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

一、写在前面

自从2019年03月06日整车碰撞仿真系列课第一节课在仿真秀官网开讲以来,每周三晚19:00我都会直播一期,截止到目前,我的整车碰撞仿真系列课已经给大家直播了8节课,超过3200 人次观看,再次感谢大家对本系列课的认可于支持。

在这8节课里面,我的讲课内容从整车碰撞建模要求到白车身等各个总成,从焊点焊缝的处理要求到铰链建模的难点,从车门包边的处理方法到轮胎建模的示范等。通过整车碰撞仿真系列课,我们希望学员能够从整体到细节了解掌握整车碰撞仿真建模的每一个步骤,在以后工作的日子里,能够学以致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整车碰撞仿真系列课还有12节课在每周三晚19:00会和大家一一见面。后面这12节课我们会从各大总成建模方法到整车建模组装,从碰撞的常用关键字到关键的截面处理、加速度定义,从全宽正碰建模要求到偏置碰及侧碰的建模要求,以及碰撞后的结果解读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借助仿真秀这个学习平台,我们也很期待和大家能够在一起共同探讨整车碰撞仿真建模的难点和痛点。

图 2‑1 包边的处理方式1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

图 2‑2 包边的处理方式2

其实包边处理难点更多是体现在模型的工作量较大,对几何模型正确的认知可以大大减少建模的难度。

2、焊点焊缝的处理难点

焊点焊缝主要存在于白车身以及底盘拼焊部件处,而且焊点多而繁杂,不同的焊接部件,不同的焊接层数(二层焊还是三层焊),不同的焊接直径等等。可以说焊点焊缝是整车碰撞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不同的处理方**对碰撞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2)

在讲课中,我们详细地对比了焊点三种常见类型:刚性梁模型、可变性梁模型和实体模型,同时对这三种模型根据其建模难易、计算时间、压溃变形以及加速度拟合精度上进行对比分析。

相比于焊点而言,焊缝的处理相对简单一些,更多的工作是对处理后的模型进行网格质量检查调整。

3、轮胎的建模难点

轮胎不仅是整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和地面发生接触的部件。由于轮胎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性,同时要考虑胎内空腔气体的气压作用,轮胎的模拟精度对整车仿真结果性能起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偏置碰撞而言,这是因为在偏置碰撞中,轮胎可能会与可变性壁障发生接触,缓冲冲击,吸收碰撞时的动能。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3)

4、铰链的建模难点

铰链的建模一直都是整车碰撞CAE建模工程师的头痛的地方,这因为是整车碰撞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铰链比较多,而且铰链类型也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求整车碰撞CAE建模工程师不仅仅要掌握铰链的建模方法,还要将整车模型铰链处的几何模型转换成整车碰撞模型中的CAE铰链模型。

整车碰撞建模中常见的铰链模型主要有球铰、转动副、万向节及柱铰等。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4)

图 2‑9 球铰在底盘上的分布位置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5)

图 2‑10 球铰和万向节单元的处理方法

5、前后悬架的建模难点

在整车碰撞建模中,前后悬架系统建模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因为前后悬架在整车碰撞过程中传递各个方向的力和力矩,对碰撞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前后悬架的结构、连接方式、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整车碰撞建模CAE工程师完成精确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适当对系统进行简化,保留主要部件和主要特征,以减少单元数量,提高计算效率。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6)

图 2‑11 前悬架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7)

图 2‑12 后悬架系统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6、转向管柱的压溃建模难点

吸能式转向柱是指除了能满足转向柱常规的功能外,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有效的吸收碰撞能量,防止或减少碰撞能量伤害驾驶员的转向管柱。目前大多数方向盘转向管柱在挤压中都会发生压溃,大多都会做转向管柱的压溃试验,测量得到压溃力-位移曲线,将该曲线用于*MAT_SPRING_INELASTIC中,即LCFD为弹簧的压溃曲线。

转向管柱压溃采用弹簧discrete单元模拟,弹簧的方向与轴的方向一致;采用柱铰定义管柱运动副。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8)

图 2‑13 转向系统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以上只是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了整车碰撞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已经在前期的课程中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有需要详细了解的可以参阅我们仿真秀官网上发布的相关课程《一套新手自学整车碰撞仿真分析的奥秘》。

当然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问题,比如加速度单元如何设置、截面的定义、碰撞台车的位置调整、碰撞结果(变形和加速度)的解读等等不一而足。还是那句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但愿我们整车碰撞仿真系列课能够将你的这些难点问题都能一一解决。

以上聊完了难点问题,下面我们在来聊聊整车碰撞仿真建模的痛点。

二、整车碰撞仿真建模的痛点

痛点1——缺少材料参数及应力应变曲线

有个成语说的很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对我们CAE仿真工程师来说也是一样。我们做仿真分析需要大量的输入,包括三维几何模型、材料参数、工况受力情况等等。

一般来说,三维几何模型输入基本都会有。材料参数尤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等让设计人员提供基本没戏,网上费力的搜索也仅能查到一些简单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一般参数,要想找到一条完整的静态应力应变曲线我看比登天还难,更不要说动态的应力应变曲线了。纵然天从人愿,网上找到一条应力应变曲线,但可信度多大,能不能完整反映你想要的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但我们所面对的老板(或领导)大多也都一样,只关注结果,不会关注过程。交给你的仿真分析任务能不能按时完成,仿真分析结果能不能对设计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至于输入内容有没有,输入内容全不全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作为一名CAE仿真工程师来说,想要一条能够反映材料特性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仿真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状态,但你了解过做一条静态应力应变曲线拉伸试验的价格吗?更不要说考虑应变率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了。

据我了解,目前做一条静态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费用大概是1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条曲线1万元,根据不同仿真模型,可能需要十几条甚至上百条的应力应变曲线,这个费用一般公司是很不愿意出的。

为了解决缺少材料参数及应力应变曲线的这个最大的痛点,我们整个系列课会给大家免费提供一套完整的材料参数,这套材料参数基本上包括了市面上常见的一些材料,比如DC01、DC03、B250P1、HC420_780DP、H220YD、铝合金6063_T6、塑料PP等等,而且其中大多都是考虑应变率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给大家简单看一下常见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9)

图 3‑1 H340LAD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0)

图 3‑2 H400LAD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1)

图 3‑3 AL6063_T6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2)

图 3‑4 塑料PP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痛点2——遇到问题苦于无人解答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3)

李老师在VIP群与学员的互动

对初学者而言,整车碰撞仿真建模涉及到的内容多而杂,不知道如何下手。在搭建整车碰撞模型过程中,就如爬山一样,辛苦爬过一个山头后,你会发现还有一个更大的山头在前面等着。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帮助,自己去摸索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会很长,有的时候可能要一周甚至一个月都解决不了一个问题。这时如果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指点一下,就会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6个难点,2个疼点,是所有新手自学整车碰撞分析必须面对的考验,要想成功掌握这些技能,希望我这个“过来人”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吧!

仿真秀给大家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大家在群里可以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纵然我们的碰撞课程结束,但我们的服务仍然不止!

我们的服务不仅仅在20节课上,更多的是在后期自己学习碰撞仿真分析遇到问题时能给你提供更好地答疑和支持!

解决你后期在做整车碰撞建模过程中孤立无援的境况。以下是我整个课程的排期表

碰撞仿真前处理(主机厂新手自学Hypermesh整车碰撞仿真分析建模的8大难点和痛点)(14)

本周首播:《整车碰撞模型建模8-动力总成模型处理方法及难点》将在2019年5月08日(周三)如期首播,讲课内容如下:

讲课大纲

1、动力总成概述

2、发动机变速箱模型处理方法

3、动力总成悬置模型的处理方法

4、传动轴模型的处理方法

5、其他附件模型的处理方法

用户得到

1、了解动力总成各部件的性能及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发动机变速箱模型的处理方法技巧。

3、掌握动力总成悬置模型处理方法技巧。

4、掌握传动轴模型的处理方法技巧。

以上啰里啰嗦、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比较感兴趣,赶快加入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整车碰撞仿真分析。

作者:李老师,仿真秀科普作者

声明:原创文章,首发仿真秀官网,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