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1)

毛主席曾经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意思是说,所有近代的人之中,我只佩服一个,那就是曾国藩。为什么曾国藩有如此大魅力?因为他从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百姓,一路成长为晚清四大名臣。自律、克制、坚持、勤奋,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励志的标签。当然,解读曾国藩的人很多,而这本张宏杰老师的,可以说是众多解读曾国藩之中的精品之作。

前面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再继续分享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曾国藩如何一步步成为湘军领袖。从一片废墟中建立湘军,并成功带来湘军击败当时不可一世的太平军,这也许是毛主席都佩服曾国藩的重要原因,让我们具体看看吧。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2)

不湘不成军

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的说法,而这一说法则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如果你是和曾国藩一起长大的人,你很难想像他会成为名传历史的湘军统帅,创建一支军队。因为清朝有一个惯例,文官是不能管军队的日常事务。那么,为什么曾国藩却能打破这种惯例呢?

我们还是回到问题的起点,曾国藩为何会离开京城,回到老家创办湘军呢?

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先说第一个,对官场的失望。从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再到礼部侍郎。已经成为副部长的曾国藩,却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越来越难。他想做什么呢?为国家做实事。但当时的环境是腐败已经深入清朝政府的每个细胞,绝大部分官员想的是如何中饱私囊。

另外一个事情的发生,也进一步让他对官场更失望。欣赏他的贵人道光驾崩了,迎来了不合拍的咸丰皇帝。尽管刚开始新君还对他比较重视,但年龄以及能力的原因,烧完了新官三把火后,咸丰皇帝的精神和耐心似乎耗尽。对大臣的奏折,一般他就看个开头,批个好,就扔到一边,再也不理了。即便是曾国藩也是如此,对此,曾国藩感到非常的失望。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3)

第二个原因:奔丧

曾国藩在去江西任职的路上时,接到家里人的来信,他母亲江太去世了。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犹如如五雷轰顶,一阵眩晕,倒在地上。母亲是曾家的功臣,尽管不识字,但在她的支持下,丈夫考取了秀才,儿子考取了进士,成为了一品官员。如果没有她的一生辛苦,曾家不可能这样兴旺发达。

遗憾的是,曾国藩离开家十四年,在这期间曾国藩都未回过家,她也没有去过京城。在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必须回家守孝。于是,曾国藩顺其自然回到了老家,也就是湖南。

第三个原因:太平天国运动

按照正常的发展,曾国藩回家守孝结束才会出山。但清政府遇到一个大麻烦:就在咸丰即位不久,在广西金田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这支一开始并不为人注意的队伍,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不久就建号称王,并且从广西打到湖南,又攻入湖北,越战越强,人数发展到近三十万人,竟然攻克了湖北省城武昌。

形势危急,咸丰开始急了。下令各地官员拼死抵抗外,还诏在籍官员出山,兴办“团练”,以保卫乡里,曾国藩正是在籍官员。在这种情况下,他再次出山,成为创办湘军的导火索。

即便有了契机,离创建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必须至少克服三大障碍。换成任何人,大概率上都会放弃。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掉脑袋的事情,但曾国藩做到了。

先来看第一个障碍,获得批文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4)

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对于政权的意义非常寻常,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这在清朝更是如此,一个汉人要跳出国家体制,自创一支军队来取代国家军队,这是大清二百年来没有过的,也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对此,曾国藩采取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他明面上遵照咸丰皇帝的要求,在地方办团练。但在上折子的时候,他汇报时把"团练"改成"大团练",并且阐述了原因,结果获得了咸丰帝的同意批示。

获得批示,相当于获得一把"尚方宝剑",但对于创建湘军只是万里长征走了地步。还需要解决钱,这就是:

第二障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曾国藩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劝捐,通俗的来说就是收赞助费。

但这个办法简单,但做好很难。你想想凭什么别人赞助你,放在现在可以给赞助人打个广告,扩大影响力。对于曾国藩那个时代来说,愿意赞助的绝大目的就是获得一个好名声。所以曾国藩告诉捐款的人,只要捐钱,我就送你一个荣誉性闲职。即便这样,难度依然很大,很多人不相信曾国藩,最后往往劝捐变成了强捐。

钱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最后一个障碍,就是:

管理湘军,让其发挥战斗力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5)

这就好比创业,在工商所拿到了经营许可证,获得融资,更重要的是运营。对于文官出身的曾国藩,这是真正的大问题。曾国藩的对策是:反过来想,不谋而合这和查理芒格的思维。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兵为什么没有战斗力”。

绿营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工资低,二是普通存在副业。

针对这两个问题,曾国藩实行高薪制,兵由将选,重视政治教育。这样一来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效果很明显,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湘军就获得了胜利,当然也有失败,但成为当时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最终击败了太平天国军,维护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近代他唯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6)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真正让曾国藩载入历史的正是他创建了湘军。曾国藩回到湖南创建湘军有三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对官场的失望,二是回湖南奔丧。这两个原因,让他离开京城回到老家。第三个原因:太平天国的运动,客观上成为了他创建湘军的导火索。曾国藩能够成功创建湘军,他至少克服了三大障碍:获得朝廷的批文,筹集军饷,管理湘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