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剑侠图第五十七回(逆龙鳞太白赐金)

次日,皇帝召集三品以上京官共议各地节度使职权一事,这种级别的朝会,翰林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这一日,皇帝突然宣召王维和李白参加朝会,这二人品阶都不在三品之上,皇帝让他们参会,主要是想用二人的文笔记录本次大朝会参会的贺知章心中大叫不好,早知道皇帝要宣召李白,自己出门时就应该把他叫起来此时的李白,正在贺知章家的后院里呼呼大睡,昨夜喝得太多,加之入睡又晚,李白根本就醒不过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宋剑侠图第五十七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宋剑侠图第五十七回(逆龙鳞太白赐金)

大宋剑侠图第五十七回

次日,皇帝召集三品以上京官共议各地节度使职权一事,这种级别的朝会,翰林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这一日,皇帝突然宣召王维和李白参加朝会,这二人品阶都不在三品之上,皇帝让他们参会,主要是想用二人的文笔记录本次大朝会。参会的贺知章心中大叫不好,早知道皇帝要宣召李白,自己出门时就应该把他叫起来。此时的李白,正在贺知章家的后院里呼呼大睡,昨夜喝得太多,加之入睡又晚,李白根本就醒不过来。

宫里宣召的使者说话间就来到了贺知章家,家里的老仆不知何事,急急忙忙前去迎接。使者来到后院,直接进到李白的房间,李白此时正鼾声如雷,使者高呼:“陛下宣召——陛下宣召——陛下宣召——”,使者连呼三声,李白终于翻了个身,眼睛一眯,见到是宫使,便问道:“何事?”宫使又高呼一声“陛下宣召。”李白这才想着起身迎接,结果酒力太重,一个翻身便从床上滚落,使者和老仆赶紧上前扶起。

宫使也不等李白整理好衣襟,直接便说:“陛下让李大人参加今日朝会。”

李白便随口问:“什么朝会?”

宫使答道:“今日三品以上在京官员合议节度使职权一事。”

李白哈哈一笑,回答:“三品以上,我李白又不是三品以上。再说了,宫使你看,我李白现在这个样子,适合商议如此大事吗?请宫使带我回禀陛下,说李白自知位卑言轻,今日不宜参与朝会。但关于节度使职权一事,李白也有自己的想法,明日会专程给陛下上奏。”说完,脑袋一歪,又开始昏昏睡去。宫使无奈,只得回宫如实禀报。

宫使走后,李白不知道皇帝是让他去记录朝会情况,只觉得要咨询他节度使职权之事,便挥笔写下《胡无人》一首。第二日,呈递到皇帝面前。皇帝一听是李白的文笔,便欣然阅读,可是读着读着,脸色渐渐难看,读完之后更是一把将奏章摔在地上。侍奉在一旁的高力士不知道为何,一边说着“陛下息怒”,一边捡起奏章也读了起来。

这首《胡无人》写道: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力士读罢,只觉得这首诗盛赞汉家将士消灭胡兵,便问道:“陛下因何发怒?”

皇帝对高力士一向不多隐瞒,便说道:“李白一向对胡人存有偏见!太宗在位时,万国来朝,胡汉亿兆百姓尊奉太宗为‘天可汗’。我大唐自太宗时起,就不单单是汉家的朝廷,而是天下各族的朝廷!自朕即位以来,虽胡汉时有战事,不过突厥、回纥、铁勒、契丹、高句丽等族为朝廷效力者不可胜数,朕恩威并施,才使得胡人各族臣服于大唐。今日李白上《胡无人》,朕和你读了,倒也无甚大事,但若流传到哥舒翰、高仙芝、安禄山、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耳中,他们作何感想?同是为大唐效命的将士,无论胡汉,在朕眼中,都视之为一。今日之大唐,无胡人汉人之分,凡我大唐子民,皆为唐人!”

“陛下圣明!”

“李白这人,不能再用了!”皇帝叹着气说道,“朕以前觉得李白这人虽说文采飞扬,于治国理政却无甚大用。今日一看,不仅无用,反倒可能有害!朕听说,李白一向喜欢访道求仙,那就让他去吧,朝廷多给资财,让他去云游四海吧!”

“陛下的意思是——”

“给他一笔钱,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没过多久,一道圣旨便下到李白家中,李白以为是皇帝认可自己的观点,下旨嘉奖,不料却是一道赐金放还的圣旨。李白接旨并领取了那五百两黄金。今日李白难得没有喝酒,等宣旨的宫使走后,李白瘫坐在地上放声大笑,笑了足足有一刻钟,又呆呆地在地上坐了一刻钟,多年以来的一颗求取仕途之心彻底被浇灭。多年以前,李白曾说“我辈岂是蓬蒿人”,今日的李白,猛然觉醒,此路不通,那就另寻他路,蓬蒿人怎么了?李白让仆从把家里的酒都摆在大厅里,赶走了所有人,痛饮起来,他心下想到:等喝完这些酒,就离开长安,永远地离开长安。

两个月后,李白出现在了洛阳的街头。此时,两个年轻人对李白仰慕已久,他们一个叫杜甫,一个叫魏万。巧的是,杜甫和魏万此时都在洛阳,但两人与李白的缘分,一个已到,一个却未到。

李白在一酒家买酒,店家拿出了十年陈酿,自称叫“洛阳春”,可惜李白来得晚了些,轮到李白时,就只剩了一坛,而且李白身旁站有一人,坚持要买这一坛酒。那人年纪不大,看衣着打扮像是哪家府上的家仆。李白初到洛阳,自然是谦逊礼让,但是这酒又的确让他垂涎,便请求道:“在下初来宝地,还未喝过这‘洛阳春’,请店家卖我一坛。”李白浓厚的川蜀口音,让周围的人确信他的确是刚来洛阳的外地人。但是那家仆打扮的人也坚持要买,他说道:“店家,我们家杜老爷可是你的熟客了,老爷说了,只让我买十年的‘洛阳春’,就这一坛了,你可不能卖给别人!”

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公子走上前来,问那家仆打扮的人:“小林,买酒怎么花了那么久?”

被称作小林的人指着李白说道:“公子,这人与我争执半天,非要买这一坛酒。”

那位公子向李白作揖,用地道的河南话说道:“家父年迈,思念‘洛阳春’,阁下就把这坛酒让给我吧!”

李白回敬一礼,说道:“在下初来贵地,也的确想尝一尝这酒!”

公子听李白不是本地口音,便问道:“阁下从川蜀而来?”

李白便自我介绍道:“在下李白,绵州昌明青莲乡人士。”

这位年轻公子一听是李白,激动起来,问道:“可是京中翰林李白?写《蜀道难》的李白?”

“天下还有两个李白不成?”

“在下杜甫,久闻大名,久闻大名!”杜甫深深的又作了一个揖,他的手甚至都有些颤抖,他不敢想象,眼前的这个清瘦高挑的人就是自己敬仰已久的“谪仙人”李白,他下意识地抓住李白的衣袖,似乎是怕他跑了。

杜甫自知有些失态,忙又松开李白衣袖,说道:“这坛酒我来买下,请李先生到府上同饮。”

李白并没有因为杜甫的失态而感到惊讶,他虽然在官场上一直不得志,但是在民间,已经是声名大振,从长安到洛阳,有无数人请李白喝酒,这些事,他都已经习惯了。李白欣然答应了杜甫的邀请,来到杜家府上与杜甫之父杜闲及杜甫几位兄弟同饮“洛阳春”。李白本以为这杜甫也如同无数请他喝酒的人一样,喝一顿酒就各自散去,没想到喝完酒以后,杜甫竟谈起了古今诗文,这还没让李白太感兴趣,直到杜甫谈到河南一带的“老神仙”,李白突然来了兴趣。

听说中原之地隐居着众多仙人,本就着意修仙的李白便主动邀请杜甫带他去拜访仙人,杜甫听到偶像竟然主动邀请自己,兴奋不已,随即答应。

数日以后,李杜二人从洛阳启程,一路东行,不久便来到开封。开封城本就是繁荣富庶之地,四方名士聚集,城郊又隐居着多位修仙的高人,可以说是李杜游历的不二宝地。来到开封城西,二人见到城高池深,于是就商量着是先入城痛饮一番还是先去拜访城郊的神仙。李白极力主张先去拜访神仙,他还向杜甫大肆渲染神仙居住之处有灵妙仙草,采来灵妙仙草,用山泉水熬煮十二个时辰,服下以后可以延年益寿。杜甫自然听从李白的建议。但是,据说开封城南隐居的是无极道人,乃是南极仙翁新收的徒弟,城北隐居的紫阳真人,经历过太白金星的点化,二人又在犹疑先去拜访哪一个。

正在此时,从城里出来一个老妪,头发蓬乱,步履蹒跚,右手提着一个菜篮子。李白便上前询问去哪一个神仙的住处更近些。

老妪停下脚步,摇摇头说道:“都不远,不过你说的这两个神仙都不是真的神仙,沽名钓誉之徒而已!你要真的想去,我可以告诉你,紫阳真人住得更近些,就在外城西北角。”

这话让李白来了兴趣,李白便继续追问哪里有真的神仙。

“真的神仙?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有些人贪心不足,妄想出来的一些虚无的形状罢了!”老妪说完便颤颤巍巍地向着城西走去。李杜二人愣了片刻,李白还想继续追问,一回头却发现老妪已经不见踪影。

“老人家走得那么慢,怎么突然就不见了?”李白疑惑道。

“太白兄,你看这棵树!”杜甫指着路边的一棵树,“刚刚走过来的时候,有这棵树吗?”

李白仔细一想,怎么也想不起来刚才走过来的时候见过这棵树,便回答:“未曾见到!莫非是仙人幻化?”

“你看这树枝,都朝着东北方生长,莫非是有所指示?”杜甫一手指着树冠说道。

“刚才老人家说此地没有什么神仙,看来这无极道人和紫阳真人是不值得一访了。树枝指向东北方,正是齐州方向,听说齐州紫极宫高天师道法深厚,这是在指示我等去紫极宫访仙。”说罢,李白和杜甫向神树作揖行礼。之后二人打消了拜访无极道人和紫阳真人的想法,从西门直接入城,寻找城中酒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