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北京的夏天吗(怀念北京的夏天)

怀念北京的夏天

离开北京,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回忆是一种神奇的玩意儿,在7月这个多雨的月份,有关北京的记忆,尤其是北京的夏天的记忆,总是会不经意间来叨扰我。

回忆在北京的四年时间,比较神奇的,似乎绝大多数大事都发生在夏天……

2015年6月初,我因工作需要,第一次抵达北京;

2016年7月末,因家庭生活所需,在北京租了一个房屋定居,而家人也在8月初抵达了北京;

2017年6月底,在北京买了便于代步的汽车;

2019年5月29日,因工作变动,坐上了北京开往重庆的班机;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生中的大事,都是在北京的夏天发生的,所以对于北京的记忆,总会与夏天产生联系。

北京的夏天,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是蓝天,再一个是雨,对于吃货的我而言,第三个当然就是北京琳琅满目的水果了。

先说一下蓝天,在到北京之前,由于在媒体上总是看到雾霾的报道,所以总觉得,北京是很难看到蓝天的,但2015年才到北京开始,包括后边生活的这几年,尤其在天高云淡的夏天,北京的蓝天,总是十分频繁的来拜访人世间,且多数时候,北京的蓝天是无云的那种一大片一大片的蓝,虽然无法与昆明的蓝天比较蓝色的深度,但北京的那种阳光下的高高大大的蓝,自有一种宽广与阔达之感。当然,不可不说的是,2018年以前,雾霾也是会有的,但实质上北京的雾霾更多是集中在冬春季节,夏天和秋天,相对而言,少有雾霾天。且2018年以后,雾霾更是大幅度减少了。

除了蓝天,北京的雨,感觉似乎是半年甚至三分之二的雨都集中在夏天降临,尤其是7月份,北京的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来的猛、来的胖、来的猝不及防。前一秒还是阳光满地,后一分钟大雨就哗啦啦的很干脆的降临大地,而且北京夏天的雨,似乎一下就是大雨,印象中似乎在7月没有遇到过毛毛雨或者小雨之类的柔软的雨,北京的夏天的雨把北方的钢脆与豪迈表达的十分到位。

对于北京,我仅仅是一个过客,其仅仅短暂的驻留了四年时间,但有一个十分标致的北京人,老舍先生,在他记录的北平的夏天的文章里(四世同堂),这样记录北平的夏天:“在太平年月,北平的夏天是很可爱的。从十三陵的樱桃下市到枣子稍微挂了红色,这是一段果子的历史——看吧,青杏子连核儿还没长硬,便用拳头大的小蒲篓儿装起,和“糖稀”一同卖给小姐与儿童们。慢慢的,杏子的核儿已变硬,而皮还是绿的,小贩们又接二连三的喊:“一大碟,好大的杏儿喽!”这个呼声,每每教小儿女们口中馋出酸水,而老人们只好摸一摸已经活动了的牙齿,惨笑一下。不久,挂着红色的半青半红的“土”杏儿下了市。而吆喝的声音开始音乐化,好像果皮的红美给了小贩们以灵感似的。而后,各种的杏子都到市上来竞赛:有的大而深黄,有的小而红艳,有的皮儿粗而味厚,有的核子小而爽口——连核仁也是甜的。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当杏子还没断绝,小桃子已经歪着红嘴想取而代之。杏子已不见了。各样的桃子,圆的,扁的,血红的,全绿的,浅绿而带一条红脊椎的,硬的,软的,大而多水的,和小而脆的,都来到北平给人们的眼,鼻,口,以享受。红李,玉李,花红和虎拉车,相继而来。人们可以在一个担子上看到青的红的,带霜的发光的,好几种果品,而小贩得以充分的施展他的喉音,一口气吆喝出一大串儿来——“买李子耶,冰糖味儿的水果来耶;喝了水儿的,大蜜桃呀耶;脆又甜的大沙果子来耶……”(横线部分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我在北京的这四年,每一年的夏天,都是水果最热闹和最繁华的时节,虽然现在似乎每一天都能在水果摊买到各种各样的水果,但论时令和季节而言,夏天确实是水果最丰盛的季节。就写水果这方面,我觉得老舍先生是独孤求败般的存在,所以摘录了他的文章,让你更舒服也更清晰的感受到北京的夏天的水果的魅力。

蓝天、雨水、水果……除了这些,对于北京的夏天而言,还有许多值得叙述的事情,傍晚和黄昏时分,天坛公园的夕照、龙潭公园的风筝、玉渊潭公园的泛舟、昆明湖的万寿山倒影……除此之外,你不用走远,走出家门,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作为北京数量最多的行道树,把绿茵与凉意送给了喜爱北京也喜欢散步的人,虽则北京夏天温度也会爬到30度以上,但由于干燥的缘故,只要是走在树荫下,便不会觉得太热,至少与重庆、广州等南方城市比较起来,大槐树下的北京夏天,甚至可以用舒服来形容之。

北京的夏天是热闹的,北京的夏天也是浓烈的,北京的夏天是舒服的,北京的夏天,是可爱的。

虽然我已经离开北京两年有余,但我已定下了个念头,退休后,会到北京再度品味这热闹的、浓烈的、舒服的、可爱的夏天。

谢谢阅读!

2021年7月30日

你见过北京的夏天吗(怀念北京的夏天)(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