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1)

山阴老翁,梦中风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公元1192年十一月四日晚,偏僻的山阴农村里中,一个老翁望着窗外黑压压的天空,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听着四周的山上那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久久不能入眠,

他躺在床上,听着风雨声,想到梦中的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发出了如此这般的长叹,成为了流传千古、经久不息的绝唱。

这位山野老翁就是被罢官后,一直闲居在家乡山阴农村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在南宋那个时代,汉人政权被打的只能委曲求全、偏安一偶,那时的文人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表达一种山河破碎的悲痛之感,而其中最真挚著名的,非陆游莫属。

陆游出生的那一年,恰恰就是北宋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大宋朝廷南逃的前一年:“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感兴二首其一》)。

而陆游的家乡就是淮河以南的一个小山村。南宋和金国便是以淮河流域作为边界,以此地互相拉锯。

大宋政府南逃后,陆游的父亲因为不满朝廷这种懦弱而甘于偏安一偶,只知道自己安逸享乐的统治思想而罢官。

罢官之后,陆游的父亲经常在家中宴请那些主张抗金,北伐中原的有志之士。

所以还是小小年纪的陆游就这样饱受父亲的熏陶,自小便对国破家亡之祸感触颇深,深深烙印上了这份沉重的爱国情怀。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2)

毕生大志,北伐中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出生在两宋之交替之际,成长在南宋偏安之时,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都给陆游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于是北伐金人,收复中原成了他的毕生大志,一生都在践行此道。

为官之后,陆游日日忧心国情,他以蜀汉丞相为榜样,励精图治,以图大业:“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只可惜南宋朝廷懦弱,只顾享乐,陆游壮志未酬,就惨被罢官。

宋孝宗赵昚即位,陆游见时局已然有所转变,收复中原的机会快到了,便积极上疏,建议朝廷应该开始“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后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正式开始北伐。只可惜北伐大军虽然早期屡有建树,以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相继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后来却因为李邵不睦,导致符离之战大败。

宋军战败之后,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一时间主和派又占了上风,偏安之论再次成了南宋主要方针。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当然,一向和张浚站在一条战线上的陆游也免不了被主和派打压,他们对皇帝宋孝宗说,陆游一直“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导致宋孝宗大怒,直接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3)

流落蜀中,此志不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五首》

朝廷无能,惨遭罢官,陆游也曾想过:“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大圣乐》),不在管这些世间的烦恼事,自己高高兴兴的活下去就好。

只是他终究是放不下家国天下,放不下心中大愿,就如同他的偶像,蜀汉那位诸葛丞相一般,至死都不忘北伐中原,收复故土。

陆游第一次罢官赋闲四年后,朝廷终于再次启用他,让他入川当了个夔州通判。

在蜀中时,陆游不忘北伐大业,应王炎的委托,拟了一份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平戎策》。

在《平戎策》中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之后陆游又亲自到到大散关巡逻,这是陆游一生第一次亲身从军。虽然这段亲临抗金前线的生活只有短短八个月,他陆游却在这八个月的时间里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只可惜:“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平戎策》直接遭到了朝廷的否决。

陆游次对朝廷大失所望,第一次开始意志消沉,几乎不再奢求有一天能够真正的实现北伐中原的志向:“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夏日湖上》)。

只是他终究是放不下收复中原的大愿,再次冒着再次被朝廷处罚的风险,再次向当时的四川宣抚使郑闻上书,建议出师北伐,收复失地。结果可想而知,自然依旧没有被采纳。

之后的陆游对朝廷越发失望,在蜀州阅兵时,作《蜀州大阅》:“平生亭障休兵日,惨澹风云阅武天。”,直接抨击南宋朝廷懦弱无能、养兵不用、只知道苟且偷安的行为。

这一举动自然让那些容不下陆游的主和势力再次找到了机会,他们以此为由说陆游“不拘礼法”、“诋毁朝廷”、“燕饮颓放”,陆游的好友兼上司范成大迫于压力,也只得将陆游免职。

此后陆游再次对朝廷大失所望,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直言:“莫笑躬耕老蜀山,也胜菜把仰园官。”(《《躬耕》》)。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陆游嘴巴上说着不在想国家和朝廷的事了,心里却还是放不下报国大志。

好友范成大奉召还京时,陆游一路将他送到了眉州,临别时又恳切的嘱托范成大还京,一定要不要忘了北伐中原,早日收复故土:“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送范舍人还朝》)。

生平大恨,只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4)

仕途起落,初心不变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之后在蜀中生活的陆游醉心做诗、诗名日盛。宋孝宗终于再次召见他,最后任命他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

上任的第二年江西就发生了水灾,陆游为救灾亲自“榜舟发粟”,号令各郡开仓放粮,见粮食依然是杯水车薪,陆游又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

怎料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时,又被赵汝愚以此而借机弹劾他“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对于当今朝廷的风气,陆游也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忿然辞官,重回山阴。

陆游在老家山阴幽居五年后,才再次得到了朝廷的任用,封他为严州知州。

宋孝宗素知陆游的诗名,陆游向他辞别上任之时,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其实就是希望陆游多将心思放在写诗上,不要再北伐之事。

只是陆游又怎么可能放得下自己的生平大志?任满归来的第二年,他便等不及的再次上疏,提出来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

他建议朝廷要“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图北伐、恢复中原,并且还进言建议当时在位的宋光宗要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如此行为的结果自然和从前一般无二,谏议大夫何澹弹劾的陆游的言论“不合时宜”,朝廷上的主和派也对他群起攻之,最后朝廷以“嘲咏风月”是罪名,再次将陆游罢免。

离开京师的陆游悲愤不已,已经64岁的他将自己的住宅命名为“风月轩”,以为此后一心风月,不再为官“笑指身上衣,不复染京尘。”(《《赠洞微山人》》),可见他对当今朝廷到底有多失望。

只可惜他终究是不能“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点绛唇·采药归来》)。

此后因为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知阁门事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人便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

之后韩侂胄把持朝政,启用主战派“庆元党禁”。陆游再次奉诏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他大力赞扬和支持韩侂胄北伐的主张,并为韩侂胄作记题诗《南园阅古泉记》,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

之后爱国将领辛弃疾还专程拜访了陆游了,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领命出京之时,陆游还为其作诗送别,极力勉励他为国效命早日收复中原。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5)

留诗万首,道尽心愿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

排日醉过梅落後,通宵吟到雪残时。

——《小饮梅花下作》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是史上留诗最多的诗人,先存世足有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他自己更是自注云: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今六十年,得万篇。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兼具了沉郁悲凉和雄奇奔放的是诗人,不仅有杜甫一般的情怀,更与李白一般的才气,可谓是句句血泪,篇篇情深,其中不乏千古名篇,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的诗大致可以按照其生平分为三个阶段:

1,46岁入蜀以前,那时候陆游的作品还偏于文字形式;

2,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

3,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陆游的诗主要有他自己整理的《剑南诗稿》85卷,其中收纳其诗足足9000余首。世人对其有如此评价: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冯煦: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

不仅如此,陆游在词、散文、、史学以及书法上也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词作上,杨慎评价陆游词为: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刘克庄在《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为: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在散文上,陆游留有散文《渭南文集》足足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老学庵笔记》10卷。

史学上,陆游三作史官时曾编修了《两朝实录》和《三朝史》,私下里他更是遍取《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共计11个版本,按本纪、列传,编成了《南唐书》十八卷。

而书法更是陆游除了诗文外,最大理想的寄托和永远的追求。他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书,存世墨迹有《苦寒帖》、《自书诗卷》等。

朱熹称陆游的书法为“笔札精妙,意致深远”。明人程郇评价其“诗甚流丽,字亦清劲”。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6)

此性高洁,不为世污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陆游一生品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刚刚为官时,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向皇上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

看见皇帝宋高宗酷爱珍稀玩物,他担心皇帝玩物丧志,也不怕惹皇帝不喜,认为其“亏损圣德”,大胆谏言皇帝要“严于律己”。

为蜀中为官时,被奸臣陷害罢官,陆游便直接自号“放翁”以示性情,主动回应那些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的言论。

任江西常平提举时,陆游本是一心赈灾为民,开仓赈灾,却被赵汝愚以逾矩之名弹劾,见到朝廷这样不顾百姓死活,陆游更是主动忿然辞官。

在辛弃疾觉得陆游的住宅简陋,提出要帮他构筑田舍之时,陆游更是严词拒绝:“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漉残醅瓮葛巾湿,插遍野梅纱帽香。”(《《草堂》》)。

陆游的高洁品性就如那临寒盛开、香远益清的梅花一般,他一生只愿:“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二月二十四日作》)。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7)

殚精竭虑,至死不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 示儿 》

晚年的陆游辞官隐居在山阴老家,本来请问宋宁宗命韩侂胄出兵北伐,先后成功收复了泗州、华州等地。极为欣喜。

但好景不长次年便听闻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了韩侂胄,更是砍了力主北伐的韩侂胄的头,将其送往金国,再次和金国签订了一大耻辱条约“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听闻这些消息后,僵卧孤村的陆游不由的悲痛万分,最后更是忧愤成疾,直接卧床不起,之后更是病情愈重,终于在次年公元1210年,1月26日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还不忘北伐金国,收复中原的生平大愿,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绝笔《示儿》,读来字字都是血泪,句句都是悲歌。

有谁知“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后世伟人梁启超评曰: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周恩来总理更是称其为:宋诗第一,更胜苏轼,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陆游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师北定中原日)(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