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

复旦大学骆玉明先生在解注《诗经·葛覃》的时候,说:“写一贵族女子的劳作生活,寓赞美之意。”

我们前面也已经从“古代贵族妇女也要劳动”的角度解读过这首诗。

从释义到逻辑都符合现在大多数学者的解读,那么《毛诗》又为何要专说它是在写后妃的本性?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1)

01,普通女子or后妃?

易雪丹在《〈诗经·葛覃〉主旨辩证》一文中总结,古往今来的学者对《葛覃》这首诗,大概有20种不同的解读。

其中对于女子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

从普通少女到贵族女子,从新婚之妇到久婚妇女,不一而足。

高亨作《诗经今注》甚至认为女子的身份是女奴,他说:“这首诗反映了贵族家的女奴们给贵族割葛、煮葛、织布以及告假洗衣回家等一段生活情景。”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2)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明清以后的说法。

在明清之前,儒家更多还是赞同《毛诗》的观点,认为就是写后妃的。

甚至朱熹还进一步认为,这首诗就是后妃自己写的。

其实女子的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

在《孔子论诗》16号简上记载:“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氏初之志,民眚固然,见其美必欲反其本”。

《诗》本就是孔子编撰,他直接定性为“民”,不论你身份高低,不论男女,其为人之本性都应该是一样的。

02,本性

《毛诗》说《关雎》是“后妃之德”,即后妃的德行,也就是后天的道德品质,是通过学习后形成的举止与作风。

《葛覃》是“后妃之本”,也就是后妃的本性,即先天就应该拥有的性情、本能,是德性。

德行与德性(良善的本性)相辅相成。

毛亨作注《毛诗》认为:后妃在家做好女子本分的事情,“专志于女功之事”,勤俭节约,懂礼仪,重人伦,出嫁以后也不忘孝顺父母,这样就可以教化天下女子。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3)

03,解读

毛亨注《葛覃》分为三章,每章六句。

我们沿用至今。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首章没有写人,直接描写了葛藤在山谷中生长蔓延,枝叶茂盛的样子。

郑玄作笺的时候,进一步解释到:这是用葛藤的特性来做“兴”,兴中含比,明写葛藤长的好,实写女子长大了,而且还很漂亮。

而黄鸟喈喈,则是说女子已经美名远播。

总之这一章就是写后妃在少女之时,“在父母家”,就做女功,甚至亲自做一些治葛这样“烦辱”的工作,不仅人美,品行更好。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4)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毛亨说:“莫莫,成就之貌”,也就是女子长大了可以嫁人了。

但是她还是在做收割葛藤、织布制衣这种粗活,也并不感到厌烦。

少女直到出嫁之前,“志在于女功之事”,还是在辛勤劳动,且享受劳动,说明她本性坚贞专一,不是那种作秀的人,正是后妃的不二人选。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5)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郑玄说:少女知道自己要出嫁了,所以开始向女师学习为人妇之道。

学习常服、礼服分别该怎么浣洗,以点见面,其实是学习婚后的礼仪、妇功教学、持家之道。只有知礼懂礼,尊敬师长,才能在夫家过的如意,才有脸面回家探望父母、孝顺父母。

也就是说,从少女到人妇,不仅要本性“躬俭节用”,热爱劳动,还要“服瀚濯之衣”,遵守礼法,“尊敬师傅”,“不忘孝”,这样才是天下表率,后妃之本。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6)

写在最后

每个人读书的初衷不一样,收获的结果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诗经》作为五经之首,大儒们在解读的时候,着重于教化之道,带有隆重的政治主张,也是无可厚非。

今天我们再读的时候,要学孔夫子“见其美必欲反其本”,不去管它讲的谁的故事,我们只需要“见贤思齐”,读到精彩之处,能够增益我们的见识,学到一些美好的品行即可。

《葛覃》这首诗被人各种解读,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正如骆玉明教授说的那样,返璞归真,这就是一首赞美女子劳动之歌。

和我们现在的《劳动最光荣》、《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等歌曲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在歌声中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价值观。

让听到它的人,都喜欢它,下意识地学习它,模仿它,这就是教化。

诗经都哪首被改编为合唱了(诗经葛覃一首劳动者之歌)(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