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是天妒英才还是情深不寿)

陈维嵩曾说:“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纳兰词,又名饮水词,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所著,其间诗词记载了纳兰性德一生的忐忑曲折。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是天妒英才还是情深不寿)(1)

纳兰性德,字容若,出生在贵族阶层,出身于满清大族叶赫那拉氏,父亲是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更是皇族的一员。

显赫的家世让纳兰性德从小就得到了极好的教育,甚至能够出入皇家禁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小时候起就接触到的富贵奢华,是他养成不慕名利的淡然性格的基础。

满人在马背上打天下,入主中原后也依旧保留了旧俗,八旗子弟从小就学习骑射。纳兰性德也不例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是“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

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入国子监,随后几年接连参加科举,在他二十二岁那年考中进士。当时的内阁学士因为欣赏他的才华,收了他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纳兰性德学习极为勤奋,还主持了儒学经文的编撰,并以自己这么多年的见闻为根据,写了《渌水亭杂识》。

康熙皇帝欣赏他的才华,再加上他出身于大贵族,被康熙封为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他的出身、际遇,让他对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但是与此同时,他的才华又让他在对人对事上保持了一种狂,也可以说是一种诗人对世俗的清高。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是天妒英才还是情深不寿)(2)

· 纳兰性德的一生,就像他的词,起于情深,终于深情。纳兰性德二十岁与妻子卢氏成亲,婚后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恩爱非常。“一往深情深几许,深山夕朝深秋语”这样的感情,令人羡慕。

卢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与容若相知、相恋,却无缘与他共度余生。成亲仅仅三年,卢氏就因为难产去世。

妻子离世后,纳兰性德因太过伤心,缠绵病榻,作饮水词。

后来多年,时时记挂卢氏,不能忘却。

故地重游,念及当日相见,他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

呼朋唤友,齐聚一堂,他说:“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中秋佳节,赏花望月,他说:“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爱妻的离世,对纳兰性德的打击非常大,之后几年,他不停写诗作词,“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这样的颓然失意,几乎与前几年的春风得意判若两人。

古人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纳兰性德也没能走出这个魔咒,在他三十岁那年,因病去世。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是天妒英才还是情深不寿)(3)

纳兰性德一生,作词近四百首,大多是写爱情,他的情深,让人动容。也应了他词里的“两人多薄命”。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这一句诗,完美的表达了纳兰性德对爱情的期待。这样的爱情,又有谁不期待呢?

纳兰性德一生所作,为《纳兰词》,在当时就极受赞誉,“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由此可见,当时的词句传播之广。

词人周颐曾赞纳兰性德为“国初第一词手”,他的英年早逝,也为人叹惋。

读《纳兰词》,看容若一生的遗憾,看他们的相知相望,看“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的凄婉,品味人生的得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