杜鹃就好。

四月蔷薇盛开(芳菲四月锦绣杜鹃盛放)(14)

辰小山

5分钟前: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字样,或者回到本公众号主届面,点击底部菜单“号内搜”→“乡土植物”即可回顾该系列所有文章。

该写作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编号:18dz2306500)的支持,所有内容将与科委平台“科普云”共享),感谢大家支持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