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里面的立体画(老傅画宋韵雷峰塔图)

□傅伯星

雷峰塔建于五代吴越国末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北宋宣和二(1120年)毁于兵火,南宋乾道七年(1171 年)依原样重建,八面五层,外木廊漆红色,内为砖芯,是西湖南线的地标性建筑和主要景点。当时趁船游西湖的惯例,就从涌金门外上船,一路南行,至夕照山下上岸,游雷峰塔,游毕下船西行至苏堤南第二桥畔上岸,游湖山堂进餐购物,下午继续乘船北行去孤山,沿白堤至 昭庆寺前上岸回钱塘门。以此可见,雷峰塔是南宋西湖㳺览的一项重要活动,所以名列西湖十景之一,前后获得不少诗人词家的赞美,充分反映了南宋一代人们对它的喜爱。

下图参照南宋末年佚名作者《西湖清趣图卷》中所画的夕照山和雷峰塔图像,作于2018年,塔下湖岸的房屋、埠头、寺院等建筑基本上都予保留,唯对下船上山之路加以明确,塔下显严院也有了明确的描绘。上一幅竖的雷峰塔图纯出想象,此幅应较合于实景。

雷峰塔里面的立体画(老傅画宋韵雷峰塔图)(1)

雷峰塔 傅伯星

雷峰塔里面的立体画(老傅画宋韵雷峰塔图)(2)

夕照满雷峰

雷峰塔里面的立体画(老傅画宋韵雷峰塔图)(3)

长桥 孙宁

雷峰塔西的长桥,《西湖清趣图》也有明确的表现,因其与西湖中其他桥梁的材质构造全然不同,可信是目击者的真实描绘。根据其造型并由孙宁执笔所画的《长桥图》,果然别具一格的韵味:坚固宽阔,斜坡平梁,二桥洞并列,畅泄山水。桥全用白石建造,与青山绿水相掩映,鲜明可辨,增色山湖。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