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


一、朝城县历史沿革

朝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为颛顼地;夏属兖州;商属王畿地;周初为卫地;春秋为齐、鲁、卫界地;战国属魏;秦属东郡;西汉置东武阳县(治所在今山东莘县城南),属东郡;东汉因之;三国魏,东武阳县移治于朝城(今朝城镇),属阳平郡;晋因之;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东武阳为武阳县,仍属阳平郡;北齐废武阳县;北周复置武阳县,属魏州(治贵乡)。

朝城县地图(北魏)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莘州(治阳平县); 隋大业二年(606年),莘州废,改阳平县为莘县;大业三年,改魏州为武阳郡,武阳县属之;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武阳县入临黄、莘二县;唐永昌元年(689年),改称武圣县;唐开元七年(719年),改武圣县为朝城县;唐天祐三年(906年),改称武阳县;五代后唐复称朝城县,故城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西四十里。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为避河患,迁县治于山东杜婆村(即今山东省莘县朝城镇),属开德府;金属河北大名府;元初属山东东平府,后属山东濮州;明属山东东昌府濮州;清雍正末改属山东曹州府。

朝城县地图(宋代)

民国二年(1913年),朝城县属山东省东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朝城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山东省第六督察区(范筑先任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山东省聊城县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观城县与朝城县合并为观朝县;7月,莘县与朝北县合并为莘朝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鲁西北)专区,观朝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17专区,为纪念抗日烈士齐南峰,莘朝边办事处改为南峰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恢复朝城县建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朝城县更名为南峰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南峰县复名朝城县;1949年8月,属平原省濮阳专区,下辖朝城、徐庄乡、张寨乡、柿子园乡、樱桃园乡、妹冢乡、董杜庄乡、王奉乡、大王寨乡、张鲁等乡镇。

朝城县地图(1949年地图)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 ,朝城县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3年8月朝城县与观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县政府驻朝城镇,隶属于山东省聊城专区;观朝县下设六个区:一区驻朝城城内,二区驻妹冢,三区驻吕村,四区驻观城,五区驻大张家,六区驻徐集。1955年11月,观朝县一至六区分别改称为城关区、妹冢区、吕村区、观城区、大张家区、徐集区。1956年3月20日,撤销观朝县的建制,将吕村(三区)、观城(四区)、大张家(五区)等三个区及徐集区(六区)的贺庄、东台、岔楼、舍利寺四个乡划归范县;朝城(一区)、妹冢(二区)两个区划归莘县;徐集区的徐集、李台、武台三个乡划归寿张县。莘县朝城区辖栾屯、纸坊、谢集、高前庄、后种楼、前戴庄、兹营、魏花园、李大人庄、五里垢、东孟庄、砖庄、朝城镇十三个乡镇。1958年12月,撤销莘县,朝城区划归范县,仍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61年7月莘县建制恢复,朝城区复归莘县。1964年4月,山东范县划归河南省,其金堤以北行政区域(含范县旧城)划入莘县。1967年3月,山东省聊城专区改为山东省聊城地区,朝城区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莘县。1971年,改为山东省聊城地区莘县朝城公社。1984年8月,改为山东省聊城市朝城镇。山东聊城市莘县下设四个办事处,山东省朝城办事处驻朝城镇,辖朝城镇、徐庄、舍利寺、张寨、柿子园、王铺、十八里铺、妹冢、马集九个乡镇。1997年8月,撤销山东省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属于山东省。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朝城镇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5.1万,下辖97个村委会。

二、朝城故城

朝城故城:在县西韩张店南乐县界,本东武阳地,唐开元七年改置朝城县,宋明道中以水患徙城杜婆镇即今治邑,庠中有宋庆历四年建学碑记。一云宋时旧城在城西二里许。

朝城县城旧城在韩张店,宋天圣六年河决为水所湮,明道二年迁今治。本土城,明洪武三年,知县郭黼重筑,周五里有竒,髙二丈七尺,厚二丈五尺,池阔二丈,深一丈。初设东西二门,弘治间知县张钥增辟南北二门,东曰“太和”,西曰“丰育”,南曰“迎薰”,北曰“觐光”。

故朝城县南十七里。《志》云: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朝周,会于此,因有朝城。唐因以名县,《旧唐书》:昌乐县有故朝城,唐改置县于此。《通志》:唐开元中,置朝城,在今县西四十里。宋明道二年,以河圯,移县治社婆镇,即今治云。又有古殷城,《旧唐书》:在朝城县东北十二里,隋元城县治此。元城,今为直隶大名府治。

据《南乐县志》载,原朝城在南乐县韩张镇,宋明道二年(1033年),因“河圮”迁至杜婆镇,《山东通志》亦有此记载。

据朝城旧志记载,朝城城门周长3500米,城墙高9米,厚8.3米,城壕深3米,城门有垛口,四门有吊桥。1941年汉奸文大可盘踞朝城时,对城池大加修固,门附铁板。1944年2月,八路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朝城,城廓随之拆毁。1950年以后,旧城设施渐被新的建设所代替。东墙基和南墙基分别被用作禹范公路、朝观公路路基;城西“宁国寺”改建为朝城医院;东门“山西会馆”建为莘县第二中学。美国、德国教会于1897年在城内建造的耶稣教堂、教堂钟楼今保存完好;天主教堂楼现为朝城公安派出所。清光绪年间筑造的清真寺现仍为伊斯兰教民活动场所。

三、历史名人

明代嘉靖年间,朝城县曾出过四位著名官员。分别是兵部尚书、宣大总督江东;山西道御使王应;山西按察使李继宗;陕西布政使岳万阶。

1、江东(1508~?):莘县朝城镇江搂村人,祖籍浙江遂安,先祖江原旻以举人身份出任朝城县教职,并落户定居。当地人称江东为“江阁老”。江东字伯阳,号芳溪。生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自幼聪敏颖悟,好读善文,江东十八岁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二十岁时中进士,先后担任工部主事、刑部主事、邢部郎中、河南按察司佥事、陕西布政司左政使。所到之处,皆秉公办事,尽心竭力,政绩十分突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被任命为辽东都御史,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嘉靖十七年(1538),山西大同右卫被围,大同右卫被围,长达6个月,城内军民粮断柴缺,形势危急,皇帝诏令江东率兵七万前往救援,卫城内解围,军民感激涕零皇帝大悦,加封江东为太子太保。嘉靖三十七年(1558),奉诏南下,平息荒乱,立功,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1562),塞外敌军入侵,江东率兵急趋敌右,出其不意,奋力侧击。敌军溃退出塞。次年,敌军又由潮河入蓟州,直逼通州。江东带兵绕道跋涉,深入敌后,断其增援,力战获胜。后卒于边塞。谥号“恭襄”。

江东一生官高禄厚,鞠躬尽瘁,但家中不置田产,清寒如故。

2、王应:字德邻,明嘉靖元年(1522年)中举人,被委任为河南杞县知县。他为政清廉,对百姓十分仁慈,在任三年,政声颇佳,朝廷破格提拔,任命为山西道御史。

3、李继宗:字克承,别号楼源,祖籍江西永丰,祖父李东荣经商至朝城,遂家居于此。嘉靖七年(1528年),李继宗考中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3年),被任命为刑部福建司主事。嘉靖三十二年(1552年),被任命为陕西按察司佥事。

4、岳万阶:字允中,别号仰山,祖籍山西洪洞县。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进士,被安排在刑部任职,他机敏灵活,办案重证据。后又出任衢州(今属浙江省)知州。到任后,他宽严并施,刚柔并济,使民风丕变。又先后担任陇右(今青海省东部)操练,靖远(今甘肃省境内)操练。由于政绩突出,被提升为陕西布政使。

四、朝城名胜古迹

1、石燕井:位于朝城医院内。据《朝城县志》载:“石燕井,在宁国寺前,泉下有石多窍,遇阴雨则石飞出,类燕形,可和药,故名。”又云:“燕出宁国寺井,遇阴雨则井两两飞出,微呈燕形,能疗诸病。”“石燕飞雨”被朝城县志列为“八景”之一。县令虞道隆有诗曰:“阿谁凿此井,水底隐琅玕。迎露气先动,指云翅并传。附埃须类石,和药可成丹。锻炼相逢日,自应什袭看”。这一带还有燕石姑娘拒辱投井,化作石燕为民医病的传说,当属演绎。

2、古浮塔:亦名朝城塔、宝塔、雁塔,位于朝城宁国寺(原朝城卫生院)内,建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高七级,“宝塔朝烟”为原朝城县“八景之一”。塔今不存,古诗有载:“凌空七级竖云梯,孤柱擎天望眼迷。岚气葱笼连台斗,魁名取次雁塔题”。

3、舍利塔:位于原朝城县兴国寺(今舍利寺粮所)院内。塔与寺均建于金代。塔基占地250平方米,高50米,塔中有大小石匣,分别装有佛骨和舍利子;塔北有殿房数十间,寺外庙田上万亩。清康熙年间塔已半毁。至四十年代塔与寺均毁。据考,该寺原为一方名刹,僧众达数百人,影响方圆数百里。寺内碑碣。清朝郎中阳谷柴世需赋有舍利塔诗,现录以助文:“浮屠特地起,千载镇东州。立马一登眺,郊原万里秋”。

4、江东墓:江东墓亦称阁老坟。位于朝城会盟台东江楼村后,为明嘉靖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江东葬处。原为占地30亩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有石牌坊、石碑、石人、石马、石羊等。园中铺有石板通道。陵园石刻毁于1958年秋,墓穴破于1966年“破四旧”时,今县图书馆藏有1966年破墓时其后人江玉范藏匿的江东墓志碑一通。

朝城县境内还有魏征托迹处、朝城山西会馆、清真寺、天主教堂、战国时期会盟台、元学士楚公墓(朝城东南七里)、参政魏公墓(朝城东南三里)、都御史谢公墓(朝城西北五里)、赠御史谢公墓(朝城西北二十里)、廉宪吴公墓(朝城北三里)、赠参政岳公墓(朝城东南二里)、穆天子钓鱼滩(朝城南关西邻)和庄子驻兵处(朝城镇虞铺)等名胜古迹。

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1)


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2)


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3)


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4)


古县文物(千年古县武阳县朝城)(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