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

《人世间》的周秉昆相比于其他人非常幸运,在人生的不同拐角处,总能遇到贵人对他提携和帮助。

有人说周秉昆简直踩了狗屎运,他就是遇到一个洗澡摔倒的大官老头,然后把他送了医院,这事儿任谁碰见了都会送的。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1)

如果有人有这种想法,那就浅薄了,你没有认识到周秉昆的好运,他不仅仅是当了一次好人,遇到了一个大官,重要的是他自身具备贵人看中的优良品质和能力。

周秉昆第一次得贵人曲书记照顾,改善了他的工作环境。

他进入酱油厂出渣车间没多久,曲书记就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给他们装了大风扇,窗子也封严了,让他们不必再受苦。

曹德宝说:“领导终于良心发现,体恤他们的辛苦了”。

其实不然,他们工作环境的恶劣,领导们早都知道,曲书记也不是刚来酱油厂,前面两个老出渣工都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了,领导们也没想着改善下他们的工作环境。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2)

周秉昆是大年三十下午把马守常送到了医院,初七上班,工作环境就改善了,那是曲书记在春节期间四处活动的结果,这个时间点卡的,让人不浮想联翩都不行。

曲书记纵然有体恤他们工作环境恶劣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关怀。

但是曲书记为什么那么着急在春节期间四处求人,一定要改善他的工作环境呢?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3)

周秉昆送马守常去医院这件事情,遇到的人可能大多都会帮一把,但是看到他没穿鞋,就拿着麻袋片裹他的脚,想到去医院比较远,怕他的脚冻伤,主动脱下棉袄,把老爷子的脚裹严实了,这个举动就难得了。

周秉昆的这个举动是一种骨子里的善良,是一种本能的善良,这和送老爷子去医院是两种不同的善良,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善良,这种本能的善良才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体现。

看似曲书记那么快改变了他的工作环境,是他的贵人,其实还是他善良的高贵品质打动了曲书记,使得曲书记愿意在春节期间四处求人,低眉垂眼的说好话,为他改变工作环境。

周秉昆第二次得贵人提携,从出渣工成为推销员。

从出渣工到推销员,看似只是职位的改变,但是实际好处却是巨大的,推销员不仅工作时间上比较自由,重要的是每月可以多8元工资。

对于一个月只有32元工资的周秉昆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钱。

周秉昆能得到推销员这个职位,是曲书记力主推荐之下的结果。

曲书记不是那种任人唯亲的人,而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老太太,她推荐周秉昆是因为周秉昆有这个能力,非常适合这个职位。在五一的文艺节目会演中,他和德宝、吕川合演的《小快板挑战大提琴》获得了二等奖,并且他们三个给领导的印象排名是秉昆第一,吕川第二,德宝第三。

秉昆的快板在会演中打得很成功,不仅领导喜欢,工人和家属们也都很喜欢,一时间成了全市商业系统的小名人了。

有这样的前提,曲书记再一推荐,领导们才同意让周秉昆来当推销员,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去推销厂里的酱油。

曲书记这次对周秉昆的提携,有对他偏爱的因素(会演后吕川和德宝也很出名),根本上是曲书记看中他的能力,看中他的名人效应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4)

周秉昆表演节目并不是他想表演,而是曲书记负责厂里的表演节目,但是厂里缺乏文艺人才,她急得嘴里都起泡了,嗓子都哑了。周秉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才与吕川和德宝商议,三个人攒一个节目,算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对老太太的一种报答。

周秉昆没想到他的节目一举成功,他不仅成了名人,还得到了推销员的好工作。

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曲书记偏爱他也就理所当然了。

周秉昆第三次得贵人提携,从酱油厂工人变成杂志编辑。

一个酱油厂的员工,成为市宣传部门群众文艺办公室的杂志编辑,不仅是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转变,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更是质的飞跃。

《红齿轮》杂志招人时,可供选拔的人有好几个,并且每个人的曲艺水平都比周秉昆高很多,但是秉昆是马守常直接推荐的,所以他成功被借调到杂志社。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5)

马守常推荐周秉昆,不仅因为他是他的救命恩人,他要提携他,重要的是周秉昆有文艺才能,以他的能力和人品,不会给马守常拖后腿,所以打铁还得自身实力硬。

周秉昆第四次得贵人提携,成为白笑川的徒弟。

白笑川在文艺界被称为白教主,可想而知他的艺术水平和地位,想成为他徒弟的人估计能排二里地,可是他却主动收周秉昆为徒。

周秉昆一个酱油厂出渣工,又是走马守常的后门进来的,有什么能耐被曲艺界的教主看中?

第一,周秉昆主动把组好人好事的稿子抢了过来,这在白笑川看来,秉昆把难做的工作揽走了,把容易的工作留给了他,他感激秉昆。

第二,秉昆有文学才能,他进入杂志社写的第一篇稿子,就被负责人邵敬文评为重点类稿子,这奠定了他在白笑川心目中文艺青年的印象。

第三,秉昆有思想,他希望用文艺的方式宣传好人好事,这件事情他正在做。另外,他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用文艺的方式批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曲艺也成为投枪和匕首。

秉昆的想法正是白笑川的愿望,可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实现,而周秉昆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有望实现他的理想。

他愿意收秉昆为徒,把他的文艺创作经验和演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秉昆,让他圆了他的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贵人提携,其实是他看中了你的能力,你能帮他实现他的梦想,他的愿望

周秉昆第五次得贵人提携,成为杂志社正式编辑。

周秉昆出狱后,《红齿轮》已经停了,他只好又回酱油厂当出渣工。

1977年春天,马守常任省委文化部部长,《红齿轮》复刊,改名《大众说唱》,周秉昆和白笑川、邵敬文三人小组又回来了。

《大众说唱》是文化部重点推出来的杂志,非常重视,秉昆们很努力,市里电视台和记者宣传得很到位,第三期就突破五十万的销售量,火得不得了。

人红是非多,杂志红了惦记的人也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编制进人,于是就有一些人把目光盯上了周秉昆,因为他是借调的,不是正式员工。

这时周秉昆的第四个贵人邵敬文挺身而出,一力保住周秉昆。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6)

那些人为了进入杂志社,无所不用其极,不但盯着他借调的身份,还反映说马守常徇私。

被逼到死角的周秉昆开始改变工作思路,他除了兢兢业业地工作外,开始搞人际关系。他见着杂志社所在的甲三号楼里的人都热情地打招呼,联络感情,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到编辑部来聊天,交谈文艺思想,编辑部打破了往常幽闭式办公的方式,这让邵敬文和白笑川非常高兴,两人一高兴,决定邀请甲三号全体人员开个联欢会,组织任务当然落到周秉昆身上。

周秉昆不仅邀请了甲三号的人,还把《大众说唱》的多位作者都邀请过来,此事被市委宣传部知道,认为是好事,于是众多的文艺界人士都来参加,一场小小的联欢会办成了文艺界的盛会,联欢会办的非常成功,不仅有省委领导、市委领导来讲话,还有电视台来报导,各方面非常满意,当然了,周秉昆的文艺活动组织才能也获得了好评和肯定。

周秉昆从此成了编辑部御用组织人,他参加的座谈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肯定,时机成熟后,邵敬文面对来调查的人员,帮周秉昆说了一堆赞誉之词,然后周秉昆顺利转正,成为编辑部的正式员工,再不是出大力流大汗的酱油厂出渣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秉昆在表现自己,发挥自己才能的同时,也成为邵敬文的得力助手,给邵敬文创造了机会,让他办联欢会的机会,给他出业绩的机会,让他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所以这里的贵人提携,其实是互相成就

一个人,有时候能够遇到贵人的帮助和提携,一步一步成功,被贵人“看中”也是必要条件。

人世间周秉昆的人物解析(总遇贵人的周秉昆)(7)

贵人之所以看中你,帮助你,提携你,绝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运气好,在哪烧了高香,被哪个神仙保佑,而是因为贵人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他认可的能力和品质。

往深了一层说,在他是你的贵人的同时,你往往也是他的贵人,就像周秉昆和马守常,周秉昆是马守常救命贵人,马守常是他的事业贵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