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1)

源远流长的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2)

彝族先民为世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越西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

彝族服饰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是人们适应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历史源远流长。彝族文献有“弹毛擀毡阿约阿先来发明,纺线织线濮嫫尼依来发明,裁衣缝衣觉觉伍支来发明,制金打银阿合来发明,头盔铠甲吉博尔惹来发明”的记载。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3)

越西彝族服饰,系凉山彝族中史乍语音地域彝族服饰。黑色为服装的基本色调。20世纪50年代,越西县境内彝族曾穿麻布和羊毛织成的男裤女裙及衣服褂褂、筒状毡袜和麻鞋、山羊皮褂褂、绵羊披毡(也作被盖)等,当时有用棉布做的男女服装,男上衣除了用青布和蓝布制作外,还有用白布做的男上衣,在衣肩衣袖上镶一道道黑色细条纹作装饰(这种白布衣服早已消失)。女裙有黑裙、红裙、黄裙和白裙,那时布料质地差,颜色单调,做工简单,饰纹一般只有两细一宽并列直线纹和三条细线并列波浪纹两种,许多衣服不加任何饰纹。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4)

20世纪60年代物资匮乏时期,有用棉花捻线做察尔瓦的,有用棉线织布做衣服的。

70年代,虽有用卡其、平绒之类棉布制作彝族服裝的,但为数不多,当时经济条件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20世纪80年代后,广大彝族民众才陆续广泛使用毛呢、纤维、棉纤混纺等质地优良、色彩鲜艳的各种面料制作彝族服装。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5)

在汉文献中,有关彝族服饰最早的记载见于《华阳国志·南中志》:“彝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裏结,无大侯王。”唐以后记载就越来越多,陈鼎《滇黔游记》载:“彝妇纫叶为衣,飘飘欲仙。叶似野栗,甚大而软,故耐缝纫,具可却雨。”(唐)《蛮书·途程第一》云:“邛部台登(今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一带)中间,皆乌蛮也。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南诏野史》(下)载:“黑倮倮…男绾发于耳,披毡佩刀,妇人贵者衣套头衣,方领如井字、无襟带,自头罩下,长曳地尺许,披黑羊皮,饰以铃索。”宋代彝族服饰保持唐风,依然是“椎髻、跣足、披毡或衣皮”(《太平寰宇记》),清代《邛嶲野录》记录凉山彝族“男子……发绾大髻,以竹簪独刺绾于额际,戴黑毡笠,大于箕。披黑白毡衣,妇女短衣长裙,肩佩铜镜螺蚌之类”。“倮倮即黑彝也……椎髻、赤足、披毡、带刀弩。女着花衣长裙,披发跣足,戴金银耳环如帐钩样。”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6)

从远古的“衣其羽皮”等为主的避害、御寒、遮羞为主要功能的原始服饰,到后来的以御寒、遮羞和审美、信仰、习俗等多种功用并重的服饰,彝族服饰历经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简朴、古朴、典雅的风格逐步向华丽多样的风格转变,其发展呈现出清晰的历史脉络。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7)

彝族服饰凝固了每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传统工艺、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彝族服饰在衣服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帽子、头帕、挂包、围腰、裙边等部位装饰各种花纹,最常用的工艺习俗有贴花、挑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以及刺绣、滚绣等。

文/蒋志聪图/胡小平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8)

素材来源 | 凉山文艺

综合整理 | 五彩凉山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这里!

印象邛海,莫负好时光!

清明出游,我们在德昌等你!

你好!我是会理,我为自己代言!

春季户外游,州内这几个地方推荐给你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在北京启动 主题:回归与凝望

准备好时间 !4月8-9日,去德昌过桑椹樱桃节

食不可挡 | 小乌金猪——到凉山必吃的彝家第一菜

凉山唯一! 会理古城入选第一批四川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好消息!凉山唯一,西昌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喜讯!凉山A级景区再添新成员!冕宁彝海、会理会议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温馨提示,长按下方两个二维码

惊喜等着你哦

微信公众号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9)

五彩凉山APP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10)

彝族服饰代表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化凉山彝族服饰)(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