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

原作始发于 广东科学中心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

在「如虚如实说」| 能量与能量转换之机械能(一)中说到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和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首先发明了微积分,并因此引入变化的概念,为研究机械运动和机械能的力学(Mechanics)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是欧拉和拉格朗日。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的数学出神入化,将有专文介绍。

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他的祖父是法国骑兵军官,所以他总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18岁时便写出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文章发表后他才发现莱布尼茨已经解决了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惭愧之余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很快就做出了成绩。他19岁时就被任命为都灵炮兵学校的教授。在接下去的十年间,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声名也渐渐地传开。1766年,他30岁时接替欧拉任柏林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在那里工作了20年。1787年他转到巴黎,任职法国科学院。1793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由于他是意大利人,而意大利是敌国,他几乎被关进监狱。幸得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1794)竭力营救,才得以幸免。但过了不久,拉瓦锡却做了砍头机下之鬼。1799年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 1769—1821)上台后提名拉格朗日等几位著名科学家为上议院议员,后来又封他为伯爵(图1),1813年还授予他帝国大十字勋章。可惜此时拉格朗日已重病缠身,不久就逝世了。在他的葬礼上,上议院议长,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1749—1827)致了悼词。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2)

图1,约瑟夫·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重大贡献。但在数学方面贡献最大。例如他证明了一个 2 千年前古希腊人留下了的一个问题:任何整数都可以表示为 4 个数 的平方之和,例如,5 = 2² 1² 0² 0² , 21 = 4² 2² 1² 0² , 127 = 11² 2² 1² 1²,…。证明精巧简明,令人叹为观止。

拉格朗日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力学与天文学。178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力学著作《力学分析》(法文:Mécanique analytique)。在书的前言中,他不无骄傲地说,他所用的是分析方法,全书没有一张图。与牛顿的直接推导方法不同,拉格朗日的力学方法没有使用力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在动能和势能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他先定义了一个拉格朗日算子(称为Lagrangian):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3)

接着他说力学系统会达至平衡(stationary),因此可以推出拉格朗日-欧拉方程: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4)

在上文中讲到,在动能,势能。前者与位置无关,后者与速度无关,代入上式就可以得到。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5)

在这个方程中,左边的是加速度,右边是重力。这正好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拉格朗日还给出了一套求解机械运动的方法:

  • 定义好合适的坐标系;
  • 写下拉格朗日算子;
  • 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出运动方程;
  • 求解运动方程。

这一方法使用方便,许多用牛顿的方法看似复杂得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变得出奇的简单。是求解机械运动的利器。

拉格朗日还解决了上文提到的3物体运动问题(即太阳、地球、月球在各自的引力相互作用下的运动问题),并和欧拉一起分享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所设的奖金。在地球绕日运动的系统中,欧拉发现了3个平衡点:,,,在这些点上太阳的吸引力与地球的吸引力正好互相抵消为0。

拉格朗日又发现了两个点,。今天这些点都称为拉格朗日点(图2)。

由于引力为0,在这些点上运动十分容易。2015年,美国太空总署发射了一个观测太阳气候的卫星“深空气候观测站”(Deep Space Climate Observatory. DSCOVR)。这个卫星就位于L₁,每天为我们发送太阳上气候的状况。其他几个拉格朗日点都离地球太远,还没能用上。

实际上拉格朗日最著名的还是他的拉格朗日最优化方法。这一方法是人工智能计算的基础之一。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6)

图2,拉格朗日点与DSCOVR卫星 (注意,这是示意图,不成比例)

物体的运动和能量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同时,实验也会提出新问题,促进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推翻了形而上学的思想统治,从而使人类文明大大地进了一步。今天我们还会经常做实验,用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理论。

在广东科学中心的实验发现馆里有许多实验的装置。其中有一个动量转台(图3),放上去一个小圆碟子,碟子就会跟着旋转。人们也许不知道这里头的学问:转盘是逆时针旋转的,放上去的小圆碟子是顺时针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问一问”科里奥利。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7)

图3,广东科学中心实验发现馆的动量转台

古斯塔夫·科里奥利(Gustave Gaspard de Coriolis,1792—1843)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官。科里奥利从小就学业出众,1808年,他考入法国著名的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毕业后在工业界工作了几年。1816年他经由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1789—1857)推荐,回到理工学院任教。1829年,他和两位同事一起提出了“功(work)”的概念:功等于力乘上力作用的距离。1835年,他又提出了科里奥利力。他证明,运动的叠加会产生额外的力(科里奥利力)。如图4所示,当黑色的小球从一个旋转的圆盘的中心向外移动时,如果圆盘的是作逆时针旋转,本来作直线运动的小球就会做顺时针旋转运动了。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8)

图4,科里奥利力

科里奥利力无处不在。例如,由于地球从西向东逆时针旋转,北半球的气流都会作顺时针旋转,而南半球的气流都会逆时针旋转。所以广东常吹东南风,东南面的大海给广东带来雨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吹东南风,但东南面的沙漠给加州带来干旱。两地气候完全不同。图4是地球季候风的走势,这些季候风都是受了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对全球的气候非常重要。

在我们身边也有科里奥利力。读者可以看看家中的抽水马桶,冲水时水流是顺时针旋转的。如果到了南半球,那就会逆时针旋转了。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9)

图4,地球的季候风

我们在广东科学中心「院士说」 | 摆一文中介绍的傅科摆。傅科(Jean Bernard Léon Foucault,1819—1868)与科里奥利曾同时居住在巴黎,但互相间并不认识。科里奥利自幼体弱多病,在51岁时过世了。傅科比他小27岁,所以不认识他。用科里奥利力就可以求解出傅科摆的运动方程。

对力学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汉密尔顿。爱尔兰学者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1805—1865)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自学成为律师,开了一家律师行,工作繁忙。汉密尔顿幼年的教育主要依赖他的妈妈和一位当教士的叔叔。他学习成绩出众,17岁时就发现了拉普拉斯书中的一个错误,深得大学老师们的赞赏。汉密尔顿19岁的时候遇到了凯瑟琳·迪士尼(Catherine Disney)。两人一见钟情,深深地坠入爱河。汉密尔顿为凯瑟琳写了无数情诗。然而,汉密尔顿当时还只是一名大学生。凯瑟琳的妈妈逼凯瑟琳另嫁他人。两人为此都伤心欲绝,汉密尔顿还大病了一场。三年后,汉密尔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老师的推荐下荣任爱尔兰皇家天文学者(Royal Astronomer of Ireland)和天文台台长。这在爱尔兰年轻学者中是绝无仅有的。汉密尔顿在爱情上遭受挫折,因此认为真爱难得,既然得不到凯瑟琳,那么别的女人都没有什么区别。翌年,他与天文台的邻居海伦·贝利(Helen Maria Bayly)结了婚。两人育有二儿一女。海伦的父母多病,经常要回家照顾。倒是孩子们为汉密尔顿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1848年,他和凯瑟琳不期而遇。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两人都成了家还有了子女,但还是情不自禁地鱼雁传书,互诉衷情。几个月后,凯瑟琳觉得无法忍受,向丈夫作了表白,搬回老家去了。汉密尔顿则陷入压抑,一方面拼命工作,一方面开始酗酒。1853年,凯瑟琳病重,希望能与汉密尔顿再见一面。汉密尔顿马上前去,并送上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两周后凯瑟琳病逝。从此,汉密尔顿更加消沉,工作也大不如前。他的第二部书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此书最后由他的儿子整理出版。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0)

图5,威廉·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的力学方法与拉格朗日的力学方法是相通的,但更加全面些,也更加复杂些。汉密尔顿的算子(称为Hamiltonian)是: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1)

如上所述,T是动能,V是势能。这与拉格朗日算子只有一个符号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它描述了系统的能量守恒规则,所以不但可以用于机械系统还可以用于电子系统、量子力学系统等等。

汉密尔顿最大的贡献是矩阵运算。为了求解高维空间中的运动问题,他想把2维复数扩展到高维空间。他苦苦思索了好几年。每天早上,他的孩子们总会开玩笑地问他解出来了没有,他承认只能做加减,不能做乘除。一天,他和太太海伦一起去参加一个集会,走在路上时海伦说这说那,他应该都没有听见。走到一座石桥上时,他突然停了下来,捡起一块石头在桥栏杆上写下了著名的四元数(Quaternion)基本方程: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2)

这座桥名叫金雀花桥(Broom Bridge)(图6)。今天桥上还有爱尔兰皇家协会为此立下的纪念碑。四元数法可以用矩阵表示。矩阵的点乘和叉乘都是汉密尔顿定义的。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3)

图6,汉密尔顿在金雀花桥栏杆上划下了四元数基本方程

汉密尔顿有一句名言:“阿基米德和马赛拉斯(Marcellus,公元前270—公元前208,征服西西里岛并杀死阿基米德的罗马将领),谁愿意去当马塞拉斯,而不当阿基米德(Who would not rather have the fame of Archimedes than that of his conqueror Marcellus)?”攻城掠地确实荣耀一时,但怎么比得上为人类发现知识、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到了二十世纪,力学渐渐地细分出多个分枝,包括:

  • 经典力学(classic mechanics);
  • 运动学(kinematics),研究机械系统的远动;
  • 动力学(dynamics),研究机械系统的振动、控制等问题;
  • 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如大楼、水坝等)的受力;
  • 材料力学(material mechanics),研究各种工程材料(如复合材料)的受力;
  •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研究流体(包括空气、水等等)的运动问题;
  •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粒子的运动;等等。

这些学科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例如流体力学是飞机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研究飞机起飞时的升力,稍有偏差飞机可能就飞不起来。

有学者列出了为流体力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里程碑人物(图7)。牛顿、欧拉、拉普拉斯、拉格朗日当然榜上有名。中国学者周培源(Pei-Yuan Chou,1902—1993)也名列其中。周培源教授是加州理工大学(Caltech)第一位中国博士,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专门研究边界对湍流的影响,为流体力学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4)

图7,流体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人物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5)

图8,周培源教授与夫人王蒂澄 在1932年的结婚照,两人恩爱六十年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力学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工具: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技术是美国学者最先提出的。接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组织开发了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NASA Structural Analysis),为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这个免费的软件我在美国读书工作时(1980—90年代)曾经使用过。

2008年,NASA规定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用有限元分析来验证。因此,有限元分析也成了工程标准。

图9是我们用有限元分析鱼游泳的流体力学状态。如果拉格朗日见到这样的结果,他也许会颇感惊讶。

物质波能量计算公式(如虚如实说能量与能量转化之机械能)(16)

图9,我们用有限元分析鱼游泳的流体力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