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庐江是现在哪个城市(庐江与舒城之争)

庐江、舒城均自称“周瑜故里”,近年庐江将原军二路改称周瑜大道,舒城于2021年也将原三里河路更名为周瑜大道,两县民间更是带着情绪化的攻击对方窃取本县名人,与两县相关的学界也纷纷为本县站队、摇旗呐喊,都出了一些所谓“研究成果”论证周瑜是庐江人或者舒城人其实周瑜故里之争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了舒城有周瑜城遗址和关于周瑜屯兵的种种传说,舒城周瑜文化研究会找到两套清朝的《周氏宗谱》,族谱记载周瑜“居舒城麻地”而庐江有周瑜墓、小乔墓等,庐江县也找到古代家谱的证明,绍兴《周氏族谱》认为,周荣的父亲周清,“字宇清,擢舒令,晋庐江太守,遂家于舒城,生子荣,荣字平孙,官至太守,尚书令……”此族谱认为周荣的父亲周清在晋升为庐江太守时,举家生活于庐江郡舒县之城中虽然双方都有证据,但都是间接证据,不能直接佐证周瑜是哪里人可以说舒城、庐江谁也说服不了谁,徒留民间打嘴仗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时期庐江是现在哪个城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时期庐江是现在哪个城市(庐江与舒城之争)

三国时期庐江是现在哪个城市

庐江、舒城均自称“周瑜故里”,近年庐江将原军二路改称周瑜大道,舒城于2021年也将原三里河路更名为周瑜大道,两县民间更是带着情绪化的攻击对方窃取本县名人,与两县相关的学界也纷纷为本县站队、摇旗呐喊,都出了一些所谓“研究成果”论证周瑜是庐江人或者舒城人。其实周瑜故里之争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了。舒城有周瑜城遗址和关于周瑜屯兵的种种传说,舒城周瑜文化研究会找到两套清朝的《周氏宗谱》,族谱记载周瑜“居舒城麻地。”而庐江有周瑜墓、小乔墓等,庐江县也找到古代家谱的证明,绍兴《周氏族谱》认为,周荣的父亲周清,“字宇清,擢舒令,晋庐江太守,遂家于舒城,生子荣,荣字平孙,官至太守,尚书令。……”此族谱认为周荣的父亲周清在晋升为庐江太守时,举家生活于庐江郡舒县之城中。虽然双方都有证据,但都是间接证据,不能直接佐证周瑜是哪里人。可以说舒城、庐江谁也说服不了谁,徒留民间打嘴仗。

本文拟梳理一下舒城和庐江县的沿革,最后再阐明我对周瑜故里的主张。

(一) 汉朝之前

舒城、庐江同处皖中,汉朝之前安徽中部地域北抵淮河、南及长江、西限霍山、东达巢湖这一带,统称淮夷或南淮夷。淮夷族在这一带建立了众多小国家,号称群舒。《左传》宣公八年又作众舒,是指舒人建立的若干邦国,非指一国。《春秋释例·土地名》谓群舒有“舒龙、舒、舒寥、舒庸、舒鸠五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认为舒、群舒、舒蓼、舒庸,舒鸠是“一国而有五名”,皆谬。然群舒究竟包括哪些国家,文献上亦无明确记载。今考覆《春秋》、《左传》、杜预《集解》及《世本·氏姓》等,得群舒之属凡九,即舒、舒庸、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宗、巢。

世代久远,可见古代对群舒就有争议,但大体上可以知道,汉朝之前是没有庐江县与舒城县的,它们在当时应当分属于群舒中的某个或者数个小国家。桐国与群舒邻近,也疑似群舒国。

在西周时期这些以舒为名的小国都以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徐城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为宗主国。春秋战国时期,徐国衰弱,群舒先为齐国、楚国争夺,后又被吴国、楚国鲸吞。到战国后期,这些叫舒的国家相继在历史舞台消失,估计都被楚国吞并了。

秦始皇开国后,废分封,定郡县,皖中各地均属于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管辖。而秦朝的庐江郡(治番阳,今江西省鄱阳县)辖今天的安徽省铜陵市、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等市。秦朝时九江、庐江这两个地名在今天位置正好相反。

(二) 两汉至隋唐

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故淮南……县十二:舒,故国。莽曰昆乡。居巢,龙舒,临湖,雩娄,枞阳、寻阳、襄安、潜、皖、湖陵邑、松兹”。可见西汉时皖中属庐江郡,郡治在舒县。

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载:“庐江郡,文帝分淮南置。……十四城……曰:舒、雩娄、寻阳、潜、临湖、龙舒、襄安、皖、居巢、六安国、蓼侯国、安丰、阳泉、安风。”《郡国志》云:“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也就是说东汉时庐江郡仍管辖皖中,郡治仍在舒县。

三国战乱,庐江郡分治为二,魏与吴均设置了庐江郡。魏庐江郡治六安、吴庐江郡治皖城(潜山),原庐江郡毁于战祸,成为魏、吴交战的战场。

西晋恢复庐江郡,《晋书·志五》“庐江郡汉置。统县十……阳泉,舒故国,有桐乡。灊天柱山在南,有祠。皖,寻阳,居巢桀死于此。临湖,襄安,龙舒,六故六国。”庐江郡辖阳泉、舒、灊、皖、寻阳、居巢、临湖、襄安、龙舒、六等十个县。

南北朝时期。宋、齐两朝,舒县均隶属于庐江郡。《宋书·卷三十六》载“庐江太守,辖舒令、灊令、始新令”。《南齐书·卷十四》“庐江郡辖舒令、灊令、始新令、樵等地,舒为郡治。梁、陈两朝史书均无志。

隋朝,《隋书·志二十六》“庐江郡……开皇初改为庐州。统县七……合肥……庐江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后齐州废,开皇初郡废。……襄安……慎东……霍山……渒水……开化……”。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庐江县的名称,它和合肥、襄安、慎东、霍山、渒水、开化等6县一起成为隋庐州府的七个属县之一。结合《南齐书》可知,庐江县是沿袭了齐庐江郡郡治舒,梁朝庐江郡改名叫湘州,隋开皇年间废除了庐江郡,庐江这个几千年闻名九州的地名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给了舒县,舒县作为地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隋而始它以庐江县的名称存在于中华大地。

《旧唐书》“庐江,汉郡名。汉龙舒县地,属庐江郡。梁置湖州,隋复旧也。舒城,开元二十三年,分合肥、庐江二县置,取古龙舒县为名。”至此,庐江与舒城两个县的名称都正式确定了。但是《旧唐书》的记载也给后世庐江、舒城谁是古县“舒”的继承者之争埋下了伏笔。

(三)舒、龙舒、庐江、舒城

因为《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似乎舒城、庐江谁是舒的继承者,谁就是周瑜故里。

谁是龙舒、谁是舒,这不是今天两县人之间的争论,实际上争议在古代就开始了。

1、 认为庐江是龙舒。 《旧唐书》“庐江,汉郡名。汉龙舒县地。”《读史方舆纪要》“庐江县府南百八十里。东至无为州百八十里,西北至舒城县九十里,西南至安庆府桐城县亦九十里。汉龙舒县地,属庐江郡。梁天监末,始置庐江县,兼置湘州治焉。”《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六》“庐江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旧十二乡今七乡,本汉龙滁(舒)县地,故城在今县西一百二十里,梁武帝置庐江县,义宁元年,移于石渠东南,景隆二年,移于今所。七门堰在县南”。

2、 认为庐江是舒。《汉书·地理志》“舒,故国。莽曰昆乡。”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改庐江郡之舒县为昆乡。《宋史·地理志》:“庐江县有昆山矾场”皖中一带,庐江以产矾闻名,因此庐江郡郡治所在地——舒县,应当就是今天安徽省庐江县。光绪《安徽通志》辩讹关于“古舒县古龙舒县考”也明确记载:“旧说及府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县)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总体而言,经过历朝的论证,以及古代提到的舒县的特产,以及考古学的考证,舒是庐江县已经确定无疑,所以今天各种版本的《辞海》以及历史书籍在标注舒时,都明确无误的写到舒,今安徽省庐江县,治所在庐江县西城池村。

3、 龙舒是谁?由于,龙舒早已撤掉,所以除了《旧唐书》、《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寰宇记》等误认为龙舒是今天庐江县外,大部分其他资料都认为龙舒县就是今天舒城县,今天的舒城也以龙舒自居,该县出产的酒类就有龙津、龙舒宴,万佛湖水库以前的名字也叫龙河口水库。但是在汉朝时,舒县和龙舒县是并存的,汉晋时都有舒县和龙舒县,皆隶属庐江郡。龙舒县与舒县下辖地区先后有交叉。东汉永平元年(公元58年),龙舒县则改为“龙舒侯国”。《安徽省志》记载,龙舒侯国在汉时“立国13年”。永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明帝封楚王刘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领舒县、龙舒县。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认为:“舒西南有龙舒,东汉侯国,六朝县废,今怀宁、桐城之间有大小龙山,意古龙舒境乎。”说明汉龙舒县包括今天的安徽怀宁县、桐城市。清·姚鼐也是同样的观点。他在《汉庐江郡沿革考》写道:“龙舒,盖得今怀宁北、桐城南地。”西汉龙舒县还下辖今舒城县西南山区。《安徽历代政区治地通释》曰:“龙舒县——春秋群舒之邑,西汉置县。故址疑在今舒城县西南晓天镇附近。”

(四)结论

1、舒,即古代舒县,在隋朝改名庐江县,因此舒是今天的安徽省庐江县,不是今天安徽省舒城县,舒城县是唐开元年间才建立的。

2、龙舒侯国包括舒县和龙舒县,范围包括今天庐江县、舒城县、桐城县、枞阳县和无为县一部分,其中龙舒县主体可能是今天桐城市,包括舒城县一部分。

3、庐江县和舒城县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一个整体隶属于舒县管辖,直至唐开元年间舒城县立县,两县才作为兄弟县长期存在,即使这样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的管辖范围也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两县交界处一些镇村,今天属于舒城的,过去可能是庐江县的,反之亦然。

4、由于舒城与庐江长期作为一个整体所以,尽管舒就是今天的庐江县,但是也不能因此断定周瑜就是今天庐江人,只要不能确定到周瑜出生的至少镇一级确切位置,他就有可能生在今天的庐江县,也可能生在今天的舒城县,甚至他出生在今天的无为市的什么地方在三国时也叫“庐江舒人也”。

5、此外,舒城与庐江的周瑜城、周瑜墓都年代久远,都没有扎实的证据证明它们就是真实的历史遗存,甚至在明朝时就已经有谁是舒县的争论,这两个文物是不是明朝人伪造的也不得可知。因为无论周瑜墓还是周瑜城都没有找到明朝以前的记载。

6、至于家谱,两县都找到号称是周瑜后代的周氏家谱,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补充,但是不可尽信,况且两县的周氏家谱都自话自说,因此两县的周氏家谱都不能作为周瑜故里的有力证据。

7、既然周瑜城、周瑜墓与周氏家谱不能作为周瑜故里的直接证据,那么舒这个地名可不可以作为判断周瑜故里的依据呢?前文已经叙述过,这个舒就是今天的庐江县,但是在古代他的范围比今天的庐江县大的多,舒县包括今庐江县全境,舒城县大部分,无为市、桐城市、枞阳县的部分地区。因此哪怕周瑜是无为人、桐城人、枞阳人,陈寿写《三国志》时,也会这样写“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综上所述,周瑜确切是哪里人,今天最大的可能是在古舒县范围内,但是已经不能精确到乡镇一级了。因此官方目前庐江、舒城两县共享周瑜故里名号的建议,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最为尊重事实和科学的办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