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雕刻艺术(乐山一雕塑拱手礼)

过年时,很多人都喜欢双手抱拳拱手,互相行礼,既表达一种尊敬祝福之情,又有几分传统味道在其中。最近,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的“拱手礼”的方式被网友吐槽“拱”错了。对此,吟诵非遗传人、文史专家、四川省国学教育研究会主要发起人陈洪称,揖礼、拱手礼、抱拳礼等都各有讲究,上述雕塑中男子行的即拱手礼,但是拱错了。”

乐山大佛是雕刻艺术(乐山一雕塑拱手礼)(1)

雕塑“拱手礼”

雕塑右手包左拳 市民质疑拱手礼“拱”错了

最近,四川乐山的一组雕塑就引发了网友热议。这组雕塑位于乐山岷江东岸嘉州长卷天街停车场附近,雕塑包含三男一女一狗,男子都穿着长马褂、戴着帽子,其中一名留着长须的男子和一名背着布袋的男子正在拱手行礼,都是右手包着左拳。

“拱手礼不都是左手在上,左手包着右拳吗?”有细心的市民认为,这“拱手礼”不对,跟传统礼仪完全是相反的。难道这组雕塑另有说法?

2月27日下午,嘉州长卷天街相关负责人周女士回应,已经问了做雕塑的设计方,古代没有明确的说法,(拱手礼)到底是左手包右拳还是右手包左拳。

不过,网友还是闹麻了。有网友直指,“没文化真可怕。”也有网友说,“在现代可以不必过于强调哪只手在外或在上。”

文史专家:揖礼、拱手礼、抱拳礼各有讲究

对此,吟诵非遗传人、文史专家、四川省国学教育研究会主要发起人陈洪介绍,其实传统礼仪离不开三本书:《周礼》《仪礼》和《礼记》。在古代,无论是拱手礼还是抱拳礼,又或者是交手礼、叉手礼等等,这些根据双手姿势变化形成的动作,都是从相见礼的揖礼演化而来。相见礼起源于春秋以前,不过在春秋时期流行跪拜礼,揖礼没有跪拜礼那么隆重。

据陈洪介绍,揖礼的基本姿势是: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抚托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拱手为礼。古人讲,男左女右,女子揖礼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后来又慢慢出现了女子万福礼,也就是叉手礼。

“上述雕塑中男子行的即拱手礼,但是拱错了。”陈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拱手的时候两手稍弯,相叠于胸前或偏上,形成一个拱形,也可一手虚握,用另一只手抱住。拱手礼作为传统仪礼演礼的一种,也存在男女之别,男子行礼的时候右手成拳,左手包住,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友善的意思。女子行礼的时候左手成拳,右手包住。不过目前并没有发现历史上有关于女子行拱手礼的记载和图画,只是按照传统仪礼演礼的规定,今天演化的。

关于抱拳礼,陈洪说,其实就是从古代军礼演化而来。抱拳的标准姿势是: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或左手四指并拢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拇指弯曲,两手手心朝胸,向外前平推出。

拱手礼长盛不衰 多用于拜年、恭喜、祝贺

据陈洪介绍,标准揖礼常见于今天各种汉婚场合、传统文化仪式中。而抱拳礼今天用得很少,唯独拱手礼长盛不衰。从古传到今,多用于恭喜、祝贺、拜年等比较喜庆的场合。如每年过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也会向观众行拱手礼。

乐山大佛是雕刻艺术(乐山一雕塑拱手礼)(2)

央视主持人拱手礼拜年(图片来源网络)

陈洪认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先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再来根据社会发展进行创新改良,让它永葆活力。

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

编辑 余孟祥

乐山大佛是雕刻艺术(乐山一雕塑拱手礼)(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