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禁片缘起)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俗称“处女作”。在电影片头便标注了“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业”的字样,有那么一瞬间会让你觉得,哎呀,是不是放错电影啦?

贾樟柯的电影风格大家都清楚,大多数是反映本土社会底层的一些生活状态,思想概念颇似文学里的伤痕文学。这样的风格一般是有些年纪的人做的,所以他被人称作“贾科长”。

只是没想到,贾科长居然也曾是科班学生,更让人想不到一个科班学生会交出像《小武》这样的答卷来。

贾樟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禁片缘起)(1)

三陪女梅梅和漂泊的人用的新水壶


由于年代相对久远,所以在他的电影目录里这部电影知名度不算太高,当然也还有别的原因。《小武》的主角是一个惯偷,这个惯偷在贾科长的电影故事里既没有痛改前非也没有见义勇为。

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那时候还是在展望21世纪美好未来的98年,香港刚刚回归,澳门也正在归家路上。这样的电影第一是容易在国外得奖,第二呢?容易被内地禁播。

这部处女作的风评也就和贾导一样,一些人觉得是业界几乎不存在的良心,是许多人不敢揭露的现实;另一些人觉得只是为了迎合洋大人的媚外产品;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既不知道也不关心。

贾科长的其他电影或许更加当得起这样的毁誉参半,至于《小武》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它更加的纯粹,不管是电影《小武》还是“小武”这个人都没有那么的“坏”。

贾樟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禁片缘起)(2)

小武的尊严


小武是个惯偷,熟练到同学亲戚钱包丢了会托他的“关系”来寻回不值钱却要紧的身份证之类的,也让派出所的老警察和他熟稔得像老朋友。

如果你的成长环境不是那么优越的话,应该也有过这样的同学,他们不学好、成绩差,长年坐在教室的角落挨着骂,这样的人也不是一定心眼多坏,里头有那么一小撮人坚信着“义气”之类的东西,只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他们走上歧路。

小武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对着爱慕的三陪小姐胡梅梅说自己是个“手艺人”,是凭着手艺吃饭的老实人;他对着老朋友说当年曾许下发小结婚要给“六斤钱”的承诺,哪怕这个同伴结婚没给他帖子;他也会给老母亲送金戒指,然后转手就被母亲给了儿媳。但他在这些人眼里总归还是个偷儿。

贾樟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禁片缘起)(3)

一种对尊严的写照


一个偷儿是没有尊严的,和偷儿沾上的人也是如此。所以亲人、发小、情人都是要离开他的。这在小武眼里这是一个江湖,他做不了什么大人物,只能凭着手艺且守着“道义”过活。

他想不通为什么发小去走私、去开夜总会就能成为当地知名企业家,能被电视台采访还能娶个“比倪萍还漂亮”的老婆,他不也是偷吗?

贾樟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的禁片缘起)(4)

每个男人都曾有过的情义


小武是不会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样的道理的,因为愚昧才是他最大的病根。还好他最后明白在胡梅梅身上明白了什么是“失去”,一个偷儿总算明白了失去的痛苦,他也总算知道局子里才是安身的家。

像“小武”一样存在过的人很多,没人知道他们是改造过后重新做人了还是积习难改,也不一定需要知道。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思考和警示,而对于这些边缘群体来说,我们也只是美丽世界的孤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