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

咸货是很多人爱吃的一道传统食品,每年冬季,镇江、常州等省内各地的景区路边,都会有人晾晒出咸鹅、咸鸡、咸鱼等各种各样的咸货。那么,这些咸货生产加工是否符合规范?场地的环境卫生情况又是如何呢?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1)

【飘香咸货销售火爆 有的经营户一年卖上万只】

1月17号上午,记者首先来到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这里紧靠茅山风景区,一家饭店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咸货运到门口晾晒,飘香的咸货也吸引很多过往游客前来购买。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2)

常州薛埠镇的隔壁就是镇江句容市茅山镇,在茅山风景区入口处,有一条街全是咸货经营户,各种各样的咸货晾在路边,场面十分壮观。经营户们表示,他们都是传统手工腌制咸货,干净卫生,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生产区和生活区不分 原料直接放在水泥地上】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3)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进入其中一个咸货加工作坊,只见室内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而等待腌制的原料就直接摆放在水泥地上。记者质疑卫生,加工经营户却满不在乎。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4)

而在另一家作坊的生产车间里,摆放着大量的废旧纸箱。

【小作坊虽有证照 但未在核准场所生产】

咱们中国都人爱吃咸货,那这咸货是怎么腌制的呢?一般来说,是把这个新鲜的肉类,洗干净,或者切成大块,抹上一层盐,然后放进瓦罐里,腌上个四五天,最后再拿出来晾晒。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制作场所的卫生也关系到咸货的安全。

记者就了解到,在常州、镇江这些地方的咸货加工经营户们,开设的其实是食品加工小作坊,那根据《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生产加工场所要和生活区分开,并且呢,生产车间也不能堆放垃圾等杂物。显然,调查的现场与规定是有一定差距的,记者随后向镇江句容市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执法人员立即对记者暗访过的小作坊进行检查。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5)

执法人员发现,这两家小作坊都申领了相关证照,并且在验收时也都配套新建了符合规定的生产场所,但可能是为了图省事,这两家小作坊均未在核准过的场所生产。

执法人员表示,从现场的卫生和硬件设施来看,这两个小作坊实际的生产场所也不符合食品加工的要求。

【规范小作坊生产 促进传统产业健康发展】

镇江句容市市场监督部门的执法人员告诉我们,腌制咸货是当地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带动了很多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虽然有极个别小作坊图省事,没有按照规范生产,但是为了能让这个产业发展壮大,市场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树立典型,引导大家都能按照规范生产。

钱春霞在茅山地区经营咸货20多年,她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在加工咸货时并没有什么规范,加工场所往往也是随便找个空闲的场地。

咸货怎样不发霉(晒在路边的咸货是这样做出来的)(6)

2019年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钱春霞投资10多万元兴建了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场地,在这里解冻、清洗、整理、熬制、晾晒等环节均有专门的区域。

包括钱春霞在内,句容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照《江苏省小作坊管理条例》,已经为茅山地区40多个咸货经营户,发放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

镇江句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制定的一套的管理制度很明确,包括对食品小作坊检查结果记录表。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经营户都能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记者暗访中发现,有的小作坊不在核准区域生产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

【今日锐评:有了规范才能发展 咸货好吃更得安全】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既然咸货加工是一项传统产业,那么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就必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按照现代的食品加工要求加以规范,对那些拒不整改或整个不达标的食品小作坊要坚决取缔,要提升食品小作坊的质量,要通过设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引导小作坊做大做强,提高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水平,确保广大居民吃的放心。

(王兵 张健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