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

成吉思汗:我就是要跟大家躲猫猫,但是你永远都别想找到我

元朝的皇帝墓不被发现,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葬俗 2、漠北地理因素

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1)

我们来看看元朝有多少皇帝,元朝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十一个皇帝,但是我们都会从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算,也就是有十五个皇帝,一个临时监国,从忽必烈往前的都是后来追封的,但是他们实际上是已经掌握了元蒙的最高T治权!按照顺序是:

元太祖铁木真、监国拖雷(临时过度)、元太宗窝阔台、元定宗贵由、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泰定帝也孙贴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图贴睦尔、明宗和世剌、宁宗懿麟质班、顺帝妥欢贴睦尔。

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2)

元蒙葬俗决定了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墓葬!

我们都知道,华夏民族,自古以来非常注重习俗,特别是葬俗,讲究厚葬,风光大葬,陵墓也是修得非常夸张,从商周时期开始,帝王的陵墓就开始有规模,那时虽然没有地面上的痕迹,但是地下痕迹动不动就墓道百米,宽度几十米!到了春秋战国,依然是讲究丰富的陪葬品,就目前很多地方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来说,种类都非常多,陪葬坑也很大,什么日常生活用品,祭祀用品,车马坑,殉葬坑等等都非常大!

到了秦汉时期开始,很多帝王的墓穴就已经开始有地面建筑了,什么石像,墓碑,封土,祭奠陵园等等!其中的陪葬品也是非常丰富,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

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3)

厚葬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从古至今,我们有个很神秘古老的职业,那就是盗墓,一直都存在!

元蒙属于草原民族,他们的葬俗跟我们中原有很大的区别,蒙古族在十一世纪以前,葬俗跟乌桓、鲜卑、契丹等部族大致相同,《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逝,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为平地。

明初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元朝宫里,用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北园寝地,深埋之,国制不起坟垄...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来年春草既生,人走帐撤,人莫知也!...

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4)

蒙古人去世后,实行简易秘密的丧葬方式,不哭丧,不举行大的葬礼,棺木是一根木头,劈开挖空,把人放进去,陪葬的物品只有逝者生前骑过的马,穿过的衣物和使用过的物品,另外一点点食物!而且都是先烧成灰烬再入葬!这种方式完全就掩盖了逝者生前的任何痕迹!

发展到后来的天葬、火葬都一样,什么都不留下,这就导致你根本看不到蒙古人的墓葬在哪里!

明朝十三陵永乐皇帝陵(乾陵和秦陵相继被发现)(5)

其二是地理因素,蒙古皇帝的陵寝之地在漠北。

具体漠北哪块地方,几乎无人知晓,很多人说漠北在内蒙境内,也有的说在外蒙,但是据说在外蒙的可能性比较大!

外蒙这么大一片区域,而且没有什么特殊的地理标志,要找到它们可想而知!那时非常的难的!

另外受蒙古薄葬的影响,不管是古今盗墓贼还是考古学者,对其的兴趣是相对比较小,你费劲找了老半天最后挖出来就一堆腐烂的木头和枯骨,没什么陪葬品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东西,那是很扫兴的一件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