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选课走班怎么选(走班制教学新模式)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可能是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课程表走进不同的教室,听不同的老师讲课,下课后再对照课程表找到下一堂课的教室。

高中生选课走班怎么选(走班制教学新模式)(1)

01

高中选课走班基本模式

纵观世界高中选修课设置的状况,其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任选制(选课制)

选修课均以任选课的形式出现,学生选什么课以及选多选少,均依学生志愿确定。选修课所占比重在各国各地各校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大体占30%—50%。

选科制(分科制)

选修课分科或分组设置,学生只有选科(或选组)的权利,而无选择某一具体科目的自由。即不是选修一门一门的具体课程,而是从总体上选修一大类课程。有的分文、理两科,有的分文、理、职业(或称实科)三科,名称不尽相同。

定向选修制

它将“选科”与“选课”结合起来,分科后的每一科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限定选修保证了选修的方向性,任意选修又确保了选修的灵活性,较为理想。

全选修制

所有课程均具有选修的性质。如美国高中一般只规定必修的学科,如英语、数学、社会、科学等,而在每一门必修的学科中都开设有多种不同水平、不同名目的课程。比如英语这一学科,有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等几种不同水平的英语课,同时还有多种文学和写作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趣进行选择。这样,必修课也具有选修的性质。

上述课程模式各有利弊,它们适合一定的情况和条件。选课模式较灵活,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各种学生的情况和要求,但对于一些新课程,需要培训教师;如果缺乏指导,学生的选课容易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条件较差,则困难较多。

02

高中选课“走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明显的,选课后,学生可以选择相对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避免产生强制学习不喜欢课程的厌学,有利促进学生的心里健康。改革前,是分文理科的,地理的文科里的理科,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对于偏理科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和地理就是一种不错的组合,对于偏文科的学生来说,历史、政治、生物也是教优的选择。教育专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课程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不管咋说,选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有利的。上选修课,要占位子,要相互请教和相互帮助,接触和认识的人成倍增加,不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得到增强,而且认识的人多了,对将来人脉的增加也是有好处的。

缺点方面。学生在选修课的相互帮助上就不方便了。学生们因为必修的语文、数学、外语在一起成为同学,这个没啥改变。但对于选修课就不一样,传统的“同桌”不一定与自己的选择相同,要获得帮助就要跑“远”路了。

对于学校来说,必然产生热门的课程和冷门的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调配是个难题。

03

高考改革后“走班制”高中如何应对?

为应对2018年进行的新高考改革,应运而生的“选课走班制”成为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学校的“新高考”应对能力成为了家长考察的重点。

针对“学生从什么时候开始走班?”“还保不保留‘行政班?’”“走班会不会导致学生管理‘乱套’? ”这些问题部分校领导作了回应。

某校长说,学校目前已引入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生在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后,进行至少半年的全科目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

高中生选课走班怎么选(走班制教学新模式)(2)

在进入高二前,完成高考选考科目。“选课走班制”虽然淡化了“行政班”,但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肯定会存在。校方也正在探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如学生选课打卡考勤等,为迎接“新高考”做好全方位的铺垫和冲刺。

校方也积极为新高考在做准备,但“走班制”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还没有明确时间表,高考改革方案细则实施后,会进行全面对接。

高中生选课走班怎么选(走班制教学新模式)(3)

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有学校已经开始对“选课走班制”进行试点。

学生有五大类选课模式,包括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和留学。上午前3节课为语文、数学、英语,同班学生有着相同的课表。第四节课开始“走班”,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课表,到相应的教室去学习其他课程,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艺术、体育、心理、综合实践等课程。同时,学校还设置了‘走班’导师,帮助学生规划选课和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