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作文美句(让人文内涵成为学生兴趣的源头)

情景说明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紧扣课文突显人文内涵的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学生才有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文文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注·提”课文第八册中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写的一组田园杂感诗“夏日”中的一首,歌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中最有神采的一处——“种瓜”,学生质疑思辨,冲破教参固有答案的约束,开启诗意的另一重天地,和学生共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文化传承作文美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化传承作文美句(让人文内涵成为学生兴趣的源头)

文化传承作文美句

情景说明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紧扣课文突显人文内涵的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学生才有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文文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注·提”课文第八册中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写的一组田园杂感诗“夏日”中的一首,歌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中最有神采的一处——“种瓜”,学生质疑思辨,冲破教参固有答案的约束,开启诗意的另一重天地,和学生共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农村繁忙的景象和青壮年男女的勤劳能干,大家理解得不错。不过以上这些都是大略地写,那么三四句中作者精心描写的对象又是谁呢?

生:童孙

师:以往我们只知道“儿童”和“孙子”这两个词,儿童是指年龄在十二岁及其以下的孩子,孙子是表示辈分,但在很多时候孙子是专指那些幼小的孩子,如小孙孙。在古代汉语中,诗中的童和孙原本也分别是两个词,但当它们合成一个词时有什么含义呢?读一读。

生:感觉很小。

生:老爷爷喜欢他们。

生:好像只有五岁。

师:童孙在干什么?

生:童孙在种瓜。

师: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大人耕种织布,小孩子也不闲着,在夏日,在浓密的桑树阴下学种瓜(学生一愣,也许感觉不到不对劲),他们种的真是瓜吗?那讨论讨论,注意从诗中找依据和结合生活经验综合考虑。

生:老师我知道,种的不是瓜。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夏天,不能种瓜了。播种都是在春天进行的。

许多学生认同。

生(反对):不对,不是所有庄稼都是春天播种,比如——

生:对呀,现在也可以种瓜,一年四季都可以。

许多学生(支持):对呀!

生(辩驳):那是因为现在有塑料大棚,可是古代没有。

生:你能确定?

生:“学”字不是告诉我们了吗?

生:也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种啊。

…….

(一时之间,争执不下。)

师:到底能不能种?现代科技发达,人们研究出塑料大棚控温控湿调节蔬菜的种植时间,这样的蔬菜叫做反季节蔬菜,古代可没有。但到底有没有在自然条件下初夏才种的瓜呢?我询问了有经验的老农及通过查资料确定没有。另外,傍桑阴种下去瓜也不长啊!诗中的时令、地点、种瓜人的年龄和一个“学”明显说明不是正儿八经真种瓜。

师:种的不是瓜,那种的是什么呢?

生:瓜秧。

生:都过了季节,从哪里来的瓜秧呢?

尘:瓜籽。(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想想你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如过家家。

生恍然大悟,趣味盎然,纷纷诉说玩这种游戏的快乐。

师:种的不是瓜,那种的是什么呢?

生:草。

生:树叶。

生:泥巴。

……

师:他们游戏中种的“瓜”可要打上引号了,它可能是一粒瓜籽,一茎小草,也可能是一片落叶,一块泥土,但是他们乐此不疲。我们也来表演一下,从中感受他们的快乐。

生表演,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靠着想象,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认真地模仿农民种瓜的情景。

师:不能是无声电影啊,你们不说些什么吗?

生:小心点,别把“瓜秧”弄断了。

生:多浇点水。

……

师:范成大爷爷满怀喜悦地看着这些孩子的游戏,并把这朵生活的浪花采撷进他的诗篇,因为这位老爷爷感受到了这些孩子身上有一种可贵的东西。请大家好好读读品品,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生:是快乐吧。

生:开朗。

生:这种东西应该是对劳动的热爱。

……

师:游戏的种类很多。然而这些乡村的孩子从小耳闻目睹受到大人的熏陶多么热爱劳动,连游戏的内容也是田间活的模仿。他们在游戏中种下了自己对劳动的热情和热爱。正是这种劳动的热情感染了诗人,也感染了每一位读者。让这首诗拥有了鲜活的生命。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读。

教学反思

一选准人文内涵的“点”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刻骨铭心,或动人心魄,或回味无穷;从课程目的看,可培养审美情趣,可提升道德境界,可丰富文化底蕴,可启迪人生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资源,关注课堂中人文交流、文本交流,努力使语文教学这个领域,焕发出研究人、造就人、发展人的生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人文素质,为学生的生命打下浓厚的精神的底子。

这首古诗备课之初也曾按照教参去备,然而教参的说明“三四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感觉比较生硬。仅凭不甚明了的三言两语,怎能断定诗人赞美的就是农村儿童真实的劳动情景呢?反而有更多的证据证明孩子不是在真正种瓜而是在游戏。

二、传达人文内涵的“神”

兴,是我国文学里最重要,也是最神秘难以解释的东西。它可以是一种手法,如排在文艺最后的赋比兴;它也可以是一种被表现的主体,代表着人生在某些状态下所产生的情趣,如杂兴、感兴等。尊重这种文体,“种瓜”就不能照教参理解,否则太死板将毫无心情趣可言,不符合杂兴的特点。反之,将“种瓜”虚化则童趣盎然,整首诗顿时活了起来。它是诗人要传达给读者的趣,是这首诗的“神”,让它历久而弥新。

三、种下语文学习的“趣”

不愤不启,不启不发。事实上,当抓住“种瓜”这一点激起学生思辨时,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学生调动自己以往的经验、快乐的回忆,学习热情就被点燃,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体会到诗人的情趣,通过语言这个途径到达更深远的境界,获得人文的熏陶感染。如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注入了源头活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文之味在语文,读书之趣在读书。无论教学手段多么丰富,语文教学的根本仍在于对文本的挖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