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然 张蓉 见习记者 陈馨懿 通讯员 周杨

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杭州动物园工作人员何鑫等一行6人就背着行囊、防蚊虫液出发,目的地是西溪湿地公园。

这是他们做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第四次,主要是通过摸清现有湿地鸟类样本情况,为下一步分析多样性提供数据依据。

鸟类调查怎么做?在西溪湿地里面还藏着什么样的宝藏鸟类?今天(9月10日),小时新闻记者跟着调查小组一起出发,探秘西溪湿地里神秘的鸟类。

调查小组起早出发做鸟调

望远镜、长焦镜头、防蚊液一样不能少

清晨6点钟,太阳还没出来,杭州动物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小组已经行动了,大家聚集的地点是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区门口。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

(白头鹎)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2)

(大白鹭)

“起早来做调查,是为了配合水鸟的活动特征,大多在清晨和黄昏出没。”小组成员何鑫穿着一身长袖长裤,头上戴着防阳帽,抱着组员的早餐在等候着。

观鸟的装备很齐全,10倍的望远镜,长焦镜头相机,至少两小只的防蚊驱蚊液。“第一次来要多用点驱蚊液,观水鸟的时候,为了避免惊吓到水鸟要安静不能怎么动,所以太容易被咬了。”观鸟时被蚊子狂咬,几乎是每个小组成员都经历过的噩梦回忆。

走到正对着莲花滩的观鸟平台里,里面悬挂着各类鸟类的照片,在西溪鸟类简介中提到:截止2018年年底,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鸟类15目47科181种,在西溪湿地记录的181鸟类中,以雀形目鸟类占优势,共有25颗102种,其次为隼形目。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3)

(棕背伯劳)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4)

(苍鹭)

这次的调查是服务于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提升项目,也是“两西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杭州动物园是今年8月底才刚参与到西溪湿地鸟类调查中,选择了莲花滩——西溪湿地鸟类的集中区域,作为最佳选择。观鸟窗口都被木条一栏栏遮起,只留下大约二十厘米左右的空隙。调查小组成员一人蹲守一个窗口,坐在窗前,正好能透过这个缝隙,看到面前飘着大片浮萍的水池,远处层层叠叠、互相遮挡的树林。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5)

这片宁静的自然风光,在举起望远镜后就完全变了样。只需要一会儿,就能发现这里其实多么热闹:

浮萍边缘的小黑点,原来是挤挨着的五六只斑嘴鸭;芦苇丛里,猛地有白鹭一闪而过;叶片掉落、树枝晃动,透过镜片,几乎都有鸟儿的身影。苍鹭低头理毛,而后展翅盘旋落地,身影美得如同山水画一般。

在莲花滩观鸟的模式是望远镜和长焦结合着弄,望远镜看,长焦镜头拍摄记录,最后小组成员会碰头记录今天观察到的鸟类。

湿地最常见的水鸟是鹭类

还能见到十分稀少的黄苇鳽

在西溪湿地,水鸟的分布很广泛。“最常见的是鹭类,白鹭、大白鹭、苍鹭、夜鹭很多。”调查小组成员于学伟说,其次是鸭类,斑嘴鸭等。比较难见到的水鸟是绿鹭和黄苇鳽,这类水鸟不像白鹭、苍鹭等,不会经常出没在人类领域,更加警觉,“一年能见到一次,都属于很幸运的事情了。”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6)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7)

(黄苇鳽)

对于观察组成员来说,每一种水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苍鹭是个大个子,比起夜鹭整整大了一圈,脖子也要更长,它的个性是懒洋洋的,早晨时分多半是在岸边站着,就像在等着人一样,转头把喙灵活穿梭理毛。“行为像个小老头一样。”白鹭是个吃货,能一个上午都在捕食,但并不每次都有收获,俯冲下去的喙可能会笨笨的戳了个贝壳上来。夜鹭们灵活小巧,会偶尔打打架,打架时雪白的身子、灰黑的翅膀,干脆利落的飞行姿态,总是富有天然的吸引力。

看到比较稀有的水鸟,就更能令小组成员激动了。今天现场,小时新闻记者就有幸见到了一只稀少的黄苇鳽,脖子很长,通体黄色翅膀周围带着黑毛,在样貌上就能和很容易平常的水鸟区别。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8)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9)

(黄苇鳽)

“它是涉禽,平常是很难看到的。脖子长腿也长,它的外表,对它的敌人和猎物,都是良好的保护色。”黄苇鳽觅食方式和其他鹭科鸟相似,一动不动耐心守候,发现猎物后突然攻击,用尖锐的长喙将鱼虾刺穿,堪称“捕鱼能手”。

虽然这次只发现了一种比较稀少的水鸟,对于调查组已经很幸运了。“有时候来调查的几个小时里,很可能只找到几种常见的水鸟。要把种类调查清楚,我们调查组得反复来到这里,看着同样的鸟儿,等待运气突然降临的一刻。”于学伟说。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0)

紧贴着直径大约两厘米的望远镜片,在繁复的绿叶中辨别活动的鸟类长达几个小时。虽然调查组身经百战,这依然是一件眼睛的苦活。

“那只水鸟身上是不是有点蓝色?”于学伟问着身边的人,手上还在调整望远镜,好跟上燕子的飞行。过了一会儿,她才放下望远镜:“眼睛有点花了。”

眼光跟着飞行的鸟类几个小时,组员们的精神和眼睛也高度紧张。为了不放过一个鸟类的踪影,调查组员们经常一直举着望远镜几十分钟不放下来。

林鸟观测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身”

和水鸟的定点观测不同,观测林鸟则要追循着它们的足迹。

西溪湿地蒙在一层淡绿的薄雾之中,漫步在莲花滩四周,“叽叽喳喳”的各式鸟叫声交织成一支灵动的交响曲。几只鹊鸲在林间欢快掠过,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树梢上,几只黑鹎鸟从树叶中探出身子,悠然踱步……沿着固定的样本线路,追随向前,一行六人试图用长焦镜头定格下林鸟的身姿。

“嗻——嗻——”不远处,一阵清亮婉转的叫声传来,盖过了其他啼鸣。“有噪鹛!”听到噪鹛的鸣叫,一行人都手持望远镜,抬头往树顶张望。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1)

“有时,你可能看不到它,但通过声音,你就知道它是谁,它大概在哪。”杭州动物园工作人员郑应婕举着长焦摄影机寻觅了许久,却依旧没能成功捕捉到这只噪鹛的身影。“观鸟需要耐心,尤其是活跃的林鸟。”她感慨说,在鸟类调查中,“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的情况太常见了。

好在,鸟的世界里,存在不少辨识度极高的鸣叫——强脚树莺往往像虫叫一样“嘀嘀嘀”;黑鹎鸟爱学猫叫,发出悠长的“喵——喵——”;灰胸竹鸡的叫声则更有趣,仿佛在连声喊着“地主婆、地主婆”……“夏天树叶茂盛,林鸟又擅于隐藏,做鸟类调查会比冬天更难。”自称“眼神不够机敏”的郑应婕,更多依靠独特的鸟声判断林鸟的身份及方位。

不过,“闻声识鸟”的技巧并不总是奏效。“有些鸟擅长学舌,就很难分辨了。” 郑应婕举例说,乌鸫就是难以靠声音辨别的“机灵鬼”——春天发情时,它往往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甚至自行车“咯吱咯吱”的声响。“发情期是鸟类变声的高峰,很多鸟声都会变得特别,由鸣叫变成或悦耳或伶俐的鸣唱。”这时,你偶尔会看到它们张开翅膀,尾巴上翘,大唱情歌。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2)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3)

(蓝翡翠)

根据经验,杭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往林间小路中探寻,果然,几只鸟在绿荫中被脚步声惊醒,“嗖”一声飞上了天。“通常,这些黑漆漆的隐蔽角落都可能有收获。”郑应婕笑着说。

更令她惊喜的时刻发生在两周前——8月27日,调查组一行人在西溪湿地进行第三次鸟类调查时,郑应婕第一次看见了小鸦鹃。“它通身黑色,伸出淡栗色的翅膀在芦苇后的树林间,机敏地来往飞了两次。”在杭州,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小鸦鹃并不多见,这次发现也再次扩充了郑应婕多达上百的识鸟种类。

南方栖息在河边的鸟都有哪些(西溪湿地展开鸟类调查)(14)

(苍鹭)

而在西溪湿地,“宝藏鸟类”还有不少。目前,前后四次调查已观察记录到22种鸟类,包括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苍鹭、夜鹭、黑水鸡、小䴙䴘等常见水鸟,棕头鸦雀、红头长尾山雀、暗绿绣眼、寿带、鹊鸲、乌鸫、伯劳、白头鹎、黑鹎等常见林鸟,也不乏如绿鹭、黄斑苇鳱、蓝翡翠、小鸦鹃、环颈雉等较少见的珍稀鸟类。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关键作用。”于学伟说,他们期望通过持续的鸟类调查,摸清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物种组成和分布格局等实地资料,同时,用技术支持提高湿地动物多样性及动态景观效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