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断崖式衰老一般是多少岁(石家庄102岁老人郝遵勃)

在石家庄市有线电视台家属宿舍,有位102岁的老人郝遵勃,虽说耳朵有些背,出门也需要让晚辈搀着,但思维清晰,也能在屋内来回走动。老人曾在中年时患过严重的胃穿孔(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经过大女儿的精心调养,10年后基本没再犯过。目前老人的身体非常健康。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女儿又是怎样给老人调养的?带着这些问题,5月2日,记者拜访了这个家庭。

老年人断崖式衰老一般是多少岁(石家庄102岁老人郝遵勃)(1)

102岁老人郝遵勃

一生勤快 热爱劳动

1916年,郝遵勃出生在灵寿县南贾良村,高小毕业后,郝遵勃当上了村里的会计。35岁时,郝遵勃到石家庄市桥东粮油食品公司上班,曾任会计和粮店主任等职。

郝遵勃(中)、郝喜荣(左)、通讯员耿建立(右)在欧韵公园

患了胃穿孔后

女儿帮他调养好了身体

40多岁时,在粮店工作的郝遵勃突发了胃穿孔,当时他疼痛难忍,赶紧去市内医院进行治疗。医院给他打了针,开了中药和西药,但一直没有好利索。从此,硬的、凉的、辣的,都不能吃,饮食上得特别注意才行。郝喜荣说:“爸爸那阵儿特别难受,疼得厉害时,甚至在医院打过杜冷丁。”

爸爸这么难受,女儿疼在心上。郝喜荣在食堂工作过,饭做得好,她变着法儿地给父亲做,老人不怎么吃肉,郝喜荣就给他做些素菜,饭要软和的、热的,姜和小米粥一直没有断过,因为姜可以暖胃,小米粥好消化。

“我在食堂工作过,在做饭方面,无论做什么看几遍就会。除此之外,还经常看电视,主要看里面的养生节目,如《健康之路》《大家来养生》,看到里面有什么好的饮食搭配,自己就拿笔记下来。我还爱读报,如《燕赵都市报》《燕赵老年报》,主要看里面的养生保健版块,留意里面的小偏方和保健知识。”谈起这些,郝喜荣滔滔不绝。

在郝喜荣的精心照料下,10年过后,郝遵勃的胃病竟然调理好了。除在阴雨天偶尔不舒服外,基本没犯过。如今,老人岁数大了,很少下楼了。在家里,郝喜荣经常跟父亲说话,不让他脑子闲着,还常让他拍拍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他在屋里走走,多运动,以免生褥疮。郝喜荣对父亲的孝顺和用心,得到了邻居、乡亲们的敬佩和赞扬。

老人性格风风火火

喜欢交往 心里不放事

郝遵勃并不是个慢性子的人,相反,性格有些急,做事情很快。年轻那会儿给村里记账时,领导交给个什么任务,一定要马上做,且把它做得无可挑剔。家里院子、屋内,有一点儿脏了,他马上拿起扫帚、笤帚,打扫得干干净净。退休后没多久,郝遵勃回到了村中,凡村委会或乡亲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他总是热心而及时地去做好,大家都说郝遵勃是个“好人”。

90岁后老人又来到了城市,但老人不怎么喜欢在家里待着。郝喜荣笑着说:“他总是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在公园或小区和老人们聊天。”前几年,每天吃过早饭,郝喜荣就送他到附近的欧韵公园,11点才接回来。在公园里,他总是先坐一会儿,然后搓搓头,搓搓身,拄上拐杖绕着公园走几圈,回来接着和老朋友们聊天。

采访结束了,郝遵勃热情地跟记者握手,并挽留记者吃午饭,让人感觉老人头脑清楚,为老人的健康而高兴。郝喜荣边笑边说:“昨天,我爸还说头发长了,要下楼理发呢,我女儿就搀着他下楼理发去了。老人累着咱点,咱也高兴。有老爸在,我就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感觉很幸福!”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安军玲 通讯员 耿建立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